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1

2019-04-05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作为5.12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的雅安芦山,五年之后再遭重创,成为4.20强烈地震中唯一的极重灾区。陈果投身重建一线,记录了芦山重建的第一战役、第一现场。在之后,地震出版社出版了陈果的灾区重建日记,每一个故事都是现场的耳闻目睹,每一篇日记都是情感的真是流露。今天,我和您回顾灾区重建日记:从伤口长出翅膀,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

时间过得如此之快,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雅安芦山的7.0级强烈地震,一年后,已经从新闻变成了旧闻,从全世界目光的中心,褪色成一片模糊的记忆。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464人受伤,数十万受灾群众痛失家园……当我们再次触碰这些冰凉的数字,一年前的痛彻心扉,兴许因为时间和空间的疏远,已让人有些漫不经心甚至麻木不仁:哦,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呢。

时间就是如此残酷。它可以让历史变得模糊,让真相变得虚无,让现场变成想象,让英雄变成懦夫。

可是我要说,时间残酷,用眼用心,总还可以感知到它的余温。打开档案,翻阅史书,总还可以看到历史的一角,总还可以在漫漶的字迹里,隐约听到时间从耳畔滑过的声音。

真正残酷的,是鲜活生命的戛然而止,强健身躯的残缺不全,美丽家园的千疮百孔,回“家”之路的山高水远。

梦魇般的日子里,一柄从地底偷袭的尖刀再一次深深刺中芦山。相较于5年前,这一次,刀锋更为肃杀和凛冽。伤口上撒的已不仅是盐,那是落在刚刚长出的新肉上,一枚闪着红光的烙铁!

接下来的几天里发生了什么,新闻媒体以难以计数的报道告诉了世界,也告诉了历史。在地震发生当天至之后的一个星期里,1700名中外记者坚守抗震救灾一线,用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的新闻稿件和大大小小悲悲喜喜的救援故事,把全国几乎所有的新闻空间填满。

现在,再说之前的事,除了揭开伤疤的残忍,似平还难逃画蛇添足的嫌疑。

可是,如果不加以灌溉,历史的原野将青黄不接;如果不加以防备,真相的大堤将溃不成军;如果不加以保护,严整的现场将一片狼藉;如果不加以采录,英雄的形象将无所依存。

曾经,人们用最多的牵挂和关怀包裹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饱经苦难的人,也因此给了这片土地温暖的慰藉,给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站起的力量和前行的营养。对于这些无私的给予者,我们要永远铭记,并深深致敬。

其实,值得铭记并深深致敬的,还有曾经被爱紧紧包裹的这方土地这些人,但愿这些日记能告诉你为什么。

而我在这里想说的仅是:任时光流走,把记忆留下,因为如此,我们会得到温暖和力量。

灾区日记——转折点    2013年9月5日星期四小雨转阴

最近频频看到一个新词:转捩点。书面的解释是,一个空间和时间的交集,发展过程中对改变原来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事情和改变原来方向的时间。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简单多了,这词的意思么,就是转折点。

今天于我按部就班的生活就是一个转捩点。如果把它比成一个拐角,拐角起始的地方,在昨天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姜部长电话通知我今天一早去她办公室,说有紧急事情。

姜部长同时还是市文联主席。作为我的顶头上司,她像这般风风火火又欲语还休的情况,我未曾见过。

我感觉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可是能有什么事呢—在我这样能治失眠的单位,像我这样睡眠上好的人。

果然是个急转弯。姜同志说,市上决定成立市重建委驻芦山前线工作组,我已在“壮丁”之列。她的表情比我还要严肃:这是已经定了的事,就别讲价了。

我去。我说。

我只能这么说。

不是说我不想去芦山。“4·20”当天我就伙同两个朋友无组织有纪律地去了,虽说一天一夜都在路上折腾,且天亮还没有跨入芦山半步,但我的心去了,痛着芦山的痛,苦着宝兴的苦。此后,又几次找机会想去震中,但机缘未至,震后半年间,我与芦山仅有两面之缘。

我知道欠了一笔债,欠地震刚刚发生后的救灾一线。我该记录现场,我该伸手救人,我该发现崇高,我该涂抹伤痕。我想到了,却没有做到。我用两个月通宵达旦的努力,和同事们一起编印了1本图书和1期杂志,为帐篷里的人们送去精神粮食,借此弥补和消解心中的失落或是愧疚。

就在上周,我甚至对市文联主办的《青衣江》期刊责任编辑吕玉刚说,明年除夕和初一,我在芦山过。我要告诉远远近近的人们,在芦山,灾后的芦山,经历了什么,发生过什么,留下了什么,期待着什么。

我都计划好了。从春节开始,关注芦山,是我新一年的中心词汇。芦山就要新生,我要见证,我要“逢生”。

但不是现在。现在,我的安身立命之处,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灾区;现在,我的一次蓄谋已久的笔下漫游,刚刚解缆起锚。

也不是这种方式。两次地震我都赶上了,移民和重建这太行王屋二山的叩石垦壤之事,我再“好事成双”似乎说不太过去。再说,我想去的芦山,是我心中的芦山,而不是别人眼里的芦山。

这些我都说了。说给自己。

我给小林同志说的只是,我去。

我知道是两个字绑架了我。地震几天后我写过一篇小文,在文中,我向一位震后坚守芦山的好友致敬,并在文末得出个貌似深刻的结论:灾难袭来的时候,很多人放弃了自我拯救,选择了逆流而行,他们的选择也许动机各异,但其背后的支架,却都是明明白白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良心。

