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5

2019-07-24 23:30-23:59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经过三年奋战,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鲁甸地震抗震救灾感人故事。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搜救人员、搬运物资、搭建帐篷……在鲁甸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一个中等个头、雷厉风行,夜以继日、不停工作的上校军官,受到灾区群众的格外喜爱,他就是彝良县委常委、县武装部政委沈古才。

地震发生,沈古才主动请缨,当晚就率领民兵救援队72人驰援灾区。据统计,从2014年8月3日当晚至8月25日,沈古才率领的彝良县民兵救援队在重灾区龙头山镇,共救出群众5人、运送伤员21人、转移安置群众32人、安抚慰问群众135人,挖出遇难者遗体8具、运送遇难者遗体35具,排除危房238间,清理废墟3800平方米、垃圾127吨,装卸搬运救灾物资700余吨,为群众挖寻现金12500元、大米包谷等粮食和腊肉等7200多斤,以及洗衣机、耕种机、电视机、沙发、床等家具物品35000余件,帮助群众摘花椒4000多斤,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灾区广大群众的赞誉和爱戴。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大地一阵颤栗,山摇地动……“地震了,有点凶,震中可能距我们不远。”经历了彝良地震的沈古才,地震来袭的刹那,刚走到医院门口准备看病的他敏感地意识到此次地震的危害性,职业的敏感性让他立刻到达指挥位置,迅速作好冲锋准备。

“震中在鲁甸,已造成人员伤亡。”几分钟后,沈古才了解到地震最新动态。他身体并不好,有风湿关节炎、肠胃炎、颈椎病,但此时他顾不上身体上的疼痛和自家受灾的亲人,顾不上当天刚到部队探亲的老婆、孩子,主动请缨带队参战。由72名部队官兵和民兵组成的彝良救援队在震后1小时便迅速集结完毕。简短动员后,他迅速带队跳上车出发,目标直指重灾区龙头山镇。

当救援车队行至鲁甸县小寨村时,公路被堵死,车辆无法通行,只能徒步前进,此时天上又下起瓢泼大雨,天空一片漆黑,特别是面前重达300余斤的指挥帐篷和发电机等物资器材,让个别官兵心里犯起了“嘀咕”。“共产党员跟我来。”话音未落,沈古才第一个扛起最重的物资冲了出去。一路上,到处是塌方,随处是泥泞,始终余震不断,山上随时有石头落下,脚下是悬崖峭壁和奔腾的江水,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官兵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好多地方他们基本是爬过去的,汗水、雨水和泥水湿透了他们的全身,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平时一个小时的路,他们走了4个多小时,经历生死30余次,硬是按时将物资送到了龙头山镇。

“一眼看去都是废墟,实在是触目惊心。”沈古才一行到达龙头山镇只见四下满目疮痍、处处废墟,救援人员很少,不时有死伤者被抬出。沈古才和官兵顾不上路途的疲劳,一头扎进抢险救灾的战斗中,他们边前进边组织危险区的群众转移,在废墟中仔细搜寻。当得知龙泉村干菜园社有多名群众被埋时,沈古才一行火速前往救援。为了给被埋群众争取时间,他们分成两个小组同时作业,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大家就用大锤砸碎厚厚的水泥板、用破坏钳剪断一根根钢筋、用铁锹或锄头刨去深埋的黄土,当接近被埋人员时,就用双手轻轻将碎石、泥土刨开,小心翼翼地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渴了也顾不上喝一口水、手指磨出了血也没有人叫苦叫累。晚上,细心的官兵发现,沈古才的手掌磨出了8个血泡,参战的彝良官兵得知后无不感佩。

2014年8月5日,沈古才率领官兵继续进村入户搜救人员、帮助群众抢救生产生活物资……

“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工作。”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虽然过去,但是沈古才和他率领的救援队官兵一刻也没有停止搜救。看到不少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被废墟掩埋,官兵们同样心急如焚。2014年8月7日,当沈古才率队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工作,帮助龙泉村群众冯忠美家从废墟中挖出现金5600元并当场交给她时,她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腊肉全部送到龙泉中学志愿者和部分官兵就餐的临时食堂,表达对子弟兵的谢意。冯忠美的两个女儿作为志愿者,更是积极为救灾部队官兵和受灾群众服务,一干就是10多天。“除了感动、感谢,也很心痛,都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太辛苦了。”

