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4

2019-07-23 23:30-23:59 责编:李悠扬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2014年8月4日,云南鲁甸,一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正不停奔忙在转运伤员的途中。这一幕,出现在当晚的央视《新闻联播》中。在受灾地区慰问的总理握住他的手说:“小伙子,你们立大功了,千万注意安全!”

被总理表扬的战士,名叫刘科,是成都军区13集团军某陆航旅的一名干部,重庆大学首届国防生,被称为“救灾专业户”。2007年璧山洪灾、2008年南方暴雪和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他都在抢险救灾第一线。

有记者电话采访了刘科。当时,他正和战友向重受灾地区的几个村子空投救援物资,处于孤岛状态的八宝村,是他们前一天救援的重点区域。“这三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空投物资和转运伤员。”电话里,刘科语气疲惫,喘着粗气,通话不时被手中对讲机所发出的声音打断。

地震发生时,刘科和他所在的部队正在云南曲靖驻训。2014年8月3日当天,战士们正在训练,突然感到大地颤抖。刘科说,部队很快接到参与救援的命令,所有人整装待发。

2014年8月4日清晨,刘科和战友搭乘飞机,赶赴重受灾地区。他们首日的任务是,在陆地救援受阻的情况下,打通空中救援通道,并从空中勘察受灾地区受灾现状,寻找地面适合直升机起降的位置,尽快将首批危重伤员送出。

“黄金48小时,首要是救人,我们用直升机送出了不少重伤居民,把重伤的娃娃和老人们抱出来时,好多战士哭了。”刘科说,虽然见过无数震后惨状,但每次目睹生命的离去,仍让他们感觉就像针扎在心尖上,因而一心想的,就是抢时间,多救人。从5日开始,刘科所在部队的主要任务转向物资运输。当天上午8点30分,陆航旅派出第一架飞机起飞,负责空投物资,在云南龙头山镇上空盘旋半小时左右后,战士们将1吨多重的物资陆续投放下去,刘科就是参与投放物资的人之一。

“其实,真正的英雄是飞机前舱那些技术过硬的飞行员。”尽管曾多次参与地震救援,但刘科觉得,鲁甸地震的受灾情况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他说,由于震区很多房屋都是土木结构,抗震能力不强,导致房屋倒塌严重,加之通讯和道路不畅,也给救援带来困难,“前几天,很多村民断粮,喝的水都是颜色发黄,现在随着物资的输入,情况得到好转。”

说起与总理握手的情景,刘科有些激动,“2014年8月4日,我们正在救援,总理走近我们,左手竖起大拇指,右手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小伙子,你们这次立大功了,千万注意安全!”之后,总理给战士们提出几点要求,“他嘱咐我们要注意安全,科学组织,要不惜一切救人。”

刘科说,总理来到救援现场,和大家握手,之后,所有人又很快投入救援。晚上,结束一天的任务后,他慢慢回想起这事,才开始觉得激动,很受鼓舞。但让刘科没想到的是,这个镜头被捕捉下来,并上了当晚的《新闻联播》。

穿军装,大眼睛,高鼻梁,说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

在鲁甸地震受灾地区,有一支特别的救灾队伍—来自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的30名少数民族学员。

其实,他们本没有出现在救灾名单里。2014年8月3日下午,陆军第14集团军某炮兵团接到赶赴鲁甸抗震救灾的命令时,30名少数民族学员正在这里暑期实习。考虑到这些大一学生入伍才1年,缺乏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经验,团领导安排他们在营区留守。

决定一宣布,少数民族学员都急了,纷纷要求和官兵一起出发。

“5分钟内接到几十个电话,全都要求去救灾。”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员队队长张斌回忆说。

最后,22名维吾尔族、6名哈萨克族和2名蒙古族学员联名写出中请,经上级批准后,30名学员分散到战斗班排,驰援受灾地区。

山体崩塌、残垣断壁、大雨如注。登上军车时,年轻的维吾尔族学员玉素甫江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我从没救过灾。”玉素甫江说,“但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军人就该冲锋在前。”

疾进,受阻,弃车,奔袭。学员们随部队官兵冒着大雨,徒步跑进重受灾地区火德红镇李家山村。

“有3个孩子被埋在废墟下,快救人!”听到呼救声,玉素甫江感到热血上涌,他抡起十字镐使劲砸在滚落的山石上,哪怕震得双臂发麻,手掌很快磨出血泡。

第一个孩子找到了,已经没了气息。第二个孩子被巨石压着,已无生还可能。第三个孩子在堆积如山的废墟里根本找不到······玉素甫江的泪水止不住往下掉,身体不住地颤抖。

“没有恐惧,只有深深的悲伤。”玉素甫江说。擦干泪水,他又赶往下一处废墟搜救。

考虑到学员巴依只有18岁,四级军士长李银胜对他格外照顾。每次执行任务,总是叮嘱老兵保护好巴依:“山崖边不要让他去,拆危房时站远点”

没想到,这个身材壮实的哈萨克族小伙子急了眼,什么任务都冲在最前面,根本不让老兵护着。

“我9岁时,家乡发生泥石流,家里的屋子全倒了,是解放军帮我们抢救物资,是村里的汉族大叔帮我们看护牛羊,是政府帮我们修起新房。”巴依说,“废墟下的群众就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只要有一线可能,我拼了命也要救出他们!”

