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游泳之前需要掌握哪些急救知识

2018-05-23 11:00-12:00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996生命线,我是主持人修奇,2018年5月中旬,全国多地遭遇高温天气,有一些地方的最高气温甚至已经超过了35度,这在有气象观测以来的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吃冷饮,吹空调,这些传统的降温避暑项目也纷纷提前上线,不过在这其中大家公认最健康的还是游泳,不过它的风险也最大。2018年5月12号,河南西峡县发生一起溺水事故,父女二人在水边给狗狗洗澡时,13岁的女儿不慎跌落水中,父亲前往施救不幸双双溺亡,参与救援的西峡县消防大队消防官兵向我们讲述了当时的情景。

那个小女孩从水库那边往路边走,她没有走那个水库大坝,那个坝不是有一个斜面吗?结果在那个斜面上脚滑了,小女孩从那个斜坡上滚落到水库水里边,从那个水库比较中间的位置吧,然后跳到水里边去救他女儿,因为比较深,下面应该都是水草,比较滑,最后是两个人都没有上来,应该都是死亡了。

主持人:小到一池水塘,大到江河湖海,水下暗藏着我们肉眼看不到的风险,所以在这我也想再次呼吁千万不能游野泳,尤其是家长朋友们不但要监护好孩子,还得以身作则,然而在选择室内游泳池的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选择正规的有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的游泳馆,2018年5月14号,河南洛阳的曹女士就在泳池溺亡,事发八分钟后才被游客发现,等120赶到时不幸溺亡,曹女士的侄女说。

8点46分了,距离事发已经过去八分钟了,才有游客发现了这个情况,急急忙忙上岸。

这个是我们医院出示的当时的出诊证明,上面清晰的显示直到8点50分,我们120才接到这个溺水病人情况。

没有任何的救生员在巡视。

主持人:目前这一家游泳馆已经是大门禁闭,而负责人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事发时岸边其实是有救生员的。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37.2万人死于溺水,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都不超过25岁,这也使溺水成为儿童和青年的主要死因之一,我们在游泳之前应该掌握哪些必要的急救知识呢?马上连通北京急救中心王晓刚医生。

在青少年的意外伤害致死事故中淹溺事故成为头号杀手,临床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愈后,淹溺生存量可以分为五个环节,第一就是有效的预防,我们要对所有的人群进行预防宣传教育,禁止到一些户外不正规的场所去游泳,要放置一些醒目的安全标识或警告牌,那在下水前如果身体出现不适或酒后等状态,避免下水,我们在正规游泳场馆里游泳前要做好热身工作,同时场馆里要配备专业的救生员和专业的救援设备。那第二点就是要识别,我们要识别溺水的征象并同时拨打像119,120,110等,寻求专业救援人员帮助。那第三个环节就是要提供给溺水者漂浮物,我们在岸上可以投递像竹竿,衣物,绳索,漂浮物等等,那我们不推荐非专业人员下水救援,那更不推荐我们采用多人手拉手的方式下水去救援的方式。第四个环节是脱离水面,我们施救者要在保安全的前提下想办法使患者尽快脱离水面,但不应以施救者涉险或冒险为前提。第五环是现场急救,到达岸上以后我们要尽快评估患者的意识,如果患者的意识丧失,之前如果没有启动120的城市救援系统,我们在这个时候找人拨打120,我们来评估患者的呼吸,花五到十秒钟,如确认没有呼吸或处于很小的喘息,我们要立即打开患者的气道,给予人工呼吸两到五次,因为淹溺的核心问题是缺氧的问题,紧接着给予30次胸部按压,之后重复两次人工呼吸,30次胸按压,直到急救人员赶到现场。那在这期间如果有AED的设备,我们要尽快应用,那么在抢救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温的处理,那么在这里想强调一点,很多人的误区是溺水救上岸以后第一时间去控水,那是错误的,我们不应因为控水去耽误了去评估去处置的时间,因为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没有呼吸,那当务之急是给予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的处置。

主持人:好了,以上就是今天修奇在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为您预备的全部内容,节目之外欢迎随时关注国家应急广播的微博,微信,客户端,来获取更多的应急知识,明天上午的11点钟修奇依然在这为大家服务,请锁定FM99.6中国交通广播,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