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5

2019-05-27 23:30-23:59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一幢幢楼房瞬间坍塌,一个个生命悄然而逝。抗震救灾,一个个繁忙身影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瞬间。废墟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坚毅而不屈的脊梁;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很久,但对于我们来说,有些事永远值得铭记。在灾难发生之后,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甘仁编著的一本书《爱的震撼——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里边记录了一些直到今天依旧让我们感慨的故事。我们编辑整理,今天,我们继续和各位一起用声音回顾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瞬间。

今天我们首先要说的一个瞬间,是强行军,冒雨徒步挺进汶川。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是,支援要有路可进,汶川自从地震之后,与外界的通讯中断长达两天,更不要说进驻的道路了,没有通道可以把医疗救助的物质运送进来,更可怕的是里面的重病伤员没有办法第一时间送到外面救治,时间就是生命。

汶川发生地震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加救授的官兵从理县、茂县、都江堰等方向想方设法挺进汶川,但都失败了。道路和山势实在是太险峻了。13日下午,成都军区某集团军许军长带领由30余人组成的先遣队,冒着连夜的大雨徒步翻越崎岖的高山,越过满是泥泞的道路,冒着余震和泥石流随时发生的危险,强行进入震中汶川县映秀镇。抵达现场后,他们立即展开救援行动,当即救出300多名伤员,并将身上带着的必须医药品发给急需等待救治的伤员。

这样的强行进入,让我们替解放军们捏了一把汗。路况之糟糕,道路之艰险,未知的断续余震的威胁,加上降雨的天气,很容易在行进过程中摔下山崖和遭遇到泥石流。在已严重损毁的通往灾区的道路上,拓路队——一支无名英雄组成的队伍,在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中,正为每一寸道路的向前延伸而竭尽全力。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在荒山高岭里面,徒步背包前进,咬牙坚持挺过那些艰难的路程。为了灾区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他们忘却了一己之安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灾区人民以生的希望。

这么多坚强勇敢的士兵,他们忘我地投入在救助灾民生命的第一线,在灾难面前以舍己为人的勇气和巨大毅力,在生死危险面前的毫不退缩的前进。正是他们这些人民的好子弟兵,让我们的双眼总是含满泪水,让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为之震撼。

2008年5月16日12时29分,空降兵某师接到绵竹市金花镇的救援请求:“龙宝坪有48名群众被困,请求支援!”得知消息后,该师师部炮兵科科长戴志强向上级主动请缨。

16日14时30分,戴志强率领救援队携带各种装备由红白镇向山里进发。这个救援队由21名战士、2名排长和广州军区总医院3名医生组成,老家在金花镇的新战士李少杰充当向导。

龙宝坪属于金花镇下辖的矿区,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到达这里需要穿越一条大峡谷——地震以后,唯一的盘山公路60%的路段都在地震中被泥石流掩理或冲毁,这条有着世外桃源之称的峡谷已经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峡谷”。山高林密,坡陡无路,山体还在不停地滑坡,山崩地裂的巨响不绝于耳,前进中的官兵们只觉得脚下的大地在颤抖……没有太多的话语,但大家的脚步却没有停。

龙宝坪距红白镇直线距离16公里,由于道路完全被山体滑坡阻断,一路上需翻过4座大山,实际行程50多公里。

19时50分,戴志强的搜救队终于到达龙宝坪。

房屋全部倒塌,眼前的惨景令战士们触目惊心。数十名幸存者见到他们就像见到救星一样,一拥而上:“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这时候戴志强了解到,这里受困的老百姓有48人,其中24个伤员,有5个危重伤员,还有一名孕妇和一个小产的妇女。加上受困的志愿者,一共有57名幸存者。

怎么办?伤员这么多,情势这么急,沿原路徒步运送是不可能了!戴志强当即向指挥部发出求救信息:“情况危急,请求直升机支援!”

