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12

2019-06-03 23:30-23:59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一幢幢楼房瞬间坍塌,一个个生命悄然而逝。抗震救灾,一个个繁忙身影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瞬间。废墟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坚毅而不屈的脊梁;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很久,但对于我们来说,有些事永远值得铭记。在灾难发生之后,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甘仁编著的一本书《爱的震撼——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里边记录了一些直到今天依旧让我们感慨的故事。我们编辑整理,今天,我们继续和各位一起用声音回顾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瞬间。

今天我们首先要回顾的一个瞬间是捐款。2008年地震发生之后,到处都是支援受灾地区的实际行动,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这支队伍当中,有一个群体始终将绵延不断的感动传递给受灾地区和全国人民,他们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年近八旬的旅美华人肖松林先生即是其中的一名。

80多年前,肖松林的父亲刘昆阳作为一位黄埔军校出身的抗日名将,曾担任敢死队队长参加台儿庄等多场战役,把鲜血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父亲爱国报国的决心和行动一直感染着肖松林,他从小接受父亲以亲身事迹作为教材的爱国教育,怀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虽然身在异乡,却一直对故土念念不忘,时刻关注着神州大地上的一切变化。当他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心急如焚,茶饭难咽,马上着手筹备捐款及归国事宜。

归国后的第一时间里,肖松林先生立即向受灾地区人民捐款100万元,这100万元并不仅仅代表着金钱上的支持,更表达了老人时刻惦记着受灾地区人民一份热心和爱心,那是一个奔波海外多年的游子对祖国母亲的切切祝福,也是一个老人对受灾群众的默默祈福。除此之外,肖松林老人积极组织旗下公司全体员工向受灾地区人民捐款献爱心,他勉励公司全体员工:做好本职工作,这也是对受灾地区人民最好的支持。

募捐活动开始,肖松林老人坐在轮椅上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他脸上的表情异常沉重,含着眼泪把1000元钱放进募捐箱,这小小的一放却是无尽爱心的最闪光表达,老人的深情大义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随后,公司的全体员工及亲朋好友加入了捐款队伍,人们一个紧接着一个,伸出一双双热情之手,表达一份份对受灾地区人民的真诚爱心。

在捐款的队伍中,有两人是通过电话委托他人募捐的,一个是公司出纳小曹,就在前一天,她父亲不幸逝世,正在家中奔丧,虽然她遭受失去亲人的重大打击,但也不忘对受灾地区人民关爱。身在异地的她,再三叮嘱他人,一定要为自己献上一份爱心。公司服务部吴总,捐款的当天还在外地出差,他不顾自已的日夜劳累,心里时刻想着受灾地区人民,他打电话到捐款现场,要求先代他捐款。

而事后人们才知道,肖松林老人是抱病前往参加捐款仪式的,但是面对灾难,此时此刻,老人想到的不是身患重病的自己,而是受灾地区人民的安危,受灾地区人民的家园重建,这种为帮助受灾地区人民而将自己身体健康置之度外的精神,这种为祖国与民族的富强而奋斗终生的情怀,让所有人为之动容。作为海外华人的代表,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实践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肖松林老人对公司员工讲,2008年年初的冰灾,我们遭受了重大损失,江淮公司、中南市场、兄弟单位及社会各界的领导、同事、朋友,给予了我们公司莫大支持,给了我们战胜冰灾的信心和力量。今天,四川汶川遭受震惊全世界的大地震,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支援自己的骨肉同胞,支援受灾地区人民重建家园。

涓涓关爱,乘以13亿,将汇成爱的长河;重重灾难,除以13亿,将变得非常渺小。

汶川地震,寰球震动。汶川这个曾经陌生的中国地名,牵动了全球无数善良人们的心。从万里之遥的欧洲大陆到山水相连的邻邦,从阿拉伯粗犷大漠到亚平宁宁静海湾,一批批紧急救援物资和捐款送往了同一个目的地—中国四川!

