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14

2019-08-02 23:30-23:59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经过三年奋战,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鲁甸地震抗震救灾感人故事。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关键时刻,救援物资一时进不了震中,小寨镇党委挂职副书记高燕向上级请示,在小寨镇建立“紧急中转站”缓解压加;在转移受灾群众安置中,高燕被任命为受灾群众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当受灾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取消原定于2014年8月19日举办的婚礼。在鲁甸6.5级地震抗震救灾中,32岁的鲁甸县妇联副主席,时任小寨镇党委挂职副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高燕,像许许多多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一样,在平凡岗位上发挥出超常能

“推迟婚期,我没有遗憾过。遗憾的是地震当晚,未能参加救援突击队,赶往龙头山镇抗震増援。”2014年8月16日,记者在小寨中学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见到高燕时,她对此仍然有些不够满意。地震当晚,小寨镇党员干部组成一支200多人的突击队,火速增援龙头山镇,高燕请求参加未被批准,接到的任务是坚守岗位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小寨镇是通往震中龙头山镇的唯一通道。地震当晚,大量救援部队和受伤村民纷纷涌向这里,这条生命通道严重堵塞。

一下子涌入数万人,吃饭、喝水等成了大问题。小寨镇党委决定在公路边成立两个党员服务站,其中一个服务站由高燕负责,她带领全镇5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全力投入后勤服务之中。

当时,调集来的矿泉水、方便面全都发完了,仍有许多人一天没吃东西。情急之下,高燕想到从地里刨洋芋,现场的党员、志愿者见状,纷纷上前帮忙,20多个姐妹一起动手,从地里挖出250多斤洋芋,煮熟、烤灾熟后送给雨中饥饿的救援人员。

许多物资、机械一时进不去震中,如果能在小寨镇建立中转站,既可减轻交通压力,又可以给不断增加的社会救援、爱心人士提供一个安身之所。高燕的建议获到了上级批准,同时也得到了云南蓝天救援队、壹基金救援联盟、三亚救援队等社会组织的一致赞同。在小寨镇大坪社区,一个宽敞的场地,成了救灾物资、车辆装备等的临时中转站。拥堵压力减少,道路慢慢疏通了,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

2014年8月7日,龙头山镇甘家寨社第一批53名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到小寨中学。为做好群众安置工作,小寨镇党委成立抗震救灾安置点临时党支部,由高燕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她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她和队员、志愿者认真统计被安置群众信息,逐一安排宿舍、发放赈灾物资,开展情感抚慰。

在小寨中学安置点,住着一位年轻母亲遇难后留下的3个孩子。最大的孩子今年10岁,名叫甘太松,另一个两岁半,最小的才刚满4个月,嗷嗷待哺。地震发生后,10岁的甘太松冒死把两个弟弟从废墟中用手创挖出来,3个孩子哭成一团。那时,孩子的奶奶李勤巧带着他们,惊吓后的孩子哭闹无常,李勤巧有时候感到六神无主。

高燕知道,这时候孩子们最需要帮助。临时安置点暂时没有婴儿奶粉,她一边积极向上反映争取,一边自掏腰包为婴儿买来专用奶粉。红十字会捐赠的奶粉如期送到,每晚看到孩子们安然入睡后,她才静静地离去。

村民李继巧、杨厚燕在地震中都失去了丈夫和小孩,两人每天沉浸在悲伤之中。高燕一次又一次找她们交流谈心,鼓励她们振作精神,坚强面对生活。在高燕的开导下,俩人慢慢走出伤痛阴影,脸上渐渐有了笑容,有时还积极去安置点食堂里,做一些洗碗之类的活计。

眼看原定2014年8月19日的婚期临近,高燕心里十分着急,但是眼下的工作不能丢下,她毅然决定往后推迟婚期。

亲戚朋友们都劝高燕,人生大事不能推迟。可当她想起安置点上孩子们天真的目光和受灾群众的企盼时,她知道这时候受灾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在灾难面前,个人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许多人站在一起,就会信心百倍。高燕同许许多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一样,在平凡岗位上坚守,聚集力量,与灾区群众共渡难关。

接着说下一位,这其实是一对父子,身处同一个“战场”,同为一项使命的父子俩虽然同在救灾现场,却因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不能见面——

古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之说,而在云南昭通鲁甸的救灾现场,同样有着来自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龚川瑞与父亲龚定军在灾区演绎“抗震救灾父子兵”新篇章。

鲁甸“8·03”6.5级地震灾情发生后,龚川瑞作为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抽派参加毕节市首批进入云南昭通鲁甸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援队员,无论是在参与伤病员的抢救、转运,还是在义诊、防疫工作中,他总是以博大的爱心,积极投入到灾区的各项救灾工作中。

“2014年8月3日,当得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的消息后,当通过电视画面看到因地震倒塌的房屋和渴望着救援的灾民,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向药剂科主任贺梅请示,主动要求到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直到晚上11点多钟,我终于接到电话,要我明天8点钟统一在医院花园内集合,参加云南昭通鲁甸的医疗救援,我的愿望终于达到了。”2014年8月9日16时30分许电话采访龚川瑞时,他如是说。