2014年8月17日,当沈古才率彝良救援队帮助龙头山镇龙泉村唐家湾社群众唐兵家从废墟中挖出3万多元和各类物资时,看着汗水数次浸透官兵的迷彩服,唐兵哽咽着说道:“我的娃娃长大了,一定要送去当兵,像你们一样报效国家,帮助人民。”

地震中龙头山镇八宝村村民雷选普家4名亲人遇难,家里的花椒挂满枝头无人采摘,眼看便要颗粒无收,这让雷选普愁容满面。沈古才获悉后,2014年8月22日,他带领一个小分队来到雷选普家花椒地里采摘起了花椒,采摘花椒虽不是重活,但也算得上是个技术活,有的官兵从没干过,不仅累得满头大汗,一不小心手还被花椒刺刺出了血,但大家没有吭声、更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当日便帮助雷选普家采摘900多斤花椒。看着收获的花椒,雷选普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拉着沈古才的手连声说谢谢。

饿了就泡盒方便面、渴了就喝口山泉水、困了就在废墟上打个盹。20多天,沈古才率领彝良救援队官兵怀着感恩之心,不惧生死,扎根灾区,连续作战。当一些部队陆续回撤之后,他们仍然克服各种困难、保持高昂士气,继续坚守重灾区龙头山镇。白天,沈古才率队在废墟中忙着锼救人员、搬运物资、搭建帐篷、帮助群众采摘花椒等;晩上,他率队深入集中安置点逐一检査帐篷周边排水沟开挖情况,逐户进入帐篷与群众促膝谈心、嘘寒问暖并提醒灾后注意事项,官兵们还将自己带来的水果、干粮、牛奶等送给受灾群众,为群众泡上一盒盒热气腾腾的方便面……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一个个温暖的举动,传递着党委政府和人民军队对灾区群众的牵挂和深情。

再看下一个真实的场景,从2014年8月4日凌晨挺进震中,记者就一直和武警黄金部队的官兵在一起在恶劣的环境中,记者切身感受着这批最可爱的人带来的力量和感动——他们是现代化的地质野战军,他们是国家公益性地质找矿的专业队,他们是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的突击队,他们是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精锐之师,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2014年8月5日上午,武警黄金部队十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王太平率领第二批武警黄金部队救援队进入震区。一路艰辛,足足用了14个小时才于当晚11时抵达驻地。

到了驻地,官兵们开始搭帐篷准备休息,王太平却顾不上喘口气儿,马上准备返回鲁甸。“不走不行啊,来了这么多人,给养成了问题。今天要是不回去拿给养物资,明天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他匆匆跟记者解释了一句,便继续上路了。

从鲁甸县城到龙头山镇,短短30多公里路,但由于沿途发生了多次山体滑坡,道路多被阻断,同时全国各地抗震救灾的车辆会聚于此,拥堵严重,来回一趟非常艰难。王太平回到鲁甸,集结物资,第二天再次返回龙头山镇,又是晚上11时。几十个小时过去,王太平没有合过一次眼。

6年前,王太平参加过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他印象深刻,有时候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官兵们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战斗力受到影响。他说,“抗震救灾非常辛苦,战土们爬山下沟非常危险,回来时往往已经体力透支,后勤保障必须到位!”

王太平的一大队驻在会泽县。2014年8月3日地震发生的时候,他就告诉部队待命,并立即向上级通报了情况,得到命令后,一大队第一批6名官兵4日凌晨4时就到达了震中,并在第一时间展开救援,为抗震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地震发生的当天王太平的爱人正好出差在外,他刚和8岁的女儿团聚一天,得到地震的消息,他只能把女儿寄托到战友家。而2014年8月3日后,他就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一是忙,二是随着救援人员的增多,帐篷暂时不够用,他很多时候只能在车里眯一会儿打个吨儿。

2014年8月7日晚,大雨。因为指挥部离滑坡体不远,部队领导进行了紧急布置,王太平留守待命。记者问他:“今晚住哪儿?”他答:“今晚还不知道在哪儿睡,”他摆手让记者不要担心,“还有好多事没做完,待会再说。”