在等待直升机到来的过程中,戴志强又将搜救队分成三组在现场展开行动,一组负责搜寻幸存者,一组搭设宿营地,一组整理直升机停机坪。

很快,搜救小组在一片半掩的废墟中又发现了一名68岁的老奶奶,重伤,生命垂危。小分队里的军医杨家荣和易丰涛立即展开手术,几名战士配合军医,给老奶奶现场截肢,并进行了头部缝合手术一例。

整个过程中,余震一直不断,村子对面的山上也一直在滑坡着。

接下来是一个漫长的夜晚。

一道道闪电像无数把利剑撕碎了夜空,伴随着炸响的惊雷,大雨倾盆而下,远处山体的塌方声不时传来。凌晨3时,李家山山崩了。凌晨5时30分,余震引起的大滑坡到达顶点。龙宝坪对面一座300米高的山半边垮塌,将金河堵了个水泄不通,形成了一座堰塞湖。天亮了。村民们发现龙宝坪对面的李家山一夜之间比平时少了一半,整个山峰因为两面滑坡宛若被人用刀子削成了一个刀背。

上午9时,龙宝坪对面的李家山第6次出现大面积山崩。“大山的板块挤压,会出现两种可能,”一位登山志愿者向戴志强分析道,第一种是,高三百米的山体会拦腰截断,从中间位置自西向东垮塌,形成巨大的冲击波,三公里以内无人幸存……”

“那第二种可能呢?”戴志强问。

“第二种可能就是倒塌的山峰会形成一种斜风,像龙卷风……”这种情形下龙宝坪现场的所有人都会被卷至高空,人还没有落地就已经在空中死亡,也没有幸存的可能。而且,志愿者焦灼地看着戴志强,“预计滑坡会持续8小时以上……”

惊慌中,人们开始策划逃生方案。翻山不行,那里的泥石流已经夺走近百人的性命;撤退到高处躲避山崩不行,老人、孩子和伤员无法前行。

登山志愿者和5个与灾民一起受困的陆军官兵想冲出去报信,征询戴志强的意见。戴志强反对这个方案,同时他也没有权力阻止他们,可是,“我不能走。我带出来的人一个都不能丢。”戴志强没有丝毫的犹豫。

最后,这几个准备突围的人组成一个突击队,他们要把龙宝坪受困的消息带到红白镇,在那里指挥部会派出直升机前来救援。人们开始纷纷把自己的名字、工作单位、家人联系方式及自己想说的话,逐一写在纸条上,这些纸条将由突击队送到外界。人们开始写纸条的时候,戴志强也在书写,不过他很快把纸条撕烂,用力将碎片扔出去:“告诉总部,除了在这里掩护灾民外,我没啥说的!”戴志强的声音很大。

戴志强大吼过后,准备突围的突击队也犹豫起来了。几个人一商量,决定将出发时间延后一小时。

“11点钟,11点钟还没有飞机来你们就冲出去。”戴志强也稍稍高兴了一点。

崩裂的李家山仍然在喷涌着石头,前行的石河已离龙宝坪不足200米。守在村上最前沿的战士们衣服上已落满山崩时带来的尘土……

突击队要出发了,看着整装待发的小伙子,现场的人都已无语。

“飞机!直升机!”人群中忽然传出一声大喊,接着欢呼声如潮水般响起。扛旗守在村子高岗上的战士哭了,村民、医生、军人相互拥抱在一起。

上午11时至12时20分,计划中的四架直升机陆续到达,戴志强小分队的官兵们分批把77人先后送上了直升机。

第四架直升机降落时,还有8个人乘坐不下。戴志强和排长刘振、朱磊等小分队的8人主动留了下来。戴志强知道,这次四川救灾中的直升机远远不够调度,他已经做好了徒步走出去的打算。

一个小时后,第五架直升机来了,戴志强和他最后的7名勇士登机。飞机上,8只手同时举向了帽檐,向龙宝坪敬礼和道别。

还有一个感人瞬间在书中被记录,是把生的望留给别人。

2008年5月12日,清晨,平静的一天开始了,大家都以为这只是普通一天的开始,但是中午人们开始午睡之后,天摇地动,映秀镇在一瞬间就破碎了。

一栋5层建筑被轻而易举地撕裂开来,一半垮塌,一半倾斜欲坠。这栋楼,就是杨云芬的家——阿坝州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家属楼。不久前,她和老伴连富林搬到这里,为了照顾外孙女雯欣,也帮女儿料理家务。

在一阵天朋地裂的震动后,杨云芬被压在碎石之下。地震后的映秀交通通信全部中断,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与世隔绝。

