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1920年,海原大地震13

2018-11-11 23:30-23:59 责编:张凌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今天,继续和您聊聊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

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地震背后的价值依然值得我们挖掘,依然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对于大地震的研究也一直在继续。比如在去年,宁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张银银所做的硕士毕业论文,关注的就是《从1920年海原大地震看由“灾”到“荒”的嬗变》,其中不少思考也值得我们选取回顾。

大地震一般具有时间短和破坏大的特点。海原大地震在极短的时间里就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将灾区数以万计的人民置于危难之中。在这场灾难中死去的人民尸横遍野,无人掩埋,幸存者又难以维持生存。各级政府无暇顾及、社会各界又力量有限,加之天气寒冷、交通堵塞,使得灾区人民生存艰辛、孤立无援。尤其在重灾区七县,呈现出一派凄凉、悲惨的景象。张广建在给北洋政府的急电中报告了固原、海原、靖远、会宁、平凉、天水、武山、秦安、宁夏 等县的惨重情形,“或连村数百家,葬于林迁谷变之中,或一家数十口,毙死于栋折標崩之下。

当此严寒,残身露宿,高天旷野,尘聚蚁团,雪虐风餐……死者无葬,生者无食,啼饥号寒,伤心惨目”,悲惨至极,以致“口不忍述”。甘肃震灾救济会哀告书中也写到,“夫死者已伏尸于万重黄壤之中,无骨可葬;生者现龄聚于莽坱露天之下,无家可归”同样描述了震后悲惨的景象。

海原大地震发生时,正值寒冬时节,黄土高原上格外寒冷、荒凉。地震使得房屋倒塌、家产或被埋于废墟之下,或直接被地震毁坏,灾民被迫露宿野外。严寒的气候使得取暖成为摆在幸存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当时固原县一名亲历地震者在给北京友人的信中写到,“腊月二十三日,又降大雪数寸,冷冻难当,皆藉炕搭棚,有移于倒残屋内者,又当院搭栖,棚下煨火者,又有野地盘炕,炕上搭棚者,种种情形,惨难尽述”有现代学者曾赴海原采访过一些幸存者,据海原县城的一位幸存者,96岁的苟俊老人说:“冷得很,还下了场雪,哪管冷热呢,活着就不错了。由于当地条件落后,又不能及时得到各方的救济,幸存的灾民只好采用最传统也是最无可奈何的办法自行取暖以保残生。位于震中的海原县本为陇东气候最为寒冷的地方之一,该地灾民在寒冬遭此大劫,其生存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人们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在海原和固原等人口死亡过半的地区,由于遇难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幸存者自顾不暇,甚至出现了尸横遍野的惨状。据国际饥荒救济会的克劳斯等人的调查报告称,他们一行人在地震发生后三个月奔赴震区进行调研和赈济,在极震区一个叫杨乐庄的地方,全村百分之八十的居民都被湮没于地下,活下来的村民因为深受打击且孤立无援,根本无心亦无力去掩埋从废墟里拉出来的尸体,直至他们到访时,“遇难的人和动物的尸体仍然一起摆在街道上腐烂着”。克劳斯等人的调查反映了更为残酷的现实,即破坏力如此之大的一场地震,在发生三个月之后仍未得到有效的救济,也未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这种情形实在让人感到震惊,在地震中遇难的人们曝尸街头,而幸存者也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境况。对于海原大地震给海、固等极震区带来的危害,谢家荣等调查人员曾进行客观分析:尽管这里的人口密度不及山东或者中国东部平原人口密度的十分之一,但由于山崩塌陷的窑洞、倒塌的建筑物所带来的损失以及在深冬,在这高海拔的髙原上,由于无处安身而带来的死亡,按照官方统计数字己达20万人,而按外国调查者的估计,则是这个数字的一倍多。显而易见,在调查者看来,地震所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并非是1920年12月16日那晚的大地震一次性所致。而是由于震后“无处安身”而导致的大面积人口死亡。20日左右,据《申报》记载,震后根据官方的估计,仅固原县一地,共有四万多人死亡,其中“城内死者约六百人,全城皆毁,无家可归者数以千计”。

海原大地震后,震区又紧跟着出现几次较大的余震,进而大大加深了毁坏程度,延长了破坏时间,同时也给震区人民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以致当时在离震中位置比较近、人口居住密集的六盘山地区出现一些全村死亡或全村逃亡的现象,甚至还出现过人吃人的现象。1921年4月12日固原县发生6.5级地震之后,固原县城周围人民死伤上万,城外二十五里不见人烟,田地荒芜废弃。据《中国地震目录》记载,这场震级较大的余震发生时,平凉、固原、隆德震动强烈,会宁亦有感,六盘山崩裂30余处,而且在1923年9月2日,在海原大地震发生三年之后,“甘肃省固原、海原再次发生大地震。固原、兰州并流行霍乱,死者甚众”。接连不断的余震,给极震区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迫使很多人选择离开祖辈赖以生存多年的家乡,去往外地生活, 以待地震平息以后再回来重建家园。海原县西安乡菜园村幸存者马登志老人讲,震后他和爷爷、兄弟三人由于生活所迫,一个到了海原县的高台乡,一个流落到了甘肃平川区的种田乡,爷爷则去了西吉不久就又回到了菜家园。陇东和陇南地区,尤其是海原和固原等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农牧区,虽然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不多,经济条件落后,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靠辛勤劳动,尚能自给自足,如若不是被接踵而来的天灾逼迫,这里的居民绝对不会选择流落他乡。地震刚发生不久,虽说损失惨重,但幸存者大都没有失去生活的希望,而长期被中央政府漠视且缺乏救助,再加上长达几年陆续出现的余震,逐渐消磨了人们生存下去的信心,最后被迫选择流亡活命。

