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15

2019-08-03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李学科是“90后”,鲁甸县最年轻的新农村指导员。长期辛苦工作让他颈部和脖子足足疼了一个月。鲁甸6.5级地震发生时,李学科正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发生地震了!赶紧回来!”天摇地晃刚结束,李学科就收到了上级的通知。“对不起,我现在就要去龙头山。”李学科告诉医生他已等不及血样检测报告的结果了。说着,李学科立马起身收拾行李,中断了持续数天的治疗。

从市里匆匆赶回,抵达龙头山镇沙坝村时,李学科身体感到了明显的不适。不过这里并不是他的目的地,李学科还要继续向前,徒步走进龙头山。

可是,因为地震,沙坝村有十几处山体滑坡,它们阻断了去龙头山的最后5公里路,“怕什么!”想到震中不幸的村民,李学科咬咬牙,不敢停下脚步,他身上只有两半瓶矿泉水和两只手电,靠着它们,又经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2014年8月3日晚8时30分,李学科终于到达了龙头山!

然而,抵达并不意味着休息,等待李学科的还有更加复杂辛苦的救灾工作。

龙头山镇是鲁句地震的重灾区,李学科描述,“一路上到处是破损的房屋,我们只有在黑夜里攀断壁残垣才能往镇政府去。”

而镇政府和所在的老街是龙头山镇房屋坍塌损毁最严重的地点,坍塌律超过95%。同时,这里也是伤亡人数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废墟下面,埋着亲人。

摸黑前行,终于到了老街,李学科与龙头山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长马关云及两名队员顺利会合。可这时,李学科发现了马队长脸上难掩的悲伤。原来地震发生后,马队长服从安排首先搜救派出所职工,因而暂时放下了自己的亲妹妹。马小妹就深埋在废墟底下,李学科意识到,必须抓紧。

于是,一个打着手电,另两人拿着锄头等简单的挖掘工具,马关云、李学科等三人就开始奋力挖掘。但由于天公不作美,灾区始终在下暴雨,五个小时后,挖掘工作被迫停止。

灾难面前,人人都忘记了休息。即便暴雨如注,工作再难展开,李学科还是没想小憩片刻。顶着暴雨,李学科、马关云以及参与救灾的几十名官兵、武警等救援人员在雨中笔直地站立了两个多小时,为逝者进行了长时间推进至第二天早上7点,雨暂歇,精疲力尽的李学科在废墟中找到了干粮和水充饥解渴。草草食完饮毕,一行人又开始了辛苦的挖掘。昨日的宿舍楼已成了残砖破瓦,废墟下的亲人、同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从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7点多,经过近24小时的挖掘,有的生命得到了延续,有的不幸却不得不面对。李学科最终挖出了马队长妹妹的遗体,巨大的伤痛面前,年轻的“90后”已觉得自己的伤病微不足道。

2014年8月4日,镇政府与老街的挖掘工作接近尾声,李学科从一个救灾点离开,又走进了另一个抗震现场。这里等待他的工作甚至比挖掘还要艰难,因为作为指导员的李学科必须要面对黄金救援时间内灾区无食无水,也没有体息地、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的难题。

没有水就在废墟中找,没有食物就在废墟里寻,没有休息地就在稍安全的地方躺下!在外面的物资和救援力量尚未深入灾区前,凭着坚强的毅力,李学科与团队不仅没有屈服,反而发挥出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竭尽全力抢救伤员,并极为出色地完成了搬运、掩埋遗体等工作。

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年轻的李学科没有退缩一步。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90后’,能行!”

