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那些带给人伤害的毒8

2018-05-11 23:30-23:59 责编:吴恪瑾

00:00 00:00

一提到毒这个字,看上去挺可怕的,但在我们身边其实并不少见,稍不留神,就可能发生意外。那些带给人伤害的毒,今天和大家说第8集——一些核事故引发的中毒事件。

首先关注一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机组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造成8吨多强辐射的核物质泄漏,死亡237人,13.5万人撤离,经济损失120亿美元。周围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320多万人遭受核辐射的侵害。大约有4300人因此死亡,7万多人终生残疾。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也是人类历史上利用核能的一大悲剧,称之为“切尔诺贝利灾难”。

1986年4月26日1时23分44秒,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核反应堆熔化燃烧,间隔2至3秒,相继引发两次爆炸,浓烟烈火直冲天空,高达1000多米。火花溅落在反应堆厂房、发电机厂房等建筑物屋顶,引起屋顶起火。同时,由于油管损坏、电缆短路以及来自反应堆的强烈热辐射,引起附近区域30多处大火,霎时一片火海。

事故发生6分钟后,核电站值班消防队赶到了现场。火焰高达30多米强烈的热辐射使人难以靠近,消防队员脚穿的靴子陷入被高温熔化的沥青中,尽管如此,消防队员成功地阻止了从4号反应堆产生的火焰向邻近的反应堆蔓延。空军出动直升机向炽热的反应堆投下了5000多吨含铅、硼的沙袋,封住了反应堆,以隔绝空气、阻止放射性物质外泄。在空军和地面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火于26日凌晨5时被扑灭。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凌晨1点25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第二消防站接到火灾警报,当班值勤的28名消防队员立即出动。当时他们没被告知是反应堆爆炸,有的还以为是一场普通火灾“没人告诉我们是反应堆的事”。

一名救火车驾驶员事后回忆:

我们在凌晨1:45-1:50时到了那里....看到了散落的石墨屑米沙问: “那是不是石墨?”我踢开了它,一个消防员捡起来看了一下,说“这是热的”它们有大有小,小的能够拿在手里……

我们对辐射了解得不多,即使是在那里工作的也是如此。卡车上没有水,米沙开启了一个消防栓然后我们把水对准了房顶。那些上了房顶然后死了的小伙子们……瓦契克、柯利亚和其他人,还有沃洛迪亚-普拉维克……他们爬上了梯子,然后我就再没看到他们……

另一位消防员则回忆:“我还记得当时向队友开玩笑:‘如果我们都能活到早晨那是非常幸运了’”

由于反应堆管道发生爆炸,导致8吨多强辐射物质倾泻而出。整个过程持续了10天,事故造成33人死亡,其中3人当场死亡,其他人在几天内或几周内丧生,伤亡者多数是为了扑灭大火的消防队员,他们受到了高剂量辐射,300多人因受到严重辐射先后被送入医院抢救,有更多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污染。

为了防止进一步的辐射,事故发生3天后,苏联将附近76个小镇和村庄的居民匆匆撤走。放射性尘埃落到了他们身上,他们呼吸了碘、锶以及核反应堆遭破坏时所出现的其他放射性物质。从4月27日至8月,苏联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地区半径约30公里疏散了11.6万居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周围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1986年11月,在4号堆废墟上建起了钢和混凝土构成的密封建筑物,把废堆埋藏在里面,电站3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被定为“禁入区”。

爆炸发生后,并没有引起苏联官方的重视。在莫斯科的核专家和苏联领导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有爆炸”,因此苏联官方反应迟缓。在事故后48小时,一些距离核电站很近的村庄才开始疏散,政府也派出军队强制人们撤离。当时在现场附近村庄测出了是致命量几百倍的核辐射,而且辐射值还在不停地升高。但这还是没有引起重视。专家宁愿相信是测量辐射的机器故障也不相信会有那么高的辐射。可是居民并没有被告知事情的全部真相,这是因为官方担心会引起人民恐慌,甚至在普里皮亚季还在举行有乌克兰第一书记参加的五一节庆祝。许多人在撤离前就已经吸收了致命量的辐射,若能立即撤离,则可大幅减少受害者数量及程度。

事故后3天,莫斯科派出的一个调查小组到达现场,可是他们迟迟无法提交报告,苏联政府还不知道事情真相。终于在事件过了差不多一周后,莫斯科接到从瑞典政府发来的信息。此时辐射云已经飘散到瑞典。苏联终于明白事情远比他们想的严重。

之后数个月,苏联政府派出了无数人力物力,终于将反应堆的大火扑灭,同时也控制住了辐射。但是这些负责清理的人员也受到严重的辐射伤害;原因之一为遥控机器人的技术限制,加上严重辐射线造成遥控机器人电子回路失效,因此许多最高污染场所的清理仍依赖人力。

据统计,先后参加清理和消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厂区和周围地区而经受放射性污染的总人数达20万人之多。

