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11

2018-02-17 23:30-23:59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2004年12月26日00:58:50,一股压抑许久的力量从印度洋深处狂躁地迸发而出,9.3级地震劈开周遭的海水,形成一道道相距百十公里的弧形水幕,以每小时800公里的起始速度排山倒海般向四周袭去。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由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新华社记者翟伟采写的应急新闻报道,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

“紧急救援行动不仅是强大的医疗救助能力的体现,也同样需要强大的综合保障能力。”参加过3次国际救援行动,当时担任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司长的黄建发告诉记者,与前两次阿尔及利亚和伊朗国际救援相比,此次在班达亚齐,后勤补给难度更大。

“由于当地政府机构全部瘫痪,我们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副领队田义祥说,“来到灾区现场,无法找到当地官员进行协调,没有水、电,没有汽油,甚至连一个向导也找不到。”一切都要靠中国国际救援队自己解决。队伍一抵达驻地,搜救队兼后勤分队的小伙子们就迅速选址安营扎寨,寻找水源和油料。

救援队员们白天在酷热中紧张地开展医疗救助,每天接诊的人数超过800人,体力消耗很大。“要让他们及时恢复体力,需要在后勤保障中体现人文关怀,后勤也是战斗力。”田义祥说。

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救援队难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保障,而丰富的经验更加增强队员们圆满完成救援任务的信心。

中国国际救援队橘红色的队服像一团燃烧的火,不仅鲜艳醒目,而且给人力量。队员们统一在左胸前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徽标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金属队徽,右胸前一个中英文的标牌标明了每一名队员的姓名。救援服的后背上还印有醒目的“CHNA救援”的字样。

医疗分队的高歌告诉记者:“不要小看这面小小的五星红旗,它不仅能够让人轻松地识别国籍,还能起到传递友谊的作用。”老队员、急诊科医生吴学杰谈到在阿尔及利亚和伊朗的地震救援时说,很多接受医治的灾民都希望拥有这种徽标,尤其是儿童,他们在得到五星红旗的徽标时笑得更开心。

这种防水、防火、防油的救援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衣服上“道道儿”多。“道道儿”是能在黑暗的环境中发光的荧光条。记者数了数,衣裤上下前后共有7根荧光条,在漆黑的夜晚,能够有效防止队员们在救援中被误伤。

救援队此次携带了新式便携帐篷和充气帐篷,除了用于满足队员的住宿需要外,还用于建立一个高效的医疗基地。每个队员都随身背着一个高约80公分、重约20公斤的大背囊,里面备有睡袋、防潮垫、毛毯、蚊帐、防毒面具、饭盒、水杯、备用鞋和洗漱用品等。   为了避免以往救援时出现入厕难的问题,装备中专门补充了便携式马桶。为了防止蚊虫叮咬传播疾病,医疗分队还为队员们准备了40瓶花露水和20瓶杀虫剂。针对班达亚齐两个灾民点出现霍乱的情况,队领导在提醒队员注意饮食安全的同时,还添购了4个烧水壶,保证大家喝上开水。

200箱矿泉水、135箱野战食品......作为一支国际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坚持食品要自给自足,不给灾区政府添麻烦。此次中国国际救援队带了可供消耗10天的食品和饮料。据总领队赵和平介绍,以往的方便面、火腿肠和罐头被携带方便的压缩食品代替,只要简单加热就能吃到营养卫生的饭菜。医疗队还每天为大家发放维生素,提高队员们的免疫力。

但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棉兰转机期间,由于要先把医疗物资带往灾区,一大批食物和水没能随机运走,只能雇用当地的货车送往班达亚齐。按照约定,货车应该在队员抵达灾区12个小时后运到,但是40多个小时后,货车还没有到达,而且救援队还与货车司机失去了联系。

当时,灾区的情况比较严峻,冒领甚至抢劫救援物资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久前,原本由亚齐省协调中心接收的美国提供的救灾物资就不翼而飞。就在救援队不抱希望,开始积极寻找其他补给渠道的时候,货车到达了大本营。中国国际救援队副领队田义祥给予货车司机阿里夫高度评价。他认为,在目前较混乱的情况下,阿里夫克服重重困难,把货物送到,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讲诚信的司机对记者说:“你们是来帮助我们的,虽然路况很差,又有很多波折,我一定要把食物送到,让你们能安心地救灾。”

队员们的食品除了方便面和罐头外,还增加了携带方便的压缩食品。这种食品只要加入凉水就能自己加热。队领导更是委托新加坡救援队代购了400个橘子和苹果,让大家都能吃到水果。

在灾区,队员们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不断发生的余震、通信困难等等。我们在班达亚齐展开救援行动期间,就经历过十多次5级以上的余震,其中以2005年1月2日印尼苏门答腊以西海域发生的7级地震最为严重。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经历过多次考验和长期训练的队员们依然保持了高昂的斗志。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困难再大,也要竭尽全力去克服,尽可能多地为当地灾民解除病痛。

