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20

2018-02-26 23:30-23:59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2004年12月26日00:58:50,一股压抑许久的力量从印度洋深处狂躁地迸发而出,9.3级地震劈开周遭的海水,形成一道道相距百十公里的弧形水幕,以每小时800公里的起始速度排山倒海般向四周袭去。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由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新华社记者翟伟采写的应急新闻报道,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

李向晖,是武警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在班达亚齐救援行动中,他与侯世科、吴学杰作为医疗骨在班达亚齐坚守了28天,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国际救援任务。李向晖有记日记的习惯,日记中,我们能一起感受当时的场景:

2005年1月1日 难忘的新年

这是我一生中最难以忘记的元旦。新年的第一天到来之时,我们都在飞机上打瞌睡。我们的队长、武警总医院郑静晨副院长向大家宣布:2005年的第一天凌晨零点,我们中国救援队到达班达亚齐机场,这是多么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啊!下了飞机,全体队员忘却一身的疲惫,卸下7吨的药品、医疗器械、水和食品、帐篷。凌晨2点多整理好所有的物资,我觉得很饿,吃了顿自热食品——什锦炒饭,真香。

大家都很累了,我们在飞机跑道上铺张席子就睡着了。郑院长为大家站岗,我们想换他下来休息,他坚持说大家干了一天的活都很累了,让大家好好睡吧,还是让我来为大家站岗吧。院长为我们放哨,我们大家在飞机跑道上度过了新年之夜。后来郑院长告诉我们,又来过一架飞机,卸了很多货,他眼都看花了,分不清哪些东西是我们的,哪些是他们的了。可我们却浑然不觉,沉沉地睡着了。凌晨4点多,还在甜美的睡梦中,不知谁拍着我的脑袋说,下雨了,我睁着矇昽的双眼钻出睡袋,雨点很大,噼里啪啦打在脸上很疼。看看旁边战友在熟睡,不忍把他叫起来,可又不能不叫。雨越下越大了,倾盆大雨弄得大家瞬间成了落汤鸡,急忙找到雨衣穿上,其实已经是里里外外都湿透了,站着等到天亮,雨点变小了,转成毛毛细雨。这时候能看到不远处黑压压一片难民在等待飞机。郑院长带着我们几个收拾好急救包立刻赶到灾民的面前,为他们诊病、治病。

黑压压的一片人围了上来,头痛咳嗽、腹泻、外伤,什么样的病人都有,忙活了一上午,看了很多的病人。中午开始继续搬运物资,寻找营地,在飞机场安营扎寨,搭帐篷、收拾药品,建立野战医院,初步建立了一个能够处置一般内、外科病人及危急重症病人的小医院。

很快,夜幕降临了。元月,北京正是寒冷的冬季,而这里却是炎热的夏日,出了一身又一身的汗,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又累、又饿、又渴。听说对面加油站可以洗澡,我们排队洗了个澡。其实就是从水缸里舀出水来,浇到脸上、身上,当然不如家里的淋浴舒服,不过幸福是通过比较而得出的。想起我们曾在阿尔及利亚、伊朗救援时不能洗澡,这已经是很幸福的了。夜深了,先是一只青蛙叫,再是两只青蛙在对唱,不一会儿就成了青蛙们的合唱。不远处飞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就是这样也挡不住大家浓浓的睡意。睡觉的感觉真好。

2005年1月2日 我也想家

今天郑队长向我们医疗组分配了任务,医疗分为4个组:我、樊毫军、封耀辉一组,我是组长。今天的任务是继续建设野战医院,并开始诊治灾民。我们拿出两个充气帐篷,一个作为内科诊室兼药房,一个作为外科诊室兼清创处置室。整理所有的药品为一些灾民诊疗,为我们的队员做医疗保障工作。针对当地气温炎热,蚊虫较多,为队员们配发风油精、清凉油、蚊不叮、维生素c等药品。

晚上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向爸爸、妈妈报个平安,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很好,让他们放心。母亲有高血压、糖尿病,不知现在血压控制得怎么样,血糖还高不高,胰岛素用量要控制好,不然会造成血糖过高或者过低。父亲尿中有红细胞、有蛋白,不知病情是否在进展,肾功能怎么样,得了肾病要休息,不能总天天干活,我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千万别有什么问题,希望我的父母安康。春兰,我的爱人,昨天刚出差回来,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她,我们11月11日结的婚,11月12日我就去海南执行任务,11月13日她也出差了。现在她回来了,可我又到异国他乡了。结婚了,家里也没有添任何家具,书柜、桌子、床都没来得及买,单位房子紧,也没地方住,临时借了间旧房子,也没来得及收拾,不能给她一个温馨的家,是我这个做丈夫的失职。不过看到这里的灾民,看到他们身上累累伤痕,看到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孤立无助,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都是雪中送炭。我亲爱的妻子,等我回来,我会挑起家这个担子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印尼苦难中的人民,我的父母还有我的家。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些,5天以后,集市开张了,亚齐的人民也开始了有序的生活。脸上的恐惧、悲伤和绝望也渐渐消失了,代之以奋进、积极重建,到处洋溢着勃勃的生机,这个地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气息。

