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汶川大地震中的孩子们2

2019-05-13 23:30-23:59 责编:李悠扬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相对于苦难深重的灾情来说,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爱心无限。施救和被救,都需要勇气,这份勇气就是不到最后决不放弃。在灾难发生之后,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甘仁编著的一本书——《选择坚强,汶川大地震中的孩子们》,更多的关注了灾难中孩子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在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之时,我就带着您也关注一下这本书中记录的内容,也和您一起聊聊汶川大地震中的孩子们。

在地震后,有一个叫林浩的孩子,他说:我是班长。

荣誉是对勇于承担责任者的褒奖,因为荣誉意味着身先士卒,意味着付出,意味着无私奉献。有志不在年高,自古英雄出少年。

虎头虎脑的林浩那年才9岁,一笑还会露出小豁牙,他是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映秀渔子溪小学的二年级学生,是救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说:“我是班长。”看到他那认真严肃的表情,不禁使人又怜又爱。少年强则中国强,有这样的孩子我们倍感欣慰。

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林浩回忆:“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逃出生天的他没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的同学拉出废墟。

据林浩自己介绍,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被上面滑落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后,我看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跑回去了,把她背出来了,拿给校长,校长把她拿给家长了。后来我又跑回去把另一个同学抱出来了,拿给校长,校长把他拿给家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讲述救人经过时显得非常镇定。声音很稚嫩,连用几个“拿”字,他就是在平平静静地叙述这件事情,稚嫩的童声带着乡音。

林浩说:“我背得动他们,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林浩就读的渔子溪小学只有31个学生,在地震中有十几人逃生,这当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在背完同学后,林浩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他14岁的姐姐很快找到了他,同时他的妹妹也跟他们在一起。经过几天的寻找,3个孩子还是没有找到父母,他们开始与映秀镇转移的群众一起朝都江堰走。“我们在路上走了7个多小时,走的全部是小路,桥下面有条小路可以走。”林浩说起艰辛的7个小时显得轻描淡写。2008年5月19日,小林浩和姐姐、妹妹被送到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

从那天起,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接着林浩被送到成都市儿童医院进行了检查,只是额头和右手有些擦伤。在检查完的那一刻,林浩再次展现了坚强的一面,小孩拒绝了救助站老师帮忙穿衣服的动作,自己翻身从床上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走出了医院。“真不敢相信,就那样一个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还坚强。”给林浩检查的医生说。

9岁小林浩勇救两位同学的英勇行为,不仅绽放出人性的光辉,更是慷慨助人、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写照。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自己说了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不在于想得到什么,而在于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自己。一句简单的“我是班长”,传达出的不仅是荣誉和责任的召唤,也是一种对困难的必胜信念。万众一心,共克时艰,让我们与灾区的孩子们共勉。

在地震后,有一个叫萨枭的孩子,他说: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

一个本色男孩,平时喜欢打篮球,喜欢姚明,喜欢喝可乐。以一句“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以他的乐观、开朗、豁达把处在悲伤中的中国逗乐了。他就是可乐男孩:薛枭。

薛枭是四川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高二的学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薛枭被埋在一片黑暗之中,耳边传来鸣咽的哭声,哭声让他的心里很慌乱。“我是龙锐,还有谁在?”一个声音从头顶传来,“我是李春阳”、“我是肖行,十几个声音陆续响起,熟悉的声音让薛枭镇定下来。“我是薛枭!”在吼出这句话后,薛枭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右手被一块预制板紧压着,薛枭用左手去推那块预制板,想把右手解放出来,沉重的预制板纹丝不动;而双腿也被两块水泥板压住,左腿稍微松动些,薛枭用力挣脱掉左脚的鞋,将左腿从水泥板的缝隙中抽了出来,这让他稍微感觉舒适了些,他动了动右腿,除了疼痛之外,他的右腿无法动弹。最大的安慰和希望来自于头顶的一条缝隙,那里透出些微光,也让他能呼吸到外面的空气。

在最初的慌乱过后,薛枭感觉口渴。很神奇,这个时候不但有了光和空气,水随后就传递到了薛枭的手中。这瓶水不知是哪位同学在废墟中创出的一个塑料杯子,里面有兑好的糖水。有同学说:“每个人都只喝一小口哈,还有很多同学要喝。”当杯子传到薛枭的手上时,他只喝了一小口,杯子就空了。

