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3月11日

2015-03-11 11:00-12:00 责编:王仁宏

00:00 00:00

王处长:我们现在其实是正在做就是已经做了一些就是我们要把应急管理师这样一个职业给推寻下去。我们从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包括国外的作家包括中国的香港他都有这些职业存在,就是我们除了依托于军队或者是消防这样的专业的力量,我们的民众他是迫切的需要这样的知识的。包括我们的学校,包括我们的志愿者队伍。我们都需要这样专业的知识,还有像我们现在政府单位里面有一级半这样的职务,像我们一级半的一些政府的行政人员存在,他也是需要这样的职业存在。这个职业他有两方面的,就是他能够至少第一个我们单位也好,我们学校里面也好,他有这个职业,第一个他可以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培训。

就我们所了解的知识,我能够告诉我的单位或者我单位的人员和学校的人员。可以给他们进行培训或者是教育,第二部分就是,如果我们是在我们所在辖区发生危险的时候,我们可以立马的去开展自救互救,不需要完全的依托于军队。

主持人:这也是为我们辖区或者说我们叫做具体的管理师,他所在这个区域里面快速展开自救,提升这个区域受灾害区域里面人员的这个,咱们叫做生存率和脱险率这样的一个有效的方式,其实刚才还提到了一点。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个培训的过程中,有没有些具体的遇到的问题需要能够解决的或者是需要改善和提升的?王处长

王处长:要说问题其实还是特别多的,有些问题就是有可能是国家的推行力度不够。或者说其实国家的推行机构是特别大的,我们看政府发的文特别的多,我觉着是执行能力上面出的问题。第二个就是,民众的意识还是需要去加强。这个东西,因为安全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你想我们以往在做培训课的过程当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在给辖区在做公益的消防培训的时候,其实有更多的人,他也觉得这种培训特别重要,也觉得就是很关键。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但是,有一种很严重的侥幸心理的存在。

主持人:他有什么样的侥幸心理?

王处长:就是觉得这种事故一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边。我觉着这种侥幸心理特别可怕。

主持人:我这人品肯定赶不上招大火。你说这个事情重要的,但是我们家肯定用不上。

王处长:就是这种侥幸心理特别可怕,对与我无关这种状态不太好。所有的司机朋友都知道都觉着自己开车特别好,像中国的这种交通事故也不少,所有的民众都觉得灾与我无关。

其实中国每年的报道都有,像中国的消防总局他每年的报道数据火灾的数量都是在10万起以上,特别庞大的一个数字。我们经济损失不说,每年的因为火灾死亡的人数都是在1000多万人以上,还是很庞大的一个数字。

主持人:其实要说这不是一个低概率事件。

王处长:不是一个特别低的概率。凭什么这1000多万人就一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主持人:这个其实在危险和灾难面前人人平等。

王处长:众生平等。

主持人:没有人说我是一特权。没有问题,谁家都可能出事,我们家这辈子肯定能平平安安的,稳稳当当的。我们真的祝愿所有的人这样。但是说实话,按照科学来讲的话。不可能所有人都是上天垂青的幸运儿。保不齐天大事小情碰上点。刚才其实王处长提到一点就是大家这种侥幸的心理,如果说按照我们目前这种培训和推进话,怎么着能够打消大家这种侥幸的心理。让他真正从内心里面认识到这种危险。是很有可能会降临在自己和自己家人身上的。

王处长:有的时候就是所有的事故都是一定自己经历过了之后,才能够引起重视,这是中国人的这种老祖宗教会我们的。但是,我是不希望就是我们一定要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然后才能够引起教训。

比如说,们如果是说怎样去做地震这种逃生的这种相应的一些知识宣传。分地区就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在北京去做这样的培训,他可能比较重视。因为北京他是首都,如果我们是在中部城市,比如说是在湖北这样的省份去做的话,可能重视程度就不够。如果我把这个放在四川去做。

主持人:地震多发的这些省份。

王处长:他可能重视的成分就特别的大,因为我经历过,我实实在在的知道危险特别的大。我们在做培训的过程当中,其实第一个我们就是我们没有办法要让别人去真真实实体验这种状态的承担。我们只能够第一个就是尽量的模拟一些这样的场地。我们把人员带进去,他通过这种模拟的场地,像我们这个国家救援训练基地的模拟,他哪里有这种地震的感觉,就是你一但进入他这个斜楼,你就能够体验到地震来的这种感觉。

主持人:身临其境。

王处长:身临其境,这是我们刚才说的晚会里面的种3D和4D的技术,他能够带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个就是我们尽量的多一些案例,就是我们通过案例的分析,了解这种事故他是存在的。别人,就是在别人发的这种产能的教训。也能够给我们引起一些警醒,主要是通过这种手段。

支持人:这里面其实说到了,就是一点,我们不可能让灾难真实的发生,我们也不希望这样。但是真的希望大家对于所有灾难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有足够的重视打消这种侥幸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