2014年8月6日,72小时过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李学科又徒步攀岩行走了两个多小时,到达另一个灾区翠屏乡开展救援工作。这里,他要和鲁甸县文广旅局救灾人员、灾区人民、武警官兵携手转移直升机运送来的30多吨物资。

沉重的包裹再次加到李学科肩膀上,但这时,他颈疼的伤病似乎“好了”。“大灾面前,我只有心里的伤痛,没有身体的疼痛。”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一名年轻的“90后”,李学科在鲁甸“8·03”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不顾自身安危,带病上一线参与救援,顾全大局,勇于奉献,不仅做到了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应该做的事,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还极大地彰显了新时代年轻人身上敢于担当、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

2014年8月11日,一辆抗震救灾救护车极速从鲁甸龙头山集镇驶向昭通第一人民医院,躺在救护车上的病人是鲁甸供电公司龙头山供电所副所长李锐——鲁甸“8·03”地震抢险复电的骨干力量:第一个点亮灾民安置点帐篷灯光的供电员工:一个在妻子快要临产都不能守在身旁照顾的供电员工;此次因积劳成疾病倒在抢险复电现场的复电勇士。他是媒体曾经报道过的“好心大个子李锐”。

李锐,一米七六的大个子,身材魁梧,平日里身体里似乎蕴藏着使不完的劲,被大伙公认为“铁打的汉子”。鲁甸“8·03”地震他正带着巡线人员在乐红巡查线路。地震发生后,他赶到震中龙头山并带领抢险复电人员立即投入抢险工作,并连续多日坚守抢险一线,直到病倒前都未见一面,2014年8月3日晚上19时接到信息,鲁甸“8·03”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快要临产的妻子。

第一个灾民安置点,将搭建在龙头山集镇灰街子。李锐和抢险复电人员立即扛上两台应急发电机带上抢险材料,开始争分夺秒进行应急电源的接入工作。几个小时以后,省政府工作组在灰街子召开第一次抗震救灾会议。仅过一个半小时,李锐和抢险复电人员就接通了帐篷里的电源,他点亮了灾区的第一盏明灯。

在接下来的几个日日夜夜里,李锐平均每天只休息二三个小时,带领抢险复电人员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苦干,在不到8天时间里,共恢复了5000多户灾民的供电。光明,照亮了灾区的帐篷和房屋,也点亮了灾民们的希望。

鲁甸“8·03”地震抢险复电材料都是靠抢险复电人员用人力搬运到抢险点的,大家见他结实,都把最重的东西交给他扛,他也总是把最重的材料往肩膀上扛。其实,从地震抢险复电开始,李锐的腰部就一直有疼痛感,但希望灾区早日复电的迫切心情让他始终强忍着折磨着他的疼痛。一次,鲁甸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马礼韬见他捂住腰部蹲在角落里表情很痛苦,就准备安排他到医院看病,但他摇头回答说:能坚持!

2014年8月11日下午17时,他带着抢险复电人员在云盘山10千伏翠屏线路上进行抢修时,比以往强烈几倍的疼痛忽然袭来,他觉得处于腰部的器官像被人使劲揪着往外扯一样,几乎不能克服的疼痛让他痛苦倒在了地上,豆大的汗珠瞬间就从额头上冒出来。同他一起参加抢险复电的人员赶紧打电话求救。

救护车将李锐送进医院进行检查和医治,经昭通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和泌尿科主任专家会诊,初判为因积劳成疾引起的肾结石伴输尿管绞痛。

接着说的,是鲁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敏。

地震发生之后,在骡马口灾民安置点,记者见到卢敏。她是云南省鲁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同时还是震中龙头山镇的代理党委书记。

记者自从2014年8月5日凌晨到达灾区,就一直试图联系采访卢敏,无论是通过电话还是在现场寻找,始终未能遇见。很多人说:“卢敏是震中最忙的人。”

地震次日,鲁甸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马曙光和她有次短暂的见面“非常疲惫,一身灰,眼睛都肿成泡了,布满血丝”。5天过去,卢敏的眼睛仍然有些肿,但面色从容了许多,虽然还是忙碌不堪,但是和周边的群众一样,从眼神里看不出来慌张。

“当天是周日,我在鲁甸县城的家里,震后不到10分钟,接到县政府办发来的短信,告诉我龙头山镇是这次地震的震中。”卢敏向记者讲述,“我赶紧联系驾驶员,但一直联系不上,我就打算自己开车进来,刚出县行至距离龙头山镇约5公里的沙坝时,前面路段塌方,汽车无法再前城,驾驶员打来了电话。”