那一晚,余震不断,第二天记者听说,王太平在专家们刚搬出来的篷里睡了一宿,而专家们则被“赶”到了一个相对更安全的帐篷休息——将可能有的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014年8月7日晚7点半在营地见到宁疆宇的时候,这个平常生龙活虎的80后小伙儿,走路已经一瘸一拐。从早上8点半出发,到排查地质灾害回来,他所在的混编小队已经在震中龙头山镇翠坪村陆家村民小组干了整整11个小时,顶着云贵高原火辣的太阳,从翠屏村徒步爬到地灾隐患点,海拔从1600米陡升到了2900米,而这一程他们只用了4个小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令这位年轻的武警黄金三总队第十支队一大队助理工程师有点吃不消。

宁疆字带着有框眼睛,面庞清瘦,肤色白哲,看起来文质彬彬的。2009年他从中国地质大学国防生班毕业后,就来到了武警黄金部队的基层连队,每天在荒郊野外搞区域地质调查,摸爬滚打。来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抗震救灾前,他刚从西藏回来,他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和14个同学一起到震区,一待就是3个月,这期间他曾救过几个人。

吃饭的时候,记者坐在宁疆宇身边,看到他脖子上已经晒得蜕皮,一转头,蜕皮处正好碰到衣领,小伙子疼得一呲牙。太阳太毒了!宁疆宇告诉记者,他们排查的隐患点在一座光秃秃的山上,海拔1300米,爬了四个小时没一点遮挡,强烈的紫外线就像炉火炙烤皮肤,“来点儿孜然就是烤肉。”他笑着说。而一说起翠坪村的地质灾害,小伙子马上一脸严肃。山体在震后已经出现大面积崩塌,整个村民小组56户人,有45户都受到威胁,最大的裂缝有30厘米宽”,宁疆宇拿起一瓶矿泉水比划,“裂缝能轻松横着放进一瓶矿泉水,站进去能没过小腿,后缘足有30多米长,一旦滑下来,村民小组的所在地就成了滑坡体的跑道,人跑都没地儿跑,真吓人。”说话间,大雨倾盆而至,宁疆宇庆幸着,“幸好把一些村民撤了出来,要不下雨太危险了。”

翠坪村上报了10个地灾隐患点,这些点都要靠混编小队战士们的腿跑到、查到。

2014年8月8日9时12分,代强手中拿着遥控器,一架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在人们眼前的滑坡体上空飞行。

这是武警黄金部队地灾排查分队正在开展龙头山镇地灾排查,也是十支队助理工程师、无人机操作手代强参与排查的第五个强灾害点。2014年8月4日凌晨,距离地震发生还不到12个小时,代强就随黄金部队地灾救援分队第一梯队来到龙头山镇。因为道路塌方受阻,车进不来,他们硬是扛着设备,徒步挺进到驻地,并在第一时间起飞设备,获得了第一批宝贵的区影像资料。

代强皮肤被晒得黝黑,一脸遮不住的疲倦。战友说,从地震发生到现在,因为人手少、任务重且技术含量高,代强每天都睡不到3小时。“这是部队首次运用无人机参与地灾排查,不容有失啊。”代强说。

2014年8月8日8时,武警黄金部队、国土资源系统联合指挥部紧急通知,猫儿山有崩塌预兆,必须立即开展排查。但因为人员无法进入,只能派出排查分队携带四旋翼无人机快速赶到现场,组织航拍。

只用了25分钟,代强带领小分队就到达了现场。因为地势不平,四周树太多,起飞有一定风险,怎么办?代强沉着地观察了下四周,发现不远处一座墙体开裂的小白楼楼顶平坦,而且视线开阔,是个起飞的好地点。“要是碰到余震怎么办?”小组其他人员很犹豫。“没事儿,我们必须冒点儿险。”代强边说边带头冲上了楼顶。其他成员也没含糊,迅速安装、调试、试飞,从起飞不到5分钟,无人机就升到了滑坡体上空,马上就可以按程序自动飞行。

这时,小楼突然一阵颤动,是余震。但大家没有慌乱,代强更是一直没动,他深吸了一口气,手里紧握着操控器,眼睛紧盯着无人机。不一会儿,代强放松了下来,用手擦了把汗,无人机到达指定高度,成功进入自动飞行阶段。十几分钟后,队员汇报:“全景数据记录完毕、图像回传接受完毕、经纬度数据核对完毕……”代强立即操纵无人机返回,离开小楼,准备收队。刚下楼,代强的电话再次响起:“葫芦桥需要无人机探测,第一小组立即前往……”

记者拉住一位老乡问,“你知道战士们在干啥吗?”