头上的微光渐渐消逝,黑夜来临。为了让大家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埋在废墟里的同学们开始唱歌,定下的规矩是:一个人唱两句后,下一个人接着唱。轮到薛枭时,他忘记了歌词,接不上去,乱哼了几声,黑暗的废墟里竟然响起断断续续的轻笑声。第一个晚上,薛枭没有睡觉,身边的同学也让他没有一丝害怕,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出去。

光线再次从缝隙中透进来,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希望。2008年5月13日一早,外面的脚步声让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十余人在数了“1、2、3”后,一起大声呼救:“这里有人,快来救我。”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救援正式开始了。

就在外面救援人员紧张实施救援时,废墟里面的同学们用聊天互相鼓励,说得最多的话题是出去后干什么。有人说出去我要先喝水,有人说我要去买喜欢的东西。这些闲聊让薛枭感觉就像是下课时分,同学们聚在一起的唠嗑,他静静地听着,没有参与,只要能出去,干什么都好。他喊了声被埋在自己上面的同学龙锐,问龙锐的手机还在不在。他伸手让龙锐将手机递给他,在废墟里,薛枭聚精会神地玩着游戏。手机上有四格电,他在消耗了一格电量后,把手机还给了龙锐。

2008年5月13日的白天在期待中度过,薛枭不知道有没有同学被救出去,他感到困倦了。他对身边的马小凤说,“我就睡两分钟,你记得叫醒我。”马小凤不同意,她使劲喊着薛枭的名字,不让他睡,于是同学们都开始互相喊着名字,薛枭答应着,强撑着没睡。然而,在这一次报名中,有两个同学没有了回应,薛枭心里明白,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再“报名”了。薛枭有些难过,但他还没有心慌,他觉得自己死不了,而就算死,还有那么多同学陪在一起。

2008年5月14日,头顶上挖出一条更大一点的缝隙后,一根管子伸进了废墟里面,那是救援人员递进来的葡萄糖水,薛枭喝了很多,其实他更想喝矿泉水或者饮料,因为这糖水实在不合他的口味。薛枭埋在最下面,又不敢动用机器,怕引起危房垮塌,救援工作一度进展缓慢。

2008年5月14日晚上,薛枭没有支撑住,太累了,他睡着了。也不知睡了多久,他迷迷糊糊听见同学李春阳在大声叫喊他的名字,随后,又有一根棍子使劲捅到了他的身上,这下把薛枭捅醒了。李春阳说:“你把我吓死了,喊你半天都不说话,我以为你也不行了。”薛枭在黑暗中疲惫地笑了一下,只回了句:“我没事。”

2008年5月15日白天,又有同学被救了出去。下午6时,救援通道打通了,他看见马小凤很轻松地被救援人员拉了出去。薛枭有点心慌地问:“叔叔,你们不会不救我了吧?”

“不会的,我们肯定救你出去。”

“那你们能不能搞快点把我弄出去?我要来不及了。”

救援过程中,这句话他翻来覆去问了好几遍。

于是救援人员反问他:“出来后你想干什么?”

“我想喝可乐,最好是冰的,太渴了。”

“好,你出来我给你买。”

“那你想要啥?我也给你买。”

“我给你买可乐,你出来后给我买根雪糕吧。”

“没问题。”可乐、雪糕,成了薛枭和救援叔叔之间的一个约定。

2008年5月16日,他被转到了华西医院。由于右手臂伤情严重,同时感染了气性坏疽,必须截肢。当时薛枭的家人还没有赶到医院,爱好打篮球的薛枭自己做了决定:同意截肢,并用左手在手术书上按下了手印。

2008年5月25日下午5点30分,华西医院病房里,当初将可乐男孩从废墟中救出的中国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队员如约给他送来了可乐。薛枭说:“很感谢大家,我肯定会好起来,我还要考大学。”

2008年5月26日这个乐观的孩子解释了他当时想喝可乐的原因。实际上被埋在废墟下80个小时的他,当时又渴又急只想喝冰冻的饮料,于是就想到了冰冻可乐。来探望他的人,都会给他买可乐,但是医生却禁止他喝,因为可乐里含有防腐剂,会影响治疗。后来,薛枭的愿望不再是喝可乐了,而是等到奥运的时候看姚明,“我的爱好就是打篮球。以后出了医院,一只手也要打球”。薛枭安全了,终于没有生命危险,他想告诉所有关心他的人:“很感谢大家,我肯定会好起来,我还要考大学。”

