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北京721暴雨——城市之殇7

2017-02-03 23:30-23:59 责编:王吉华

00:00 00:00

 

2012年7月21日晚,拒马河畔涿张高速的建筑工地上,工头拼命地喊:“逃命,发洪水了!”黄安杰第一个坐起来,和工头一起挨门喊叫熟睡的工友。几分钟之后,大家便乱了阵脚,临时的工棚内,喊叫声一片。住在这里的,不单单是来自各地的工人,还有工人的妻儿老小。眼看上游10余米高的河水奔腾而下,工人们带着家属向河堤上逃去。本来早就可以跑到河堤上的黄安杰,听到了工棚内还有求救声,便掉头跑了回去。踹开屋门,一老一小抱作一团,哭喊不停。黄安杰抱起小孩儿,转身跑到河边,奋力扔到了岸上,又伸手将老人拽起,在千钧一发之际递给了岸上的其他工友。工友们拉着老人的手,将她拉上了岸,黄安杰却随工棚一起被洪水冲走。洪水的呼啸声中,呼喊声渐渐地消失在黑夜中。

2012年7月22日下午6点,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平裕村的村民在十五渡桥桥墩处,发现黄安杰的尸体,在无人认领之前,将其安葬在岸边的山坡下。7月24日下午3点,得到消息的中国铁建17局的领导和工人们来到埋葬地,来接黄安杰“回家”。

“我的亲人啊!”黄安杰的工友对着拒马河,声嘶力竭地呐喊。这名工友是黄安杰的老乡,自己的一家三口也被洪水冲走,现在同样下落不明。面对愤怒的拒马河,他只能无奈和绝望地呐喊。中铁集团的领导含泪将该工友扶起,慢慢走向黄安杰的安葬处。

据工友介绍,黄安杰生前很能干,电焊、瓦匠和搬运都能接手,在建筑队伍里,是个机动队员,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外,还经常帮助其他工友,领导有什么事儿也愿意交给他处理。“手艺好,心肠也好。”工友回忆,去年冬天,一位工友阑尾炎发作,疼痛难忍,是黄安杰,背着工友走了5里山路,拦到车送到县城的医院。“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位全能的好工人,更是一位英雄。”黄安杰的领导含泪说。

拒马河畔,黄纸漫天。工友们点燃蜡烛、纸钱和鞭炮,按陕西当地的习俗将黄安杰的尸体挖出为他送行。

赵常二、赵书印,男,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王安镇银山口村,死因:被泥石流冲走致死。

赵常二一生平平实实,几乎没有什么波澜,但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生中,总有一份质朴得粗糙的情感。大前年,赵常二的老伴去世,这个年过七旬的老头感觉到死亡将近,但他还有一个最大的夙愿,未能实现,他开始变得闷闷不乐,眉心老是拧在一起。

只有一两酒量的他,几乎每顿饭都得喝上几口“老村长”。早就嫁到山下的妹妹赵秀兰,常扛着锄头上山干活。只要一看见她,老头就拉着她,坐到门槛边唠嗑,赵秀兰几次起身要走,他都会带着几乎哀求的语气说:“别走哩,我每天闷得慌,再陪我说会儿话。”他几次欲言又止,却一直开不了口。赵秀兰感觉到老头心里有事。

赵常二有三个儿子,老二在县里头做生意,待在身边的只有大儿子赵书印和小儿子。老伴去世后,两个儿子就轮流着给老头做饭。赵书印在山下的矿厂打工,每天晚上下班后走到门口,就看到老头眼巴巴地已经坐在门槛上等他。

儿子马上开始做饭,老头就跟在他的屁股后头,看他怎么在厨房里进进出出,时不时问:“好了么?饭好了么?”

赵书印是个直肠子的汉子,他一听父亲催,就有点发火地回道:“祖宗啊,也得等饭熟了吧。”但老头不理会这些,还是跟在儿子的身后转圈圈。

一次村民家办丧事,父子俩就去喝酒,两人酒量都不是很好,喝着喝着脸就变得猪肝一样通红。村民老刘听到这么一番对话:“小子,我每天门口等你回家,不是为一口饭,我是想和你说说话。”赵常二醉醺醺摇晃着脑袋说。已经52岁的赵书印眼圈立马红了,他说:“爹,我对不住你,现在还没讨个媳妇让您抱孙子。等我挣够了钱,就娶媳妇。”

“是啊,我就怕你以后一个人,我就怕我死了,没有人陪你,我就想多和你说几句话。爹没给你娶上媳妇,爹无能!”赵常二说完,又一仰头将半杯酒灌了下去。老头心里的事终于说出来了,他内疚,因为家里太穷,没钱给大儿子娶上媳妇,好不容易找上一个,赵书印又为了老三娶妻,把所有的钱给了老三,光棍打到现在。饭桌上,父子俩再也没有说话,只是噗噗地掉眼泪。

赵书印的钱还没有攒够,赵常二对儿子的愧疚还没有平复,两人就都带着遗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