行了,“刚好有一个村民担心在镇上居住的母亲,骑摩托车进去。我就坐上他的车往里赶,一路上感觉山都垮了下来。”

到达龙头山镇,是晚上5点半左右。地震刚过去一个小时。

“到处都有人在喊救命,镇政府二楼变成了一楼,派出所的土坯房全倒了,6名干警都被埋在下面。有个小伙子当时被埋在废墟下,他拉着我的手喊我救他。我和旁边的人把他刨出来以后,用门板抬到镇上的医疗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卢敏眼眶泛着泪花,“镇政府一个小伙子的女朋友来看他,也死在里面了。”

“看到当时的情况,害怕吗?”记者问道。

“怕!为什么不怕?但是那个时候都来不及害怕,到处都是呼救声,”卢敏立即组织灾民们展开自救。

采访过程中,卢敏不停地接电话。当记者问她家里的受灾情况时,卢敏说:“没有时间顾那么多了。”据记者了解,卢敏家住鲁甸县城,女儿在昆明上学。但对于具体情况,她始终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2014年8月3日当晚接到的一个电话,卢敏记得清清楚楚,“晚上7点半左右,接到昆明一个座机电话,那边说省委书记要和我通话。书记当时问我在不在现场,现场的情况怎么样,最后他说,不要着急,救援队马上到,我也马上到,你现在要组织大家开展自救’。

卢敏告诉记者,接到省委书记的电话,让她的心里更加有底了。

当晚,云南省省长赶赴龙头山镇。在暴雨中,给所有灾区干部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具体时间记不得了,当时在室外开的,我坐在第排,会上安排我做安置点的工作。”

地震发生后的前两个晚上,卢敏都没睡觉。

话音刚落,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经过灾民安置点,随行干部让卢敏陪同介绍。记者决定跟随他们一行。

考察队伍先后步行到了临时医疗点、老街、镇政府,大多数时候,卢敏跟随在队伍后面,偶尔介绍一下当地的情况。

经过卢敏负责的灰街子灾民安置点时,天色已经暗了下去。考察队伍准备返回,而卢敏也快速走向了安置点。

这片与卢敏性命相连的土地,迎来了震后的又一个夜晚。

还有一位老人,66岁的李乾章是巧家县药山镇荞麦地社区小河沟村民小组组长、小河沟泥石流隐患点检测员。2014年8月12日顺龙村民小组山体滑坡事件中,他及时观测上报隐患点情况,竖立警示牌,紧急疏散了隐患点涉及的15户村民,挽救了全村66条生命。

2014年8月15日上午,荞麦地社区顺龙村民小组通往木瓦、洗羊塘等村的临时交通运输线已经全部打通,来往的车辆、行人均能顺利通过。而2014年8月12日,这里曾发生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山体滑坡。

李乾章回忆,2014年8月12日早上7时。一户村民打电话说自家屋外出现了3厘米宽的裂缝。他立即骑上摩托车赶往调查,在走遍整座山之后他一共发现了4处地面开裂现象。“这确实是滑坡隐患。”李乾章立刻联系镇国土所上报险情,并与随后赶到隐患点的镇国土所工作人员一起上山监测险情,此时李乾章做了第一块警示牌:前面塌方,观察出行。

当日下午1点左右,雨开始下了起来,李乾章一行坐在山上以洋芋当午餐,突然,一处开裂点引起了他的警惕,通过反复测量,这处开裂点裂缝长度达七八米,宽5厘米,这处裂缝之前监测时并没有那么大,同时,几根笔直的树木也有倾斜的迹象,老李越发觉得不对头,立即与大家一同对各处开裂点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几处裂缝在以每小时6厘米的速度向两侧扩张,险情很凶,随时都有可能垮塌。镇国土所工作人员立即报告了镇政府,与此同时,正在麦坪村核查地质灾害的分管副镇长李兵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到县小河沟,同省上委派的专家一道了解情况,实施勘测并作出马上转移涉及民、封锁道路的安排。李乾章立即做了第二块警示牌:“前方山体滑坡行人车辆严禁通行”,并拉起了自制的红布条警戒线,请村民将卡车拦在路上阻断通行。随后,他与镇工作人员、村“三委”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疏导涉及农户撤离。“有些村民不愿走,有的村民想去看险情,还有的想喂完牲口再走,都被我劝出来了。”老李说。