“我们给中国受灾地区人民带来了最需要的帐篷和药品,要快!一定要快点送到那里。”俄罗斯运送队的领队鲁斯兰急切地说。地震后10天中,相似的情景和话语,一次次在成都双流机场重现。在这个特殊的“生命驿站”,标有各国国名的救灾物资在这里中转,迅速配往受灾地。面对中国的灾难,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受灾地区缺医疗设备,俄罗斯和意大利带来了设备完善的流动医院;缺饮用水,菲律宾和巴基斯坦运来了几千箱矿泉水;缺大型血液透析机,日本立刻送来50台。在中国外交部发出“急需帐篷”的呼吁后,已有11000顶帐篷被送往受灾地区。意大利在捐赠了大量大型专用帐篷外,还派出5名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安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采购的100顶帐篷则是在运输机起飞前4个小时“刚刚出炉”就直接发往受灾地区。为了表达一份庄重和诚意,法国、印度、意大利几国的驻华大使们还在本国物资抵达的时候专程前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亲自将物资交到中方的手中。在中国面临的那场大灾难面前,每一份支援承载的都是一样的深情厚谊。老挝向中国捐助了价值50万美元的木材;阿尔及利亚捐助了100万美元;贫穷的莫桑比克也捐助了4万元人民币。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驻华使团个人总计向受灾地区捐赠10万元人民币;古巴驻华大使佩雷拉带来了使馆全体外交官捐的8719元人民币现款。他们自身都不富裕,却尽了最大的努力。

生命面前,他们与死神赛跑着。127小时、160小时、196小时……一个又一个顽强的生命在过了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之后被从死神的手中拉回。俄罗斯救援人员从都江堰两层楼夹缝中营救出被困127小时的61岁的女幸存者。新加坡救援队用两天时间挖出了一名女性遇难者遗体;日本救援队连续工作100多个小时,挖出了2具遗体。在全国哀悼日,奋战在废墟上的外国救援者放下手中的救援工具,与13亿中国人一起举哀。大灾无情,生命在灾难面前是脆弱的。但中国人民永远记得,他们给予了逝者最后的尊严。

他们还用爱和阳光为一个个幸存的年轻生命托起希望。彭州移动医院的检查室里,一位小女孩面带愁容,担心地询问:“我会不会被截肢?”俄罗斯大夫用慈爱地抚慰着小女孩,亲切地告诉她:“我的孩子,你的伤并不重,你还可以像小鹿一样奔跑跳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国际友人雪中送炭、慷慨解囊的善意,大灾后中国人也用心灵为同胞铸就避风挡雨的屋脊,对所有施以援手的国际友人表达深深的感谢。

刚刚经历了巨灾的青川百姓,为残垣断壁中奋力搜救的日本救援队员送来了一瓶瓶滚烫的开水,搬来了一箱箱政府配给的方便面。他们冒着危险来帮助我们搜救亲人,我们理所当然应该为他们做些事。听到日本救援队将启程回国的消息,不少成都市民冒着霏霏霪雨,从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聚集到四川宾馆门口,为可敬可爱的日本救援队朋友送行。

2008年的灾难之后,许多人不能亲临现场参与救灾,大家表达对受灾地区的关切,更多的是采用捐款的形式。一毛两毛、一块两块,涓涓细流汇成希望之海。红色的募捐箱前,发生着无数感人的故事。

在2008年5月,江宁区东新南路的街头募捐点已经工作了好几天。每天都有社区群众来捐款。募捐点前有很多宣传牌,张贴着受灾地区的图片。那些从废墟中伸出的小手,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那些在废墟前痛失亲人哭泣的人们,无不让人动容。

一个午后,一位老乞讨者走到募捐点前,他在宣传栏前止住了脚步。他看了一会,从口袋里摸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受灾地区人民……”