杨云芬在缺水、缺粮的恶劣环境下,她扛着断石,忍着巨大的疼痛,用自己羸弱的肩膀强撑了两天。第三天下午,救援部队开进了映秀镇之后,幸存者和部队官兵很快投入到对杨云芬的救助中。掀开一堆堆的瓦砾,在一米远的地方,营救人员也在夜以继日地努力着,还有旁边的志愿者。营救、失败,再营救、再失败……在颤巍巍的残墙和危险的悬梁下,他们都紧握住那一线生还的希望,谁都不肯放弃。然而,坍塌大楼的废墟结构异常复杂。掉落的水泥板和混凝土大梁横七竖八,严重倾斜的楼墙,又正好挡在逃生方向上。

得知救援条件恶劣而且威胁救援者的生命时,杨云芬开始不住地流泪。一位参与救援的女医生回忆,老人流血的下肢无法止血,但她的意志很坚强,希望活下来的欲望尤其强烈。每一次救援失败总让她泪流满面,之后她又不停地鼓励救援者,“你们加油,我也配合你们。”时间到了15日,救援人员还在一点一点靠近杨云芬。不过这时,看着援救人员劳累疲倦却无数次地无功而返,被巨大疼痛折磨得精疲力竭杨云芬在心里已经做出了放弃的决定。

上午9时左右,已经奄奄一息的杨云芬突然对女医生说,“你们别管我了,这里危险,放弃我吧,你们去救别人!”女医生不相信并说道:“我们不会放弃。”

女医生继续安慰杨云芬让她不要泄气时,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她右手紧握一块尖长的玻璃片,朝自己左手腕部劲一划,血从腕部流淌出来。女医生见状拼命伸手要抓住杨的手,但是够不着。她又划开了右手腕的静脉。眼前,一片红色。趴在一旁的女医生号啕大哭。泪眼中,她又眼睁睁地看着废墟中,杨云芬吃力地吞下了自己的金戒指。废墟外,有人撕心裂肺地大喊:“救妈妈,救奶奶!”在场的所有人都失声痛哭。一次余震袭来,慢慢的,杨云芬垂下了头……

为了救援人员的安全,为了把生存的希望留给那些更需要救助的人和更有希望生还的人。杨云芬,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种放弃需要的是巨大的勇气和更博大的爱,生命诚可贵,但是为了成就别人生的希望而自己选择死亡,也是一种世间最无私的爱,让我们铭记心中的是那些闪光的人性的光芒。生与死、爱与痛,在这片灾难的废墟上,上演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人性悲喜剧。

在灾难来临时,就在一瞬间,有的人表现出超常的勇气,他们有的毅然反身救人,而他们中有的还只是孩子。

在汶川县映秀小学坍塌的教学楼废墟旁,女孩安静地躺在地上,她刚刚换上那一身新衣服—灰色长袖体闲服蓝色长运动裤。前不久她12岁生日那天,也穿着这身衣服。然而,她现在将永远穿着这身她最喜爱的衣服了。她睡着了。已经听不见妈妈爸爸的哭喊。他80岁的爷爷也哭得浑身颤抖。

妈妈一边为她换衣服一边还在一个劲地“骂”她:“你怎会跑不出来?你怎么会跑不出来!”躺着的藏族姑娘叫邹雯,是映秀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也是该班的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小姑娘体育特别好,4月底她代表学校去汶川县城参加运动会,100米和200米都拿了第五名。“你跑得那么快,怎么就跑不出来!”

老师不知道怎样安慰邹雯的亲人,他也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学生而悲恸:“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她是他们班跑在最后面的一个,发现她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

邹雯的父亲邹丁,这位藏族汉子再也忍不住了:“她都跑在二楼楼梯上了,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

失去孩子的父母守在女儿身边,抱着不懂得“自私”的孩子,望着废墟大哭。那一瞬间,一瞬间的自私你都不懂吗?好孩子。如果一切再重来,你听到爸妈的哭喊,你会第一个冲出来,你会吗?那一瞬间,就是一种本能,本能的善良,本能的助人。善良的女孩没有自己跑掉。

这个好孩子,她是那么可爱,“她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名,字写得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诵读,班里的黑板报也是她主持办的;她的心一直是那么善良,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很大方,自己有啥子吃的都会分给同学吃。老师也很爱她,她经常帮着老师批改作业。在家里她也很懂事,很听话。”这是邹爸爸邹妈妈记忆中的女儿,也是每一位善良的人永恒的记忆。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