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2·28”列车脱线事故抢险救援5

2017-02-12 23:30-23:59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离出事点最近的城市是70多公里外的吐鲁番。那里的救援人员不到两个小时就赶到了现场。

最先赶到的是当地的铁路机务段职工,在刺骨寒风中,他们手拿铁锨、十字镐不停地在雪地上刨挖——为车厢里的乘客挖出一个个脱困的出口。有的工人牙齿被飞石击脱了,啐一口唾沫,仍挥舞着镐;有的人被风吹了个跟头,爬起来接着干。

大风依然在呼号不止,狂风吹起尘土、雪花,搅得天地一片混沌,能见度不到20米,有的路段甚至不足5米。这为救援增添了难度。但在有序的指挥下,抢救工作进展顺利。4时30分,第一批伤员被救了出来;5时40分,所有伤员被送到吐鲁番和托克逊的医院进行救治。

30多名伤员中有十几位患者的伤势较重,以大腿、腰椎骨折和脑外伤居多,但没有生命危险。轻伤者中以擦伤、压伤为主。7时48分,人员疏散工作宣告结束,1100多名旅客分别乘坐列车和大轿车被转送往目的地。

列车脱轨,既有前车之鉴,为什么还会遭遇惨剧?人们对此也免不了心生疑惑。预报是否提前发出,预报是否精准?根据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对于这次大风天气,该中心2007年2月25日已通过电话向乌鲁木齐铁路局工务处提前通报了预测情况。2月26日起开始预报具体结果:“今夜到明天白天⋯⋯阿拉山口有9级西北风⋯⋯“三十里风区”、“百里风区”三至四级转八至九级西北风。”2月27日预报结果为:“今夜到明天白天⋯⋯阿拉山口7级西北风,达坂城7级西北风。“三十里风区”、“百里风区”10级偏北风。”该中心工作人员于27日下午还专门用电话通知了乌鲁木齐铁路有关部门。据铁路部门设在沿线的测风仪记录,2007年2月28日2时前后,珍珠泉平均风速在32米每秒左右,瞬时风速最大达到43.4米每秒,风力超过13级。虽然受大风天气影响的地区报了出来,但其强度还是未做出精准的预报,这也许是未能引起铁路部门警觉的原因。

“2·28”新疆列车脱轨处位于全国著名的“百里风区”,风力超过12级的大风天气经常出现。新疆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就建在这里。据自治区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叶文军介绍,大风是乌鲁木齐铁路局运输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由于新疆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造成了新疆局部地区气候异常,在特殊地区形成了若干风口。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的线路就穿越了阿拉山口、达坂城(三十里风区)、七角井(百里风区)、天山——马鬃山(烟墩风区)等风口风区。

“三十里风区”为何风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认为,大风与特殊地形和移动慢、持续长的冷空气有关。何立富介绍,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在吐鲁番盆地交汇处有七八处开口,其中事发地点珍珠 泉有一大的开口。每当穿越天山山脉南下经过这个山口处时,由于“狭管效应”,途经的风力得到加强。另外,这次大风天气的天气系统因具有移动缓慢、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致使回旋在这一带的冷空气不断 得到补充加强,最后达到最大强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资深专家邓子风解释说,从乌鲁木齐经达坂城到三个泉,是天山的一个谷地,达坂城的海拔1103.5米,翻过达坂城后,海拔急剧下降,吐鲁番海拔34.5米,托克逊海拔1.0米,而这个数字比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仅90公里,地形坡度之陡峭可想而知。冷空气在翻过达坂城谷口后,顺着地势下滑,势不可挡。从达坂城到托克逊,有一条白杨河谷,冷空气顺河谷直插托克逊,因而托克逊的风力比吐鲁番更强一些。除了地形原因外,还有下垫面的影响。吐、鄯、托盆地的下垫面为沙漠戈壁,吸热性强,在冷空气入侵前,吐、鄯、托盆地的下垫面大量吸热,使得大气密度变小,气温高。而冷空气与此相反,正好是气温低,大气密度大,两种质量不同的气体,形成鲜明对比,也是风强的另一个原因。在强冷空气入侵北疆之际,再加上地势差、气压差、气温差,三“差”叠加,形成了强势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