地震能在几分钟的时间里造成大量的人身和财产破坏,其危害是触目惊心的。但更为严重的是灾区因长期得不到救治而造成的生存无望、灾民流亡的困境。这一困境若不能及时改善,必然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中国历来是人口大国,以农为重。西北地区贫瘠荒凉,农业种植的技术和产量不能与江南富庶之地相比,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仍然以农为养家糊口之本。位于此次大地震极震区的陇东和陇南各县,唐宋时期多为天然牧场,以畜牧业为主,自明朝屯边政策施行以来,中原人民逐渐迁居于此,至近代发展成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经济形态。近代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在以山地农业为主的陇东、南地区更是如此。但海原大地篾之后,人口大面积伤亡、牲畜大量被压死、粮食奇缺致使抒种缺乏,使得灾区的农业生产由于缺乏人力、畜力、种子等生产资料的支持,逐渐趋于凋敝。

地震灾害带给人类最为直接的伤害就是人口的大量伤亡。震级达8.5级、死亡人数达27万的海原大地震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少有的死亡人数达到20万以上的特大地震之一。海原大地震之前,只有陕西华县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发生过8级以上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

海原大地震受灾最重的七县,人口死亡均过万。其中海原县死亡人数约为7.3万余人,占总人数的59%;固原县死亡3.6万余人,占总人数的45%;靖远县死亡3.1万佘人,占总人数的40%;隆德县死亡2.1万余人,占总人数的36%;会宁、静宁和通渭三县死亡人数均在万人以上,占总人数的15%—20%。人口的大量死亡会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减少,这是震后灾区人民面临的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近代农业与现代农业最大的差别在于对牛、驴、马、骡等牲畜的依赖程度不同。陇东地区以山地丘陵居多,农田多在山顶或半山腰,种子、肥料以及收获的粮食需要依靠骡、马、驴等牲畜驮运,因此一般农户家中都饲养牲畜以供农作。然而海原大地震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的牲畜被压死亡。

农业种植除了对人力、物力、肥料等的需求外,还必须要有种子。然而地震发生之前毫无征兆,又恰恰发生于居民熟睡之时,导致极震区大量居民丧生,与此同时,粮食和牲畜“亦皆毁灭无遗久再加之天气又异常寒冷,在地震中生还的灾民急需粮食和衣物,但是幸存者连用以糊口的口粮都严重缺乏,更不要说留有来年春天下地的种子。此外,农业种植还要求有良好的灌溉条件。陇东和陇南地区降水不均,因此有些地区的农作物生长主要依靠河流的灌溉。然而“民国九年大地震后,泉水地亦因泉水变更,源流锐减,致收获大量囊昔”。无论粮食的种植亦或水源的开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海原大地震后,震区人力、畜力死伤惨重,幸存的灾民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产,农业生产的凋敝是不可避免的难题了。

人口的大量伤亡和牲畜数量的锐减,不仅威胁到种植业,同时也导致了畜牧业的衰落。以受震灾影响最为严重的海原和固原两县为例,海原和固原两县有大片的荒山荒地,气候温和,适宜草木生长,在历史上,是军队和农民饲养羊、牛、驴、马、骡的天然草场。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民也将畜牧业作为对农业的补充,饲养的牛、驴、马、骡等牲畜更是农业成产的重要工具。民国初年,陇东和陇南地区的回汉人民依然注重畜牧业。一般而言,富裕的农户甚至有牧养牛马近百头或千头者,普通农户也大多养羊几只到十几只,绝大多数农户家里都养马、牛、骡等一到两只。然而,以震中海原县为例,在“1920年以前,地方较为安靖,人民生活尚称舒适。自民九地震,居民损伤大半,继以1927、1928之匪患,烧杀掳掠,村舍丘壑。又因十八年之年荒,人民转徙流离,死亡载道,断丁绝户,所在皆足。遭此天灾人祸,地方元气大伤”。1926年夏,海原县“大旱加冰雹,夏苗枯死,秋禾歉收,逃荒者络绎不绝”。在天灾人祸的打击之下,整个灾区畜牧业“畜产寥寥,牧事无闻”。

劳动力缺乏、无籽种下地,使得粮食更加缺乏,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粮价上涨。甘肃省西北部的一个通讯记者在1923年的报道中写道当时粮食的价格在几个月之内上涨了百分之五十。这也就意味着,原先十五文钱一个的小馒头,其价格在数月内上涨到二十几文钱。以银子的市值为例,几个月前一两银子可以换三千文,经过几个月再去用相同重量的银子只能换到两千三百文。1924年1月,据兰州一位通讯记者调査,小麦的价格比平时涨了两倍,除此之外,所有的食品和商品都出现了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穷人因为无钱卖粮而陷入饥饿和穷困当中,可见粮价的上涨使得穷人连基本用于糊口的粮食都买不起,更加无钱买种子。尤其是刚经历地震不久的灾民,还没有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陷入另一种更加严峻和持久的生存危机之中。因此,人口匮乏、畜力缺乏、籽种无来源,使得人民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农户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民以食为天”,如果每经历一次灾荒,幸存者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保障,就意味着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将无心亦无能力投入生产,必然会导致农业的凋敝。在灾荒的威胁下,不仅大量的人口伤亡,致使劳动力锐减;幸存的牲畜为了满足幸存灾民的生存,也要被大量的宰杀或出卖;再加上籽种的匮乏,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使得农业生产趋于凋敝,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恢复。由灾害而饥荒、由饥荒而生产凋敝、由生产凋敝而加重或引发灾害,这种“灾”与“荒”的恶性循环使得整个社会长期陷入困顿的境地而无法获得正常的发展。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