工作人员原以为他是过来乞讨的,大家都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大家这才留意到这位老人,他头发已经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补满补丁,脚上穿一双破烂的凉鞋,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碗。

过了一会,老人再次出现了,这次他往募捐箱里塞了一百元钱。人们更加讶异。老人说:“我第一次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原来乞讨的老人身上的钱都是一毛两毛的零钞和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于是把钱整理好,到银行兑换成一张一百元的整钞,这才再来捐款。这些零碎的钞票,老人不知道攒了多久,要在多少白眼与冷语中一点一点地存起来;而这一百块钱,对于一个乞讨度日的老人的意义,确实不言自明。

老人还说:“受灾地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工作人员希望老人留下了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原来,老人叫徐超。

2008年5月14日早上,浙江德清新市南昌社区办事处还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他掏出了1000元现金和一张万元支票,打算捐献给四川汶川受灾群众。

这位老人叫陆松芳,那年已经78岁。平时以拉煤饼为生,收入微薄。他来捐款时,手上还沾着煤渣。工作人员和附近的群众,都肃立着目睹这一幕,大家似乎在共同见证一项崇高的仪式。

熟悉陆松芳的人都知道,他的工作是给煤饼厂送煤。这个活又脏又累,每百斤送到对方那里按照路程远近收费2至3元。一车煤饼大约在350公斤到400公斤,一般陆松芳一天下来可以送上两至三趟,收入在40元左右。20多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寒冬或是酷暑,陆松芳都坚持工作。虽然那年已经78岁,但老人身子骨还是很好,虽然子女们希望他不要这么劳累,他却坚持自食其力。

陆松芳在看到电视中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实况后,他很难过:“罪过啊,这么大的灾难,死了那么多人,看到后来我都看不下去了,还有那些正在读书的小孩子,就这么被压在那里了。”

陆松芳就找了个拉煤饼的间隙,拿着平时省吃俭用的1000元现金和一万元的支票,来到了新市镇南昌社区办事处,准备捐款。

社区工作人员感到对老人心意非常理解,但一万一千元钱,对于一个靠拉煤饼度日的老人却不是一笔小数目,大家怕老人一时冲动后悔,都劝他:“捐款助人是善举,但也要根据自已的能力。你的钱赚来不容易,可以少捐点。”

但老人说:“我看见地震中那些受灾的人,他们都是我们中国人,我们都好比是兄弟。现在这个兄弟出事了,没有饭吃了,而我这个哥哥身边还多一碗饭,我是不是该把这碗多出来的饭给他吃呢?”这样简单的话语里却有一位拉煤饼的老人人生智慧和善良的体悟。由于那次捐款不受理现金外的支票,陆松芳又去银行将万元支票兑换成了现金,然后再返回南昌社区捐出现金。

陆松芳老人这样做的确不是一时冲动。建造新市大桥时,老人就捐了600元;在2008年年初的那场大雪灾中,他也自掏腰包花1200元买了60把铁锹,只要愿意为大家铲雪的,可以免费取用铁锹,用完后可以归其使用。

老人之后又去拉煤饼了。他的快乐就在每天一趟趟往返的路上,在拿到沾满汗水的钱的时候。他甚至没有什么体面衣服,但是他的心灵是最闪亮的。当他把厚厚一摞攒下来的钱什么也不说就投进募捐箱时,他内心体会到的价值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一个拉煤饼的老人,爱却有着巨大的力量。

可以说,在那一年,我们无数的人在无数次被震撼。只要你有一颗慈悲的心,你就有巨大的爱的能量。哪怕你是一个乞讨者,一个残疾人,一个需要节衣缩食才能生活下去的底层劳动者,你愿意去爱别人,你就能去温暖别人。爱心都是金子一般的,不是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那叮当作响的硬币落进捐款箱的声音就是敲打天堂的门的声音。爱,就是这样简单,爱,也就是这样伟大。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汶川大地震中的50个感人瞬间,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