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23

2018-03-01 23:30-23:59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2004年12月26日00:58:50,一股压抑许久的力量从印度洋深处狂躁地迸发而出,9.3级地震劈开周遭的海水,形成一道道相距百十公里的弧形水幕,以每小时800公里的起始速度排山倒海般向四周袭去。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由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新华社记者翟伟采写的应急新闻报道,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

35岁的马东星是北京大学临床专业的医学博士。接到出发去印度尼西亚救灾命令的当晚,他做了一天的介入手术。下班后不久,120急救车送来一个急性心梗的患者,当时正在幼儿园接儿子的马东星,接到通知后带着儿子赶到了医院,把儿子放在值班室就上了手术台。介入手术要穿10公斤重的铅衣。急诊手术、抢救一直到晚上9点半,手术完成后,病人被安全送人监护病房。这时,他接到医务部通知,要紧急准备去印尼的药品设备,顾不上休息,他一直干到凌晨2点多,才回家准备出差的个人物品。

在印尼救灾期间,他多次受伤,但依然坚持工作。

在棉兰机场装运物资时,他的手腕被擦伤,伤口长约3厘米,简单迅速地处理了伤口他又继续工作。

在灾区,他多次参加重伤员转运行动一次,他跟车转运病人,转运车为大型运输车改装的大篷车,一名孕妇坐在驾驶室,他在车厢照顾十几个躺在担架上的重病人。路很不平,急转弯时正在照顾病人的他失去了平衡,被甩在车厢壁上,造成膝盖和肘部多处擦伤,尤其是膝部搓伤严重,加之天气炎热,裤筒汗水浸渍,导致感染、化脓。

连续高温下的繁重巡诊和医疗救治工作也给他的身体造成了伤害,心慌、心悸多次出现,心电监护显示心动过速,但是他从未提出休息,一直坚持在第一线。

雷联会是救援队的一名老队员,他参加过不少次国内、国际的救援任务,已经不再有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新队员那种新奇、紧张的心理。但是这一次在印尼,他仍然受到了巨大的触动和震撼。回想这难忘的14天,各式各样的面孔在他眼前不断跳跃,痛苦的脸、麻木的脸、喜悦的脸、坚强的脸,复杂的感情让他不断感触着班达亚齐每时每刻的事故。

让他最难忘的是灾区人民的热情好客。“每当我们做了一点儿在我们看来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时,灾民们总是拉着我们的手一个劲地道谢,甚至要学习中文的“谢谢’,然后很认真地对我们讲很多遍。“这让雷联会感到很不好意思,因为他觉得,灾区的灾民太多了,总觉得自己做的太少,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刘元明也是救援队的一名老队员。一次,当他在机场巡诊时,忽然看到在候机室门外,一棵小树下坐着两个成年人和一个8岁左右的小男孩,他们正用期盼的眼光打量着他。

刘元明带着微笑友好地用英语打了个招呼,只见其中一男子掀起小男孩身上仅穿的一件上衣,小男孩的背部有一处贴有一层包扎好的纱布,纱布已经湿润,看样子已有好几天了。刘元明轻轻地揭开纱布,让他大吃惊:伤口不仅又长又深且严重化脓了,如不立即治疗,就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他立刻把小孩带回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营地,对他的伤口进行了细心全面、彻底的清创和包扎,并给予了一定的口服抗生素。看着小男孩带着赠送的小狗玩具兴采烈地和家人离开时,刘元明心里默默地祝愿小孩的伤口早日愈合。

刘元明告诉我:“当看到经过我们治疗的他们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时,即使再疲劳,心里也很欣慰了。虽然我们能够帮助他们的只是物理上的治疗,但我们的到来和带给他们的救助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并不孤独,还有中国人民和许多国家的人民在关心他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希望他们能早日摆脱困境,重建家园,从物质上、精神上彻底摆脱海啸带给他们的困境。”

在中国国际救援队中,搜救分队的8名小伙子来自解放军北京军区某部工程团,平均年龄不到25岁。虽然队员们年龄不大,但是都身经百战”,参加过多次地震救援行动。在接到准备出发的通知后,工程团进行了层层筛选,挑选出了这8名思想过硬、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队员。

在袁本航连长的带领下,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队伍在灾区完成了许多艰苦的重任。

救援队携带了7吨多装备物资和药品,在抵达灾区的过程中转运达四次以上。搜救分队的小伙子们是物资装卸的主力军,在每次的物资转运中,平均气温超过35度,虽然队员们连续作战极度疲劳,但是他们依然干劲十足,有的队员一身汗一身泥,有的队员的手磨破了,有的队员虚脱了,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保证了所有救援物资安全抵达灾区。

到达灾区之后,根据联合国现场指挥中心的要求,搜救分队又同新加坡队、墨西哥队组成联合搜救队,连续几天对15个区18个点进行了拉网式搜救,共救出遇难者尸体30具。灾区现场到处是残垣断壁,高度腐烂的尸体随处可见,发出阵阵恶臭,令人窒息。在这种环境下,队员们还要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几斤重的救援鞋,戴上三副手套、三层口罩和几斤重的头盔。为了防止感染传染病,医生要求队员们在现场中午不能吃饭,不能喝水,这对队员们的体力、耐力、抗饥饿、抗疲劳、心理素质等都是一次综合的考验和极限挑战。