大坪村村民刘永洪所有家当被埋,急得流眼泪。维吾尔族学员肉孜买买提在墙壁一侧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洞,钻进废墟将所有值钱的东西转移出来,自己的背部却被房顶滑落的石块砸出一大片淤青。

“这些学员虽然年轻,却能为了受灾地区群众舍生忘死、不知疲倦。”指挥部队救灾的某炮兵团团长陈勇说。为了救人,亚迪喀尔晕倒在废墟上苏力塔江的脚肿得连鞋都穿不上,叶斯波力背群众下山时被摔得鼻青脸肿。

在4个村、10多个点位上,30名年轻学员先后搜救出幸存者9人,转移群众150多人,清理危房80余间,抢运物资400多吨,搭建帐篷280顶。

部队准备撤离时,一位老奶奶背着一大包花生赶到营地,要感谢救她的解放军。

原来,就在几天前,维吾尔族学员伊马木用了4个小时,将这位老人从山上已经坍塌的家中背到了受灾地区安置点。听说部队要走了,老奶奶特意挖出自家地里的花生,过来感谢他。

伊马木不收,老奶奶着了急,把花生往他衣兜里使劲塞。经过商量,大家决定收下花生,然后买些大米给老人送到家里去。

地道的乌蒙高山花生,颗颗饱满圆润,伊马木捧在手里汨光闪烁。

“我要把这些鲁甸的花生带回新疆,种在天山脚下。”伊马木说,“还要把发生在受灾地区的感人故事,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

还有一位受灾地区的“桥头交警哥”罗辉

“我们都称他为‘桥头交警哥’。”据一名姓曾的年轻人介绍,灾害发生后,他和几名同学于2014年8月4日下午来到受灾地区担任志愿者,由于他们服务的地点刚好离“桥头交警哥”的工作地点不远,所以对“桥头交警哥”很熟悉。每天“桥头交警哥”都要对每一辆过往受灾地区的车辆进行安全提醒,有时面对一些不听从交通指挥的司机,他还要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

“他的手每天至少要抬起上万次。”吕绍伟说,面对受灾地区巨大的交通压力,他总是看到“桥头交警哥”很认真地对待每一位车辆驾驶人。

“他真是一位情系受灾地区的好警察。”几位受灾地区的长者说,每每听到罗辉用沙哑的声音喊话时,总是有一股暖意涌向心头。

2014年8月8日15时,记者利用罗辉换岗休息的时间与他聊了起来。“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进入受灾地区,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罗辉说地震当天,他是值班领导,当地震发生后,便通知全体民警集合,随时等候上级命令,保证第一时间进到受灾地区,为后方救援力量保通。

“是龙头山地震了,伤亡情况不明。”得到消息后,罗辉与大队领导一同带领民警赶赴受灾地区,并在受灾地区的几个重要通道路口进行指挥。当天,他被安排到出县城的西庙丫口值勤。第二天,他又被调派到重受灾地区龙头山镇负责指挥交通。

“每当看到救护车从我身边顺利通过时,心里总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罗辉说,因为他所值勤的桥头是进入龙头山、八宝等村庄的必经之地,看到一辆辆救护车把伤员从受灾地区运到各地医院抢救,坚守在这个路口的他和十几名保通交警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高兴自己的心血没有白流大家的共同努力保障了这条生命通道的畅通。

因为出汗太多,衣服脏得很快,在救援第5天时,罗辉匆匆赶回家换了一身衣服,便又马不停蹄地回到“阵地”。

“放心不下。”罗辉说,由于进入受灾地区的道路地形复杂,弯多坡陡,加之地震后多处塌方,落石不断,从沙坝村到龙头山镇的6公里道路又全部阻断,车辆到达沙坝村后需徒步进入受灾地区,进出的东西只能靠人背马驮。“如果不能及时抢通这条生命通道,保障救灾车辆通行,伤员就运不出来整个救援工作就等于零。”

我们全家都动员起来,参与到了救灾行动中。”罗辉告诉记者,地震当天,他便和在电力公司上班的妻子何军一同到受灾地区救援,把儿子一个人留在家里。

“爸爸,我想到受灾地区当志愿者,我们一家三口都要为受灾地区尽力。”地震当天晚上,儿子罗鑫棚看到电视上的相关报道后,打电话给罗辉,希望自己也能为受灾地区救援尽一份力。

“好样的,儿子。”接到电话的罗辉没有思索便答应了儿子的要求。第二天,儿子约上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步行前往受灾地区,帮助援人员一起搬运物资、搭建帐篷等。

“不好意思,我要去换其他同志了。”在与记者聊了十多分钟后,罗辉便起身与记者告别,投入了新一轮的值勤。

“‘桥头交警哥’,好样的!”看着罗辉繁忙的身影,过往的司机们鸣笛向他打招呼。

说到民警莫大钢,当地人都知道,他痛失亲人仍坚守救灾一线。

“快让、快让,这里有一个伤员被抬出来了”!在通往震中鲁甸县龙头山镇的公路上,救援车辆川流不息,急切赶往震中的人群健步如飞。在人群中,一名身材瘦小,肩扛摄像机的人边拍摄边疏导周围人群,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他是昭通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民警莫大钢。