事后调查事件发生的经过,1986年4月26日,苏联核专家在检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核反应堆时,关闭了备用冷却系统,并且只用了8根碳化硼棒控制核裂变的速度,按照标准的程序,应该用15根,结果,失控的链式反应掀掉了反应堆的钢筋混凝土盖,并且造出一个火球,将电站建筑物炸毁。炽热的放射性灰尘进入大气中,放出来的辐射超过长崎和广岛原子弹辐射总和的100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核反应堆是1000兆瓦级大型石墨管道式沸水反应堆,20世纪70年代初设计,于1983年12月投入运行。在设计上有两个主要的不安全因素:一是堆芯具有气泡正反应性效应;二是控制棒挤水棒的正反应性效应。这些负面效应早在1983年同类型的立陶宛依格纳里娜核电厂的反应堆上就被发现,有关设计单位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过改进措施,但没有引起管理机构的重视,因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甚至没有把这方面的信息通告各运行单位。

这次实施计划停堆的准备工作极其草率,“试验大纲”并未严肃认真加以制订,以致操作人员对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都没有思想准备。

事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1)放射性尘埃污染严重并波及整个欧洲。

1986-1987年间参加事故后果处理的20万名各类人员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约为100mSyD,其中,约10%的人员受到的照射剂量为250mSv,少数人员受到的照射剂量约为500mSy,事故后从“禁入区”离的11.5万名居民在疏散前已受到辐照。其中,约10%的人受到的照射剂量大于50m5n少于5%的居民受到大于100mSy的辐照剂量。白俄罗斯、乌克兰和罗斯受放射性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居住的居民,在此后70年内平均年照射剂量为2.3mSv,北半球各国受此事故影响最大的平均个人照射剂量约为0.8至1.2mSv。

由于事故造成堆芯熔毁、石墨砌体燃烧,使大量放射性物质外,造成了严重的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经过比较详细的估算,这次事故对30公里范围内撤离的人,造成的外照射集体剂量当量为1.6×10人·雷姆一;对(前)苏联欧洲部分7450万人今后50年内造成的外照射剂量为2.0y10人雷姆。

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大量放射性尘埃污染到北欧、东西欧部分国家。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向西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的100倍。全欧洲受到核辐射污染的食品,作物和牲畜都必须毁掉。1986年4月29日,瑞典、丹麦、芬兰以及欧洲共同体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然而,苏联政府直到4月30日,才正式发布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公告,推迟了近60个小时。各国对此十分不满。

(2)事故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和沉重的财政负担。

据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卢布,约合29亿美元。由于水源污染,使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如果把苏联在旅游、外贸和农业方面的损失合在一起,可能达到数千亿美元,其中,核电站周围32公里范围内的农场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经济损失120亿美元。

事故也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为了消除事故的后果,乌克兰政府承担了沉重的财政压力,每年此项费用支出占国家预算的12%,仅1992-1996年的财政支出就达30亿美元。在西方国家的一再敦促下,乌克兰于1995年4月做上出承诺将在200年以前最终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5年12月,乌克兰与西方七国确定了欧盟和西方七国在关闭核电站问题上同乌克兰进行政治、财政和技术合作的基本原则,然而,西方国家许诺的援助迟迟不能到位,库奇马总统指出,解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样一个国际性问题乌克兰需要西方七国确定援助的条件、时间和期限,否则,乌克兰力单独关闭电站。据乌克兰专家估算,关闭核电站和解决其他相关的问题,需要40亿~60亿美元的投资,乌克兰无力承担。由于乌克兰能源匮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目前仍有2个动力站在运转,为缓解乌克兰的能源危机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的有5000人,其中的500人在事故发生时就在核电站工作。

(3)事故造成严重的放射病

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有237位职业人员受到有临床效应的超剂量辐照,其中134人呈现急性辐射病征兆,这其中28人在3个月内死亡。据调查,先后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7万余人终身残疾。

生活在发电厂约9公里远的乡村儿童,由于摄取含污染的牛奶,以致对甲状腺的辐射剂量高达2.5Sv。在明斯克市,事故发生前的5年内,仅有3例幼年期甲状腺癌;1986至1990年间,升高到47例;1991-1994年间,上升到了286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到1994年这一地区已有564名儿童患甲状腺癌,其中白俄罗斯333名,乌克兰208名,俄罗斯23名。

据1996年统计,事故的发生使乌克兰16.7万人被核辐射夺去生命,320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其中有95万儿童。威胁仍然来自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下的近200吨核燃料。1986年建造的保护层有效期限仅有20至30年,周围还有成千上万吨受到核污染的废墟,潜在的危险因素始终存在。

事故的教训和启示,可以归纳为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1)从技术方面来看,①设计中有不安全因素,存在致命性隐患。缺少严格的安全分析,在多重失效时确保安全的措施不够。②技术规范和运行程序都不完备,操作规程有缺陷,甚至有错误,反事故措施不够。③运行人员严重违反运行安全规定,违章操作,轻率地改变试验条件,切除安全保护信号,机组处于危险状态时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竟然发现不了,证明运行人员并不了解存在不安全因素。

(2)从管理方面来看,①缺少严格的国家安全监管机构,监督机制不力。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时,(前)苏联没有设立专门的国家安全监管机构,早期设计无安全标准可遵循,设计者自己负责工程验收的机制不合理。②领导层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组织管理中缺少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没有预先规避风险的准备。③根本没有事故应急的概念,没有应急预案,更没有建立应急组织。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那些带给人伤害的毒,第8集,一些核事故引发的中毒事件。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