2005年1月3日 不可思议的龙安之行

今天郑院长布置我们组的任务是去龙安郊区。因为昨天在机场救济中心有个龙安人告诉我们,龙安有很多病人需要诊治,但他们出不来,让我们派医疗队去,他们有向导,有车接送。上午9点,我们到了机场救济中心,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人,机场里也有拉活儿的黑车,他们要100万印尼盾,相当于1000人民币才肯去。我们身上没带钱,提出用部分药品换路费,可他们仍然不愿意。于是我们扛着沉重的医疗箱,去了旁边的空军基地。我们昨天曾和那里的将军有所接触,军队是不是车会多些,于是我们找到了将军。我们告诉他我们可能只待10多天,我们有很多医疗药品,有很多医生,我们想尽快地多看病人。将军很感动,他告诉我们很抱歉,车已经派出去了,如果明天早点来会给我们一辆车用。我们告诉他我们等不及明天了,他帮我们找到一辆马来西亚的救援车。我们爬到救援车顶上,车顶很高,往下看时都眼晕。马来西亚的救援队一共100多人,8个医生,不会儿,我们到了离机场一公里远的一家当地小医院,这里是马来西亚和印尼人共同开展工作的医院。我们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他们看上去不太需要医生,他们的医疗资源已经能够满足这家小医院的需求。

我们出了医院的大门,开始考虑行程。我们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我们是救援队员,我们是医生,我们需要看病人,病人更需要我们,可我们没有车,也没有向导,我们要去的龙安不知道在哪里,我们没有了方向。这里是灾区,秩序很混乱,到处是持枪的军人和警察,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我们只是四个赤手空拳的医生,背着沉重的药箱,走向何方,我们进退两难。退一步,背着包回营地,只有一公里;可回去,这一天我们白跑了,没有看病人,我们的心里会很难受的,我们来这里就应当为灾民做点事。我们四个人横下一条心,不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到亚齐市区去,只要进了城,就会有大批的灾民需要我们,我们就会有用武之地。我们四个人很快统一了意见,我是组长,我勇敢地站到马路中央去挥手拦车。第一辆车停下来,司机说他家房子没了,他要去盖房子;第二辆车坐满人,第三辆是卡车。认了,我心里想,管他去哪呢。我问司机是否到市中心,司机回答说是的,我们去城里。于是我们就爬上了卡车,放下行装,可算松了一口气。和车上的当地人交流,才知道他们都是龙安人,他们说龙安灾前有25000人,现在只有7000人了,18000人被海啸吞没了。他们很需要医生、需要药品••••••

不可思议,竟然这样碰上龙安的灾民,我们跟随他们赶往龙安。在途中,我们看到到处是装着尸体的黑塑料袋,毁坏倒塌的建筑,真是修不忍睹。空气中弥漫着尸臭、腐烂的气味。行程28公里,我们终于到了龙安,来到一个叫兰帕亚的村庄。那是一个离海边不远的村子,像个部落,族长也叫头人。经过头人的同意,我们在那里和雅加达的一支巡回医疗队一起巡诊病人,工作的心情是很愉快的,可以忘记疲惫、忘记饥饿,一直到天暗下来,要不是因为队里有规定晚上要回营地,我们可能会住下来。龙安人很感谢我们,又是来时的大卡车送我们回去,不同的是我们坐在了前面的座椅上。约好了明天他们派车来接我们。晚上觉得很饿,才想起这一天还没有吃饭,拿一袋单兵食品就狼吞虎咽起来。

2005年1月11日 留守

早晨醒来,睁眼看到一条蜈蚣,长长的,黑黑的,静静地趴在蚊帐里,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爬进来的,居然能与我们和平共处一夜,两条腿、两只脚奇痒无比,一抓一大片红疱,这里的蚊子很毒,痒得钻心,尽管涂了清凉油、风油精、蚊不叮,也不管用,起来找了包蛇药,捣碎了,用水化开外敷,希望能有点用。

上午,郑院长通知我留守,今天晚上第一批救援队员就将撤退了,第二批队员到来,需要留三名医生做交接工作,问我有没有困难,我想也没想就说没困难,愿意留守,保证完成任务。其实困难谁都有,我也想念父母、妻子、家人,记挂着他们的一切,可看看我的队友们,他们困难更多,有的孩子才一岁,有的有伤病,有的要考试,救援工作是艰辛的,但总要有人留守,有人付出。历经新疆巴楚、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姆地震救援,我作为一名老队员,留守是责无旁贷的。

印尼的天就像娃娃的脸,说下雨就下雨,说停就停。今天就是这样,雨不停地下。晚上9点与赵领队、田领队、郑院长依依惜别,送走第一批战友,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毕竟共同奋斗了10多个昼夜。9点半,我们迎来了第二批中国救援队的队员们,即将开始一场更加艰巨的救援工作。有人问我留守的感觉,我只是想我的内心很平静。

2005年1月12日 水深火热

夜深了,在第一批队员的焦急等待中,中国民航的波音737降落在班达亚齐机场。第二批队员下了飞机,与第一批队员热烈拥抱,我能够体会当时第一批队员内心的百感交集,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有。班达亚齐机场只给我们一小时的时间,然后飞机就要起飞,大家来不及说心里话,开始忙碌地卸下8吨的物资和药品。

杨造成副领队与郑静晨队长紧紧地握住双手,杨副领队说:“我们从电视、新闻中已经得知,你们工作很出色,这里的条件很艰苦,你们辛苦了。”郑队长说:“你们呆的时间比我们还要长,你们更辛苦。”并脱下自己的雨靴,交给杨副领队,说:“告诉每一位队员穿上雨靴不然进不了营地。”

第一批队员就匆匆地上了飞机,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20,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