2005年1月6日,在一次搜救行动中,为了搜寻一名妇女的遗体,在37度的高温下,队员们利用所携带的先进设备搜寻了1个半小时,终于在废墟下面找到了遇难者。但在清理过程中,队员们遇到了难题,遇难者的右小腿被直径10公分的椰子树枝死死缠住。当时已是地震发生后的第12天,尸体已经高度腐烂,发出阵阵恶臭。如果处理不好,遗体就很可能不完整。

当时,遇难者的家属也在现场,新加坡队和墨西哥救援队的队员也在现场,如何完整地救出尸体,不让遇难者家属伤心,这是中国救援队的小伙子们面临的严峻考验。这是场不是比赛的比赛,也是对队员们搜救技术的考验。

经过短暂的思考,袁本航决定分组展开行动,用队员们携带的军刀进行跪姿作业。经过几名队员的共同努力,尸体终于被完整地救了出来,围观的群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其他救援队的同行也为中国救援队的队员竖起了大拇指。

在完成了现场搜救任务之后,搜救分队的队员们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帮助清理在海啸淤泥中的班达亚齐市中心医院,帮助恢复医院的功能。这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在半尺多深的淤泥中,小伙子们连续工作了4天,每天连续工作超过7个小时,共清理出100多间病房、300多套400多件医疗设备。每次工作完毕后,队员全身上下都糊满了泥,连身材高大的墨西哥队员和印尼军人都感到自愧不如。2005年1月9日,印尼卫生部长视察医院工作时,看到满身是泥的中国救援队员,竖起了大拇指,并主动与队员们合影留念。为表达谢意,医院方面专门为每名队员制作了纪念牌。

除了搜救任务之外,搜救分队还负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各项条件都很恶劣的灾区,要做好后勤保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队员们不是专业的保障员,但是他们边摸索、边实践、边完善,努力去做到十分专业。

在基地的搭建中,队员们严格按照联合国的要求,结合队伍自身的特点,对基地进行了规范,建立了洗消区、工作区、生活区和保障区。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立足现有装备不断强化基地功能。为了解决上厕所难和晾衣难的问题,队员们搭建了临时厕所、晾衣场;为了解决队员的洗漱问题,每天专门从附近的加油站抬水;为了保持营地的整洁,队员们每天对基地和各帐篷进行检查和卫生清理。

除了生活保障外,队员们还要24小时全天候对基地进行安全保卫。在白天完成搜救、清理工作和保障任务后,夜里每个队员还要完成1个小时的执勤任务。有一次,凌晨4点赵和平领队起来巡夜,当时执勤的是张如达,他看到队友们由于劳累睡得很香,不忍心叫醒他们,就自己连续站了三班岗。

“现场搜救行动是先进搜救装备与先进救技术的结合。”对于袁本航的这句话,在现场的记者有很深的体会。搜救分队在紧急救援行动中,充分发挥了先进科技装备的作用。

事实上,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才能熟练地运用先进的科技装备。搜救分队拥有不少先进装置,几乎每一种搜救和营救装备,都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比如红外探测仪,能够在黑暗、烟雾条件下,可以根据温差来搜索幸存者的位置;扩张设备中的扩张钳,携带方便,扩张力最大竞能达到20吨;剪切钳并不大,重量也很轻,却能够将钢筋剪断,最大的剪切力可达39吨,能够把直径30毫米的圆钢和10毫米厚的钢板剪断……

在所有的救援装备中,有两种装备在过去的救援行动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袁本航告诉记者,在过去两次国际救援行动阿尔及利亚地震和伊朗巴姆地震的救援行动中,蛇眼和声波震动探测仪在关键时刻显了身手。

2003年12月29日,伊朗巴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正在对一座居民楼展开搜救行动。这是一座六层楼房,在6.8级强烈地震中呈肉饼状倒塌,现场风特别大,尘土到处飞扬,人工搜索和大搜索都不能发挥作用。

“当时我们采用俗称蛇眼的光学生命探测仪进行搜索。这种仪器是根据光学原理研制而成的,它配备有一个自动旋转的探头,用光缆与主机相连,可以深入废墟内部30米。在主机上可以控制探头方向旋转搜索,并将搜索到的情况通过光缆传送到主机的视屏上,这样我们就可以观察废墟中的状况,确定建筑内幸存者或者遇难者的位置和状态。”袁本航说。

在现场,队员们根据居民楼的结构,首先判断出卧室的位置,然后用凿破设备在楼板上凿出一个小孔,将蛇眼放了进去,房间中的情况就在主机屏幕上显示出来。队员们旋转蛇眼的方向,很快就搜索到一具遇难者的遗体。用这种方法,救援队在这一区域共发现了5名遇难者。

在班达亚齐受灾最为严重的海滨区,严重倒塌的废墟中掩盖了许多遇难者的遗体。在蛇眼的帮助下,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发现了5具遇难者的遗体。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23,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