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16

2019-04-20 23:30-23:59 责编:吴恪瑾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作为5.12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的雅安芦山,五年之后再遭重创,成为4.20强烈地震中唯一的极重灾区。陈果投身重建一线,记录了芦山重建的第一战役、第一现场。在之后,地震出版社出版了陈果的灾区重建日记,每一个故事都是现场的耳闻目睹,每一篇日记都是情感的真是流露。今天,我和您回顾灾区重建日记:从伤口长出翅膀,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

2013年11月14日星期四晴

从秋到冬,老天开眼,天气一直和芦山很过得去。

“天时”还好,“地利”也凑合。龙门和县城比邻而居,与宝盛、太平、大川、双石等山区乡镇相比,通达条件优越了不少。

说是凑合,潜台词是,通而不畅是个问题。就拿乡政府所在地青龙场村来说,进村的桥地震前已有险情,桥上筑起水泥墩子,仅容汽车单幅通行。全村倒房户有1055户,眼下动工的有140多户,随着重建工地全面开花,“独木桥”上如何走过千军万马,着实让人头疼。五星村几百户需要重建,贯穿全村的却只有一条机耕道,而且路面窄,很多地方只要有辆大车驶来,路准要堵死。拉建材哪能离得开大车,砖厂的砖要拉出去,水泥、钢材、砂石要拉进来,动工的人户又集中,“堵局”于是随处可见。王家村甘溪头组,房子垮得一塌糊涂,人不能住了不说,一条瘦骨嶙峋的路被垮掉和拆掉却未及清运的建渣堵得水泄不通,全组56户人的重建因此受阻。

路只是一个方面,问题还有很多。

除了带有共性的群众缺钱、政府缺人之外,龙门还有其他乡镇不可比拟的特殊性。

这里是震中,也是世界关注的中心。重建任务重与重建要求高,决定了农门的重建之路更为崎岖艰险。

受资源限制,位于芦山版图中心的龙门在经济上却没有地理位置的优势。

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全县都有,却以龙门为甚。以青龙场村河心组为例,全社约有一半村民在外打工,用工企业不到过年不放人,人一天不回来就一天开不了工。

事在人为。只要“人和”,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青龙场村重建“破冰”是最好的实例。一开始,有的村民对重建政策和领导讲话“过度解读”,希望能够通过“交钥匙”工程住进新家。一次次上门,一场场“夜谈”,不为别的,只为帮助群众树立信心、下定决心。思想上的“弯”一拐过来,重建的路也就有了。动得仍是慢,从比例上看,开工数只占到倒房户的13.9%,但对于寒冬,已是一缕激动人心的春风。

高全良是古城村村委会主任。他的房屋本来受损较轻,经过加固可以继续住人。但是他的房子正好在高家边新村聚居点规划范围,房子得要拆掉。没什么说的,拆,他说。高家边新村需要二次过渡,一些村民抱有抵触情绪。他又带头过渡,这次他说:“过渡住的板房,你们先挑,剩下的才是我的。”观望的群众于是不再观望,到今天已经有20户完成过渡,剩下的17户也将在近期陆续搬迁。

开始,“搬新家过新年”的计划表上,并没有隆兴新村聚居点。可是今天工作组一行来到工地时,眼前的热气腾腾让人提前看到了过年时村民饭桌上的腾腾热气。

工作组此番到各个乡镇调研,标准程序都是先看点再座谈,梳理问题,商讨对策。与之前的七天不同,今天的会上多出了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的添加,是乡党委书记余万俊自作主张。

“我检讨。”开口第一句话,只有三个字。“理由”却很“充分”:截至昨天,全县散户开工1262户,开工率仅为30.3%。新村聚居点更惨,至今仍有一多半并未实质性开工“这个进度,拖了全县后腿,负了社会各界对龙门的关心。”

“悔过”之意源自感恩之心。4亿元,50个项目,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龙门的关心关怀。自地震以降,上至总书记、总理等中央领导,下至省市党政主要负责人,龙门来过领导若干,承接关爱无数。

即使这样,工作局面仍然差强人意。这是事实。

另一个事实是,新班子组建40天,龙门重建工作的被动局面初步得以扭转。从重建数字由“0”到1262的刷新,再从部分群众的摇摆不定到3401户加固户中占95%的绝大多数完成,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通往新龙门的大门已经开启,虽然只是一道窄怯的门缝,信心和希望却在源源不断地涌入。