上午快下班时,简单进行了工作交接。文联的摊位,有劳李蓉同志帮着照看一段时间。一贯怜香惜玉的我有些过意不去,可是没有办法,责任不在男方。

只要有一个拐角,就会出现一群转弯的人。

回到办公室,顺手拿起今天的《雅安日报》,转捩点,也许由此而生。

2013年9月9日星期一晴挺进芦山

中午1:05接到1:30出发赶赴芦山的电话通知,1:25赶到市委门口时,工作组多数成员已经等在那里。早在半个小时前,组长兰开驰已捷足先登。

两分钟后,3部车载着工作组全员向芦山挺进。

冲锋,从扣动扳机的瞬间开始。

2:30,工作组内部通气会。

3:30,工作组与芦山工作见面会。

5:30,工作组与芦山主要负责同志会商市县工作运行机制,研究破解工作瓶颈。

3个会议,3次讲话,只有一张嘴,没有一张纸。

这才像打仗。我想,如果真是敌我双方刺刀见红的血拼,很多伤亡都会在撰写动员报告的过程中出现。官僚主义是潜伏最深的杀手,形式主义是最为凶残的敌人。

战线其实早就铺开。

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四川省委《关于“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有关情况报告》上批示:“420芦山强烈地震抢险救援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要以受灾群众安置为中心任务,同时要抓紧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前期工作。”

此前一周,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拟为雅安增配两名市委副书记。

同时为一个市级党委班子增配两名副书记,这在当下的市级班子架构中并不多见。

同样超常规的举措是,赶在任命通知正式下达之前,仍在公示期间的兰开驰就被省委组织部送到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帐篷会议室。会上宣布,兰的任务是“主抓灾后恢复重建”。

省市县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随即成立,芦山科学重建大幕由此开启。

芦山是中国的芦山,四川的芦山,更是雅安的芦山。

后盾与前锋,不是角色转换,而是两只手,是“双保险”。市重建委驻芦山前线工作组应运而生,执牛耳者,自然是兰开驰。

与兰并肩作战的还有时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戴华强,副组长、时任市扶贫移民局局长周建华。他们麾下只有8个兵,分别来自市委办、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扶贫移民局。

老战友有市发改委的宋剑洪和市住建局的张军。我们是“汉友”——汉源移民工作大会战的“战友”。此番被沙场点兵,无疑与三年前的会战经历有关。难怪张军见我就笑着说:“已经两次参加会战,但愿不要有第三次。”

当然是真心话。谁不想天下太平、雅安安宁?

在进入芦山县城的一瞬间,一份光荣感被一句似曾相识的标语激活了:“大拼大干大会战,苦干实干建家园”。

芦山有难,乡亲受苦,能够置身其间,感受他们的不易,见证他们的拼搏,成为他们的战友,助推他们的前行,这样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想到这里,我不禁为一开始的如临大敌暗自抱愧。

2013年9月10日星期二晴花落春仍在

那场惊天的灾难,没能阻挡秋天的到来。

汽车开往思延乡。公路两旁,是金色的稻浪。车到浮图山顶,眼前呈现出一片开阔的盆地。稻浪从远处层层涌来,扬起分不清是泥香还是稻香的味道,让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摇下车窗,无遮无拦地拥揽秋天的惬意。

弯腰舞镰和振臂挞谷的农人隐没在稻浪深处。稻穗和拌桶对决的“砰砰”声中,有饱满的吆喝和爽朗的笑声远远传来。

吆喝和笑声里,不见地震的伤痕,没有灾难的印记,一座座颓废的房舍,却用无声的言语,叙述着并未远去的伤和痛。这些屋宇几乎无一例外布满伤痕,有的是刀刻斧斫般纵横交错的沟壑,有的是缺胳膊断腿后无所倚靠的凄怆。很多房屋的门和窗大开着,袒露着比外表更令人揪心的内伤。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是让目光穿墙过户,顺畅地投射到屋外广袤的田野。

乡政府背面的草坪村,五彩的道旗,渲染出一个火热的场面。推土机轰鸣着,装载机忙碌着,围观的人们兴奋地交谈着。修建中的施工便道和人们话题的中心通往同一个方向:思延现代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建成后,将和芦山产业集中区、根雕产业园区一起,成为支撑芦山未来发展的三大支柱。

看得见的热闹背后,有着看不见的精彩。与园区一路之隔,规划有一个能够容纳700人的新村聚居点,规划设计本周内就将完成。包括路网、管网和幼儿园、应急避难场所、文化活动中心在内的所有基础设施,由中国侨联募集4500万元援建,新村也因此有一个暖意融融的名字侨爱新村。

“等到园区竣工,新家落成,村民们走出家门就可以走进生产车间完成从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换。”匆匆赶来的乡长向前来调研的领导汇报。

离开思延,看过产业集中区征地拆迁现场,来到芦阳镇黎明新村。

黎明新村距县城只有一步之遥,不可多得的区位加上依山傍水的环境,让村民们从基础开挖的那一天起,就展开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施工现场,机具和施工人员慢慢多了起来,这让他们对梦想的实现越来越有信心。

新村工地入口的巨幅规划图前,几个村民驻足昂首,议论纷纷

一不小心“偷听”到其中两句

甲:听说这里以后要住120多户人,想来一定很热闹。

乙:真能修得像图上这么好的话,睡着了都要笑醒。

曾经的安宁,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瞬间揉碎,而一片废墟之上、一地碎屑之中,希望从未消失,梦想从未破裂,而且以更加昂扬的形姿向上生长。

秋之深处,想起晚清俞樾的名句:

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灾区重建日记:从伤口长出翅膀,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