到2005年1月9日,印尼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然而,随着当地政府功能的恢复,亚齐的安全形势有恶化的趋势。

2005年1月9日凌晨2时30分左右,亚齐首府班达亚齐的联合国救援总部附近发生了枪战事后证实,是亚齐省警察局副局长的住宅遭枪击,卫兵与对方发生枪战,但没有人员死亡。印尼政府怀疑,这是反政府武装所为。此前几天在班达亚齐郊区发生的枪战中,7名反政府武装分子被政府军打死。此外,班达亚齐郊区最近还有3名警察被假警察打死。

在印尼军警遇袭的同时,外国人的安全状况也开始恶化。据当地人透露,印尼反政府武装袭击了法国救援队,但此人拒绝透露细节。美联社报道说,印尼军方人士称,反政府武装分子正对亚齐各地的灾民点进行渗透。当地安全专家指出,印尼激进组织正寻找机会对美国和其他西方目标展开恐怖袭击。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说,参与救灾工作的美国军队已采取防范措施。

鉴于安全形势的恶化,印尼国防部长呼吁外国救援队放心,他说:“我们已调派了更多的警察和军队去保护他们。”时任印尼总统的苏西洛则呼吁亚齐反政府武装立刻停止武装袭击,和全世界一起参与灾区救援工作。9日下午,联合国官员在情况通报会上宣布,将班达亚齐的安全等级定为三级,郊区定为四级。按联合国有关规定,如果安全等级达到五级,联合国人员必须从该地区紧急撤离。联合国要求各国医疗队和救援队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建议完成任务的救援队立刻撤离。据美联社报道,印尼军方10日已经要求在该国的各国救援队列出“救援人员名单”,并上报军方。随后,印尼官员表示,救援队需获得允许,才能在班达亚齐和米拉务以外的地区从事救援活动,否则印尼方面将无法确保他们的安全。

记者在街头发现,当地的印尼驻军明显加强了戒备。大批印尼军警荷枪实弹保卫救援现场,气氛明显紧张很多。当地有关人士表示,在亚齐,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已对峙20多年,2003年还有过大规模武装冲突。这次海啸灾害发生后,冲突双方实现了短暂停火,但随着救灾活动的深入,印尼政府军大量进入亚齐,原有的军事力量平衡被打破,武装组织开始反弹,于是出现了新的武装冲突。

在班达亚齐,一些国家的军队也参与到救灾当中。除大量印尼军队进入亚齐外,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国的军队也进入了班达亚齐等重灾区。美国的航空母舰和新加坡军舰停靠在亚齐的港口。

在机场,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的军用运输机、直升机一刻不停地在机场上起降,最多的一次,有20架直升机同时起降。中国救援队营地由于离机场很近,随时都能听见飞机的轰鸣声。从上午8时到下午6时,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架直升机低空飞过。由于直升机旋翼产生的气流很强,挂在帐篷顶上的灯好几次被猛地压下来,砸在记者头上。到晚上,飞机的飞行次数才开始减少。

在机场,荷枪实弹的士兵比比皆是,美国士兵最多,多数军人在运送物资,还有一些人在转运伤员。来自澳大利亚军队的一个供水团在班达亚齐建起了一个河水净化装置,将河水抽出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将净化水装袋发给灾民。马来西亚的军人也参与了食品、物资的发放工作。

尽管亚齐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但中国救援队比较安全。概括起来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救援队营地离机场非常近。机场由大批印尼军人和其他国家军人保护,安全形势恶化后,机场戒备明显加强,进出机场的手续、进行的检查严格得多。武装分子不敢在机场附近活动,他们往往选择在班达亚齐市内或偏远的郊区进行偷袭。二是中国救援队受到了印尼军方的保护。三是中国救援队所从事的医院重建工作比较安全。此外,亚齐地方政府的各项职能渐渐恢复从首都雅加达派来的官员莫哈索已开始为中国救援队提供帮助。这些都有利于保障中国救援队员的人身安全。

虽然机场没有发生人为的安全事件,但是一次意外的空难事件却让人印象深刻。

2005年1月4日早上7时左右,一架运送救援物资的飞机在印尼班达亚齐机场目前惟一能够使用的跑道上降落的时候,撞上了一头牛,造成向亚齐省运送救援物资的航班暂时中断。

在现场,受伤的飞机斜倒在跑道上,使得跑道完全无法使用。所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受伤。班达亚齐机场负责人表示,这架波音737货机出事后,机场随即关闭,进而导致救援飞机无法起降。

晚上23:10分左右,发生事故的飞机已经被有关部门拖离现场,一架大力神运输机轰鸣着安全降落在印尼班达亚齐机场。班达亚齐机场恢复运转。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 11 ,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