2014年8月3日晚11点钟,接到医院前往云南昭通鲁甸参加医疗救援的电话后,龚川瑞“抛”下了因肺气肿在毕节康复医院住院的父亲,随医疗救援队赶赴灾区。但让龚川瑞想不到的是,2014年8月5日,当龚川瑞在前往鲁甸到龙头山镇路途中突遇山体滑坡堵车时,突然看到了父亲的车,再定睛仔细一看,确实是父亲的身影。明明是在医院里住院的父亲,怎么会出现在灾区呢,当粪川瑞正在纳闷时,父亲已抢先开口说话了:“你不用担心我的病情,虽然我还有5天才满一个治疗疗程,但我已没事了,出院手续你妈妈已经给我办理了。你作为医院的一名医疗救援队员,既然来到灾区,就要为灾区人民真正地做点实事,一定要服从领导安排,听从指挥。”父亲的一席语,反倒让龚川瑞顿时有些语塞起来。龚川瑞知道父亲的“倔”脾气,父亲要做的事,谁都拦不住。

灾区的救援工作中,药学专业毕业的龚川瑞在指导好合理用药的同时,还主动帮扶医疗救援小组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2014年8月7日,当龚川瑞与医疗救援队员一起将一批急需送的药品运往八宝村的路途中时,由于山体滑坡致使交通中断,整整7、8箱药,龚川瑞和队员们用肩膀扛着,走了十几里山路,终于将药品送到了灾民手中。

“当时爬的那个坡,坡度大约有70度左右,但一想到灾民们急着救治,所有的困难都没有了。”龚川瑞说,

而作为中国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队员的父亲龚定军在灾区,仅2014年8月5日,他就参与搜救挖出尸体9具,转移受困和受伤灾民20余人。并深入灾区了解村民受灾情况,先后走访了8个村民组180多人,为贫困灾民捐赠衣服、棉被等物资。

身处同一个“战场”,为了同一项使命,为在有效的时间里救援更多的灾民,尽管父子俩同在灾区,但由于不在同一个组,平时只能通过电话互相鼓励,互报平安,倾诉牵挂,因此,父子俩自进入灾区参与救援以后,仅见过一次面,在救援间隙,龚定军总会打电话鼓励龚川瑞要把灾民当亲人,多为灾民办实事。父子俩同在灾区参与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也被传为美谈。

“父亲带病坚持到抗震救灾一线的精神,真的让我十分敬佩,我一定会牢记医院领导和父亲的嘱托,全力完成好救援任务。”采访结束时,龚川瑞说。

在灾区,还有一位优秀的村医黄明学,在地震重灾区坚守34天后,村医黄明学总算回到家中,一身倦态。他习惯性地拉开房门,愕然发现,一窝小老鼠不知何时已在此安家。

这名巧家县蒙姑镇拖坑村卫生所的村医,自鲁甸“8·03”地震发生当晚,便赶到了包谷垴乡执行医疗救援任务,一呆就是34天。期间,从未让人来换班。他一个人至少扮演两个角色:既是急救医生,又当救护车司机。当地一位副乡长称其为“双肩挑的村医。”

在包谷垴乡卫生院,黄明学配合当地医疗人员开展医疗服务,同时负责急诊室值班及120急救出诊。有救援人员邀请他到临时安置点休息一会儿,他每次都谢绝,坚持人车不分离。为的是随时做好送重伤员到巧家县救治的准备,绝不耽误一分钟。“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绝不能躺在床上睡,否则就会睡沉了。”

震区一个多月,黄明学驾驶救护车把重伤员从红石岩、周家坪、新坪等村送到巧家县人民医院救治。有时车开到半路,又必须停下来,对病人进行急救。就这样,他时刻奔跑在包谷垴乡地震灾区的生命线上,转运伤病员,运送医疗器械和药品,往来反复,默默无闻,累了只能借堵车时眯一会儿。

他的信念很朴素:“只要能多救一个人,我就很欣慰了。”

重灾区红石岩村的生命通道是险象环生,随时都有巨石滚落到公路上,经常处于堵塞状态。尽管道路管理部门全力抢修,只要遇到阴雨天气或余震,就会有新的塌方和滑坡发生。黄明学驾车稳稳的。有时刚把伤员送到巧家,只要有新的任务,黄明学就必须立即赶回来。

2014年8月4日,他凌晨2时从包谷垴乡送一位伤员到巧家,心想可以在教护车里眯一会儿,天亮了再回包谷垴乡,可凌晨5时许,他又接到任务,立即就往包谷垴乡赶。见他安全地返回了包谷垴乡,大家终于放心了。要道,疲劳驾驶是很危险的,而他说:“这样的情况随时都有,我必须做好挽救生命的准备,我很荣幸能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我是村医,我必须样样都会,自己能做的,必须全力以赴,这样就能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以这种信念激励自己,工作就会增添无穷力量在任何困难面前也不会低头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一天,为了尽快把昏迷的重伤员刘志全送到巧家人民医院救治,他只用了1小时26分钟,这是他用时最少的一次,因为平时都要2个多小时。在这34天里,他的队友来来去去换了很多次,但他依然坚持到最后,全身心地扑到工作上。他给病人扎银针、给外伤病人处理伤口、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给安置点消毒、给适龄儿童打预防针等。

