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在研项目近60个 未来三年将建多口井下观测台

2019-05-10 16:59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网

国家应急广播网北京5月10日消息(记者陈锐海)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国地震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一年来的建设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实验场在研项目有近60个,新增观测站360个,已积累一观测数据。

“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高度聚集,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有了更高需求。因此,探索地震活动规律,降低灾害风险显得非常重要。”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会上表示,地震科学实验场就是要针对地震孕育、发生和致灾等各个环节的科学问题,尤其是需要通过野外实验进行验证的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201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会议上,国务委员王勇宣布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此后,中国地震局联合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科院相关大学和研究所等19个单位的专家,编写《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科学设计》,明确实验场科学目标、科学思路和路线图,确定未来15年主要研究内容。

据中国地震局介绍,实验场区范围为从川甘交界到云南南部,即97.5°-105.5°E,21°-32°N范围的国境内区域,总面积为78万平方公里。该区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强烈变形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具有长期的观测资料积累,是开展地震科学实验的理想场所。

实验场在大陆型强震孕育环境、地震发生过程、地震致灾机理等前沿科学方向上,围绕近期聚焦的15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在研项目近60个,新增观测站360个,已积累一批观测数据。

据郑国光介绍,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的17个专家团队已开始科研工作。此外,地震科学实验场被列入2019年“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合作协调人会议计划,成为“一带一路”地震减灾重点内容。

郑国光表示,地震观测一般局限于地表,很难深入地球内部。未来三年,实验场将建成多口数百米至1000米深的地震井下观测台阵,以获取更丰富的地下结构和介质观测数据;其次,实验场要建设分布式的数据中心、仪器运维中心,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开放基础观测设施,为科研团队提供观测仪器、野外观测服务和数据信息共享;同时,实验场边研究边运用,推动实现防震减灾工作从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变。

责编:张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