2013年11月19日星期二晴

与天上的太阳相比,“温暖过冬”一词露脸的频率最近要高出许多。

10月18日,四川省政府召开芦山地震灾后城乡住房恢复重建推进工作现场会暨农房“暖冬行动”动员会,部署城乡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为期40天的农房“暖冬行动”。会议提出,省级财政将安排28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解决21个县(市、区)受灾群众安全过冬问题,对过渡安置房进行保暖设施的完善提升,做到“四防”,就是防雨、防风、防潮、防冻、“两保”,就是保温、保暖,还有“一加强”,就是加强结构安全。

几乎同时,四川省住建厅根据芦山气候特点,编制了《芦山地震灾区过渡房加强保温(暖)措施技术指南》,并在芦山就过渡房提升开展现场培训。11月8日上午10:30,四川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向全省困难群众发送御寒物资起运仪式举行,满载2000万元御寒物资的75辆货车从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驶出。芦山灾区自然是重点,7小时后,省委省政府的温暖就陆续被送到灾区群众手中。

看房、看粮、看衣、看床,市上组建的温暖过冬巡查组进村入户,明察暗访。“冻伤一名群众,处理一名干部”,赶在入冬之前,“规矩”先立了起来。

“过渡房提升”逢会必讲,每次下乡调研,群众过冬条件都是重点。一个月来,工作组盯得最紧的越冬、房建、特困房三件“头等大事”里,过度房提升因为最为急迫被排在最前面。那天到龙门调研,过渡房已经看过,调研也已经结束,车过龙门乡王家村时,领导却突然对司机喊停。原来,一边一溜刚穿上“雨衣”的过渡房引起了他的注意。“雨衣”是崭新的蓝色油布做的,棚屋被包裹得严严实实,防风防雨看来都不是问题。领导担心的却是:大幅的油布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固定,会不会像衣服没有纽扣,被风吹走或者撕裂?

离“暧冬行动”集中提升工作结束还有最后10天。温暖过冬,上万户住在窝棚里的乡亲,真的准备好了吗?利用下午的空闲,工作组决定去一趟龙门,随机抽查几个样本。

第一站就是王家村一组,那天领导车上喊停的地方。

“纽扣”有了。木条钉出一个个一米见方的网格,使“雨衣”变得贴身而得体。

一位精神抖擞的太婆坐在蓝色“门帘”前,安逸地享受阳光。

老人今年84岁,耳聪目明,身板硬朗,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见有人来访,她一边起身搬凳子,一边热情招呼:“快坐快坐。”

从老人口中得知,这溜木头房,住了6户人。房子是地震时解放军搭的营房,部队走后,房子留了下来,他们搬了进去。老人一家老小6口人,两层新房正在修,二三百个平方,马上就要封顶。老伴怕冷,木房不能生火,就经常守在工地上,一边烤火,一边看着房子长个。“这么好的天,还是晒太阳舒服些。”老人说话时笑眯眯的,阳光落在她的满头银发上,溅起明亮的光芒。

征得老人同意,我们掀开门帘,推开木门,参观她家的“战地营房”。除了屋顶是彩钢瓦外,周身都用木板拼成。地板也是木头,因为是吊脚楼,透过木板的缝隙,有金黄色的光线汩汩涌入。屋子被隔成一大两小的三间,每间的主要家具都是床,床上的被子堆得老高。“四周盖了油布,雨和风都不怕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下雨时屋顶会漏水。”老人说,“前段时间,每逢下雨,我们都会在被子上加盖一件雨披,漏得厉害的地方就拿盆子和桶接着。”

虽说冬天雨水少,下雨终究是难免的事,穿着雨披睡觉总不是办法。正在心里犯愁,老人反倒安慰我们“那天乡政府送油布来,我们多要了一捆。我家工地上修房子的人多,隔天喊几个人过来,再把屋顶也蒙上就没事了。”