在为期34天的医疗救援中,他一直坚守在一线,出动120急救车40余次,从包谷垴乡往返巧家县城13次,往返重灾区红石岩、周家坪、新坪等村总计36次,驾车总共行驶了2900多公里。地震发生以来,他急救处理、救治、心理疏导伤员和群众600多人次。与黄明学接触过的村民、志愿者甚至媒体记者,都感慨他是个热心肠青年。

北京青年报一名记者回忆,她在堰塞湖附近采访时,曾搭过黄明学的车。当时是震后第三天,他已经两天两夜没睡觉,正要返回乡卫生院。途径新坪村时,几名受灾老乡抱着孩子,围住救护车。由于道路不便,小孩子感冒、口腔溃疡等病症,无法得到及时诊治,家长们心情焦躁。黃明学挨个为孩子检查、拿药。还有村民对暂未领到救灾物资颇有微辞,黄明学以自己沿途所见耐心劝慰他们,“政府不会不管你们的,现在到处都在救灾,还有更严重的地方等待救援。关键是前边路没通,很多车辆还进不来。再耐心等等……”村民很信服地点头,有人误以为这名真诚的村医是县里干部。

黄明学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村医,在“8·03”抗震救灾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基层医疗者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怀,为乡村医生树立了典范,传递了正能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接着要说的,就是一位基层干部,她说:“自己不带头,下去做工作就不好开展,老百姓都在看着自己。”这是34岁的李家妮。2014年7月31日,小孩刚满7个月还未断奶的李家妮,在县计生局刚做完节育手术,医生嘱咐她休息1个月,休息2天后,李家妮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巧家县新店镇开基村学堂小组自己家中,却冷冷清清,一个人也没有,9岁的大儿子还在昆明读书,丈夫又开车到昭通进货,无奈只好请2个侄女到家中帮忙,照看年幼的孩子和繁重的家务。

2014年8月3日下午16:30,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李家妮顿时手足无措,她意识到“糟了,肯定要出大事”。她迅速跑到家附近的村委会查看,顿时村民们都跑到了街上,房屋多处被撕裂,瓦片咣咣地震落到地上,几个人脚上、手上流着血跑到村卫生室求救,街面上哭的哭、喊的喊乱作一团……李家妮迅速跑到人群中大声喊叫“大家不要乱,大家不要乱,我是村上的干部,请大家都撤到屋外,暂时不要回家搬东西,请大家切记!”就这样奔跑着喊了10多遍,村民们才安静下来,全部聚集到村委会楼前。李家妮告诉大家,马上清点家人和邻居,有失踪的立即报告、登记,有受伤的迅速送到村卫生室救治。大约1小时后,李家妮组织村民们全部撤到安全的空地上,清点人数,街面上的邻里都在,只有2名轻伤员都已送到村卫生室救治。

2014年8月3日17点,李家妮突然接到丈夫的电话,说地震把几匹大山全震垮了,自己被堵在了鲁甸县龙头山沙坝村那里,前后路已全部堵死,赶不回来了。李家妮愣了一下,确认丈夫暂时没受伤后,心中稍稍平静了些。说了句“我这边也受灾了,伤员多得很,不说了,你自己一定要当心,当心!”挂断电话,李家妮迅即组织村街子附近的村民紧急转移、搭建临时帐篷、烧水泡面、煮米线等等,而此时村上其他干部也已电话联系分别赶赴各村民小组查看灾情。至晚上19点,李家妮组织群众用10多把凉伞和几张油布搭建了2个临时安置点共60余人居住。卫生室只有1个村医,见村医实在忙不过来,李家妮就马上配合村医清洗伤口、消毒、包扎等等,由于抢救及时,1名重伤员和所有轻伤员基本康复,另外1名重伤员则在第二天就送到了县城医院救治。

从地震以后至14日,李家妮每天早早地喂饱孩子,托着虚弱的身体8点不到就进村委会,除了负责受灾群众、工作人员、部队官兵等150余人的饭菜,还要负责后勤上的卫生清扫、食物采购、救灾物资发放公示等繁重的体力活,期间孩子饿哭了才让侄女抱到村委会喂上一会,最早也要忙到晚上22点以后才能回家……“我和丈夫就通过1个电话,他在沙坝困了一晚,第二天从会泽那边绕,第三天才回到家,最对不起的就是7个月大的儿子,每天差不多喂四五回奶都是饿哭了侄女才抱过来……但是,遇到这种事再苦再累,自己也得带好头,把老百姓照顾好。”在不到2个小时的谈聊中李家妮几次都泣不成声。

作为一名村委委员、妇女主任,一名共产党员,在灾难面前,为了乡亲她毅然决绝、冲锋在前,把心中那份厚重深沉的爱全部给了群众。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