鲁甸地震发生时,莫大钢正在医院陪2岁女儿看病。出于职业的敏感,他将女儿托付给妻子,便迅速往单位赶。18时19分,莫大钢携带照、录像器材,与另外2名宣传民警一道,驱车前往重受灾地区—鲁甸县龙头山镇。受灾地区伤亡情况不明,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手里紧握摄像机,坐在副驾驶位上的莫大钢,表情凝重。因为,地震重受灾地区鲁甸县龙头山镇,正是他的弟弟莫大波工作的地方,而弟弟的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18时23分,莫大钢的电话骤然响起,电话那头一个女子在不停地哭泣,莫大钢强忍悲痛,告诉对方:“别哭、别哭,慢慢说,你确定我兄弟被埋在下面吗,现在能喊答应吗”?“确定是他,能、能喊答应”,这个女子是弟弟莫大波的女友小魏。“小魏,别哭,你赶紧看看周围还有没有其他群众和被困人员,你们赶紧组织现场人员自救,我们正赶往受灾地区的路上”,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18时26分,焦急万分的母亲给莫大钢打来电话,了解弟弟莫大波的消息。通话中,莫大钢告诉母亲:“妈,受灾地区情况不清,弟弟现在联系不上,我们会想办法。”挂断电话,他又开始拍摄、记录沿途的情况。

时间就是生命,能不能再快一点,大家的心情都万般焦急。19时15分,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大钢,注意安全,别将头、手伸出去,太危险了”,同车的一名同事提醒正在拍摄镜头的莫大钢,他似乎没有听见,继续拍摄。19时31分,当汽车驶到鲁甸县龙头山镇沙坝村时,由于通往震中的公路大面积塌方,受灾地区生命线戛然而止,沿路停放延绵数公里的车辆,不断从村子里用担架抬出的伤员,惊恐万状的群众,让人意识到灾情的严重,但莫大钢仍然有序开展自己的工作。

这里距震中心龙头山镇政府所在地大约还有10公里,步行至少要1个多小时。受灾地区情况不明,大钢来不及想得太多,肩扛摄像器材,手握电筒冒雨前行。

“代哥,快跑,上面正在塌方,快、快,”他话音刚落,只听见轰隆一声,一大块山石就塌了下来。“幸好大钢提醒,否则就没命了”,惊魂未定的宣传民警代世祥气喘吁吁地边跑边说。

地震发生后,还有这样一位干警,他是鲁甸县人民检察院干警马勇,他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到达受灾地区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帮助开展搜救、转运伤员。沿途山路崎岖泥泞,加之余震不断,不时山上还会有滚石落下,时刻威胁着大家的生命安全,每一次转运伤员都是一次与大自然相搏的过程,但他没有胆怯和害怕过。每往返需要2小时左右,接连2天,他不知疲倦往返于李家山到火德红卫生院的路上,期间共转运伤员15车次、40余人。

2014年8月5日,根据安排部署,只体息了几个小时的他又转到重受灾地区龙头山镇指挥部,开展统计受灾村民人数及房屋倒塌情况。每次有相关人员把数据报过来的时候,他都反复核实好几次,在核实数据的同时,嘴里还问“这是最新的数据吗?”生怕出现什么差错。同时,排危除险、搭建帐篷受灾人民转移、分发物资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2014年8月7日17时许,正在指挥部里接待村民的他,听到有三车的物资因超重已停留在临时搭架的铁桥处近12个小时,并且车内全部是受灾地区急需的棉被和大米时,马勇主动与200多名武警官兵赶到市称为“通往重受灾地区的生命线”,一座临时搭建的铁桥。此时,天已经黑了,并且还下起小雨,马勇和武警官兵顾不得这么多,一直冒雨转卸物资,就这样一卸一运,感到了有些后悔平时锻炼少了,没跑几次他就累得喘不过气来,但是他丝毫没有休息的想法。也许就是他这种坚韧得到了许多同事的认同和肯定。到8日的凌晨2时30分许他们才将60多吨的物资全部转卸到救灾物资接收点。这时的他已身心俱疲、浑身湿透,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龙泉中学,躺在矿泉水纸壳铺起的水泥地板上休息。

灾后的第十天,当天忙碌的他已经未接家中妻子打来的十余次电话。当晚23时许,妻子又打来了电话,仍在和同事们统计、核实灾情数据的他接了电话开着免提说了一声“现在很忙,等下回您”,妻子急忙传来哽咽的一声“老公,祝你生日快乐”,这时帐篷办公室内沉静下来,同事们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向他表示祝福,并将方便面拿出来给他过了一个简短的生日。

虽然工作地点离家仅21公里,但对于这位干警来说,受灾地区就是他现在的新家,面对新婚的妻子,马勇无暇照顾,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十多个日日夜夜他始终不眠不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和无限热爱,体现了一名检察干警的崇高品质和高尚精神。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