她这么一说,我们总算安心了。又对用火用电安全作了一番叮嘱,我们去了下一站,青龙场村河心组。

这实在是一个让人牵肠挂肚的地方,去龙门调研那天,乡上领导带我们看了新村聚居点选址。由于数字发生了变化,规划设计也随之调整。之前的一切推倒重来,尽管设计位加班加点,设计图和施工图都还没有拿到。好在规划已经基本确定了,进村的大桥和大道路线也已明确,聚居点建设正式开工尚待时日,但不会等得太久。

这个冬天,对青龙场的绝大多数倒房户来说,搬新家与过新年的无缘已成定数。

走进河心组,最先看见的是骆大莲的背影。其时,她猫着腰在一处废墟上吃力地搬着砖块,我们喊了几声老乡,她才扭过瘦削的脸来,客气地说:“不好意思,我在修厕所,没听见。地震时垮的,一直没地方方便,到处打游击,实在很不方便。进口重要,出口同样重要。”

她的话把我们逗笑了,她也跟着笑。

骆大莲收住笑容,是在我们提起她的房子时。那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小楼,就在她的身后。房子微斜着,像一个人打了几个趔趄但没倒下去的姿势。几面墙上的砖都不完整,代之以油布,以木板,以竹篱笆,五花八门的“补丁”使本不算老旧的房子显得未老先衰。

换成是我,我也会心痛。也许已经痛过了,骆大莲说,冬天来了,没办法,先修修补补将就住着。地震不来已经来了,房子不垮已经垮了,只有等新房子修起来,这日子才能像个样子。

“新房准备修在哪里?”我问。

“进聚居点,那里有配套设施,生活会方便一些。”想也没想,骆大莲说。

在河心走了一圈,这样的话,我不止一次听到。

遇到骆炳宽的时候,他手上抱着一块木板,正准备往四面漏风的偏房上爬。和灾区很多人家一样,地震中,主房倒了,偏房因为空间小,结构相对稳定,勉强能用,成了临时的住所。眼见着天气一天天变冷,乡政府也于前些天送来一捆油布,他此刻正忙着翻找一些材料,把漏风漏雨的方修补一下。“好多人家的房子都才修好不久,现在倒了,几十年的心血都没了。政府给的补助虽然有限,但自己想想办法使使劲,难关总是会过去的。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当务之急是遮风避雨。”站在院子里,骆炳宽对我说。

印象最深的是骆文忠说的话。为了改善过冬条件,骆文忠把家里喂的两头年猪卖了,买来水泥和砖,把一家老小的临时小屋正儿八经地修茸了一番。

我担心他卖了猪过年没肉吃,他却调侃我:“你说吃肉重要还是保命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修房的钱准备好了吗?”提这个问题,我鼓足了勇气。

他是这么答的:“就像吃甘蔗了,剥一截吃一截。”

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晴

张小明回家,不仅仅为了自己。

龙门乡红星村,那是张小明的老家。地震中,家里的房子倒了,张小明回去匆匆看了一眼,没多待就回了成都。作为成都一家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他管着一摊子事,“小家”重要,“大家”也重要。

再次回到老家是5月初。公司派他入驻芦山参与灾后重建,给了他一个忠孝两全的机会。

起先,张小明带着队伍在龙门乡搞应急工程;工程一结束,他便转战农房重建第一线。

“公司要赚钱,但不能赚昧心钱。”张小明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将心比心,怎么好意思狮子大开口?”

正是因为价格上的优势,他代表的企业人缘不浅。如今,公司签约的清仁乡横溪村一个39户人的聚居点正在修建;几天前,公司又和同属清仁乡的仁加新村聚居点业主委员会签订了施工合同,首期承接了近百套新房的重建工程。

同仁加新村业委会签订的合同,每平方米的全包价是848元。今天,公司正式进场展开场平工作,张小明和村干部一起早早来到工地。

我们正是从仁加村受灾群众过渡安置点出来时同张不期而遇。

因为同时管着2个工地,忙惯了的他这段时间尤其忙。“房子都是家乡人的,质量上如果有半点闪失,以后还怎么做人?”张小明开口就说。

仁加新村聚居点将吸纳约300户受灾群众,其中仅我们眼前的后坝组就有120户。已经有20户交了钱,张小明眼下忙的,就是让这20栋房屋先动起来。

工程一动工,心里就踏实了。守在现场的村民都这么说。

这种踏实感,高文芬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灾区重建日记:从伤口长出翅膀,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