“看不懂啥道道,但听说那是部队在给我们排除险情。看这个飞机飞起来,我家孩子告诉我说,那叫希望!”是啊,灾难中,军人们就是为百姓放飞希望的最可爱的人!

在深夜,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主街道的云南边防抗震救灾前指营地,官兵们都睡了,张琪还在忙。

抗震救灾是一场战斗,说起这场战斗的核心人物,必然是前线指挥官。张琪就是带领一支二百人救援部队的前线指挥官,也是云南省鲁甸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带兵作战对他而言并不陌生,这些年来,他指挥过多次地震、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救援工作,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前线指挥官,张琪虽然身处险境,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鲁甸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张琪就赶到了震中龙头山镇。而此前他刚刚指挥完德宏芒海泥石流抢险救灾任务。“我们要先于大部队赶到震中,了解地形、受灾情况、受领任务、明确任务区,向指挥部提出救援建议,明确各分队任务,制定救援方案,并实地勘查选址扎营。”张琪向记者介绍。

到处都是垮塌的房屋、开裂的地面和受伤遇难的群众,虽然已经预料到灾情严重,但张琪说自己也没想到灾情会如此严重。2014年8月3日夜,大雨滂沱,吃的喝的住的都没有,唯一有的是一大堆工作。

进入震中的道路除救护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从鲁间县城到龙头山镇近40公里,救灾分队、医疗分队和运输分队以及20辆汽车,怎样及时赶到一线开展救援?这是摆在张琪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救援分队和医疗分队组成60人先遣队,带单兵背囊急行军进入灾区展开救援。其余官兵采用人背马驮的方式将帐篷、给养等基本生活物资运进来,利用一切办法迅速进入震中龙头山镇!”张琪果断下令。他深知,如果因为交通问题不能及时开展救援,错过“黄金72小时”,就可能有更多的群众遇难。同时,如果不及时将救援队所需的物资运进,部队战斗力将大受影响。

夜晚的龙头山镇仍有余震。深夜两点,长途奔波的官兵终于将保障物资运送进来,搭好帐篷已是凌晨四点。

“这一决策对我们整个救援过程都至关重要!事实证明,运输车辆三天之后才抵达震中,如果当晚物资没有运进来,我们就很难扎营,官兵们既没有地方休息,也没有补给保障,战斗力势必受挫!”云南边防总队机动支队支队长吴勇军说。

回忆起与张琪会合时的情形,云南边防总队司令部副参谋长杨天宇说:“我们是在垮塌非常严重的原镇政府所在地见面的。当时大街上到处都是伤员和遇难者遗体,许多群众在往外跑。由于一直没有体息,他显得非常疲倦,脸色也不好。但他非常镇定,指挥自若。那一刻,我内心的忐忑不安一下全消了。这就是一支部队的指挥官,他的意志力决定了整支部队的战斗力。”

2014年8月4日,医疗分队战士谢樵在营救受灾群众时落水失踪。得知消息后,杨天宇立即向张琪汇报。“嗨!”电话里传来一声长叹,接着是张琪郑重的命令:“派出增援力量全力搜救,同时要求官兵在全力救助伤员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

张琪告诉记者,当兵打仗、抢险救灾难免有流血牺牲,但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作为一名指挥官,每场战斗中他最担心的就是官兵自身的安全。

指挥官是整支部队的“灵魂人物”,不但要拥有丰富扎实的救援经验,更需要全面过硬的综合素质。抗震救灾中,要对灾情有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研判,才能保证做出的每个决策都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在鲁间抗震救援中,他用丰富的实战经验证明了一名前线指挥官的睿智。

“我们吃饭的营地旁有一幢危房,墙体已经开裂。张副总要求划出警戒线,禁止官兵随意接近危房。”吴勇军说,从救援到后勤,大到总体部署,小到每日伙食,张琪都考虑得极为细致。吴勇军告诉记者,张琪近年来多次指挥部队完成边境管控、抢险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总能和官兵打成一片,吃喝住宿都与官兵们在一起,从不搞特殊。

“能够指挥抗震救灾,对我来说是一种无上光荣的责任。”张琪说。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