面对灾难,我们大多数人哭过,因为悲伤、因为感激、因为重逢与获救的欣喜。地震中的任何眼泪都是人类高尚情感的真实流露。但不哭同样令人尊敬,不哭的“可乐男孩”,曾经逗乐了沉浸在悲伤中的中国,他用17岁的顽强与乐观告诉所有的人们,要好好生活。

  在地震后,有一个叫杨彬彬的孩子,他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怕,

想喝可乐,想吃遍天下的美食。

苍天无情,人间有情。在废墟中被埋77小时获救的北川职高二年级学生杨彬彬,一个18岁的生命,一句“我要喝可乐,冰镇的”,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在废墟中被埋7小时获救的杨彬彬,在医院接受了截肢手术。“我没事,只是发型乱了,不够帅了,你们别担心。”下了手术台的他微笑着对一旁流泪的志愿者说,他很好。志愿者们来到彬彬的病床前,看到这个18岁的男孩已经失去了双腿,都流下了眼泪。面对大家的安慰,彬彬笑着安慰大家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怕,最想吃东西,喝可乐,我想吃遍天下的美食。”他说得眉飞色舞,还一边咂着嘴,活灵活现,好像前面真有一堆美食似的。这让病房的气氛轻松了很多,也让在场的人更加心酸。

彬彬躺在病床上讲述了他的逃生经历。他在北川职高上学,当时正准备上数学课,房屋就开始摇晃起来,数学老师叫大家跑,全班同学从两个门冲向过道往外跑,他和几个同学从一个过道向外跑,前面人很多,跑不快。已经到了门口,前面的一个同学手机掉了,蹲在地上去捡。“如果我踩过去,我肯定能跑出去。”他说,他还是停了下来,拉着那位同学一起跑,但房子一下坍塌了。其他同学都跑出去了,就他们4人被压在里面。

“我一生最不能忘记的就是穿着军装的解放军。”彬彬说,当时,他们被压的地方有一个一尺来高的空间,几个被压的同学相互鼓励。“一旁的好友问我怎么样,我说两条腿被夹得很紧,可能断了。他就告诉我,没得事,下半生我养你。”2008年5月15日晚上7点,彬彬睁开眼睛看见的就是那身军装。刚说完,他忍不住失声痛哭了。

彬彬是2008年5月18日晚上930从绵阳转来的,由于伤口严重感染,当晚就进行了右小腿清创术、左大腿下段截肢术和左大腿切开减压术。尽管医生想尽办法,仍然没能保住彬彬的右腿,于2008年5月20日下午再次进行了右大腿下段截肢术。

“上手术台前,他问我以后还能打篮球吗。”医生含着眼泪说,面对彬彬的问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等你康复后,医院专门为你准备了一场篮球比赛。”

  彬彬的父亲杨国华说,他们是北川县贯岭乡竹坝村人,彬形喜欢体育、音乐,是班上的体育委员,孩子很懂事,特别尊重老人,18岁了,还像个小孩,平时上学离家前还抱着奶奶、爷爷、妈妈和爸爸亲。

18岁的杨彬彬在姐姐蒲雨眼里永远是个孩子。“他打小就是个娃娃王,院子里10多个孩子都听他的。他爱篮球,酷爱周杰伦的歌,并模仿得惟妙惟肖。他自小就钟爱可乐,每次从学校回家,总要带回一瓶可乐。”

“学校那把吉他可能保不住了!”双腿截肢的杨彬彬一直惦记着去年底姐姐送给他的一把吉他,“真可惜,还没练多久,才学了点皮毛”。

失去双腿的“新可乐男孩”杨彬彬甚至还能安慰身边的亲朋。当得知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吴亚婷火化时,杨彬彬立即打电话安慰吴亚婷的妈妈:“四姨,想开点,别难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四姨问他的情况时,杨彬彬撒谎了:“我很健康,您放心。”

在四川灾区转院来的24名伤员中,输液男孩廖波和“新可乐男孩”杨彬彬的笑脸感染了很多人。他们都因地震而截肢,但却能笑对人生,这得益于两人都爱好广泛、人际关系和谐、心态阳光且有极强的责任心。

其实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见到了许多人在灾难面前所迸发出的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位18岁男孩只是其中之一。然而,让我们深思的是,一个涉世尚浅的年轻的生命,面对灾难为何能将自己的灵魂燃烧得如此炽热而让人们感动不已呢?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汶川大地震中的孩子们,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