当天,老李连续坚守11个小时,疏散群众至安全地带,同时,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劝阻行人、指挥车辆观察通行,当天18时20分,雨越下越大,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专家、镇分管安全副镇长、国土所、安监站等人员正在道路沿线对山体进行监测,老李突然大喊一声“快走,要塌了!”在场人员立即撤离,此时,沿公路边斜坡上的泥土和树木冲过公路,流向公路下面的玉米地,大家惊魂未定,随之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18时30分,山体开始大面积滑坡,滑坡体达12000余方,供电已停止,现场已进行临时交通管制,房屋垮塌一户两间,涉及的15户66人全部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无车辆被埋,真是万幸!

在这次地震中,很多年轻人也让人刮目相看,比如大学生村官王世金。

“泥泞中与时间赛跑,废墟中与生命抗争、大雨中与意志搏斗”,这是鲁甸县火德红镇大学生村官王世金的真实写照。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鲁甸境内发生6.5级强烈地震,火德红镇全镇不同程度受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作为土生土长且工作在这里的大学生村官王世金来说,参与救援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各项抗震救灾工作中他总是“跑”在前头,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履行应尽的义务。

地震发生时,王世金正在村委会办公室认真撰写村党总支专题组织生活会材料。突然,一阵强烈的震动把他从撰写材料的思绪中扰乱,他立即意识到地震了,顾不上自身安危,更来不及过问正在休产假的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在接到镇党委的指令后,他立刻加入镇抗震救灾队伍,不畏余震和山石滚落的危险,冲锋在前,先后深入到火德红社区大坪子、上大湾、下大湾,李家山村王家坡、红石岩、老屋基、马丫口,银厂村吕家院子等8个村民小组参与救灾工作,创挖出遇难群众5人,协助抢救伤员12人,安全转移群众500余人。

2014年8月4日,凌晨5点才休息的他,6点10分又出发赶往火德红社区上大湾参与救灾工作。按照镇党委统一安排,8点50分在包保责任组长何荣贤的带领下,与成都军区曲靖第十四集团军一路踏着泥泞、冒着小雨跑步前往受灾最为严重的李家山村王家坡和红石岩村民小组参与救灾工作,生在前往救灾的路上,他总是跑在前头,直到筋疲力尽他还一直坚持跑在前官头,因为在他的心里,时间就是生命,早到一分钟就有可能多挽救一个生命。当他与乌蒙铁军一同经历一番灰头土脸、汗流浃背后,看到被挖出的群众还活着时,他开心地笑了,显得很激动;而当看到被刨出的人没有了生命体征时,他伤心地落下眼泪,十分沮丧。

地震发生后,根据县委组织部在各集中安置点建立临时党支部的要求。2014年8月5、6日两天,王世金在镇党委副书记保德富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各集中安置点建立临时党支部6个。按照“党徽闪耀、党旗飘扬、标语响亮”的理念,在各临时党支部建立的过程中全程参与标语悬挂、党旗竖立、支部人员确定、党员分工、帐篷号粘贴、党徽奉送等各项工作,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每天他都在安置点不停工作,看到群众热了,帐篷窗帘没拉开,他就主动帮忙拉开;看到地上有垃圾,他就主动捡起丢到垃圾桶里:看到群众需要帮忙,他就主动迎上,在细微中彰显共产党员本色,在行动中充当先锋模范。

无情的灾难让众多的家庭背负失去亲人的痛,有的撕心裂肺,有的肝肠寸断,有的寻死觅活。作为火德红镇的本地人,当看到乡亲们伤心难过时,王世金也感到痛心不已,但他总是克制心中的悲痛,化悲痛为力量,及时奔走在各集中安置点对乡亲们进行心理疏导,劝慰他们生活总该往前看、往前走,鼓励他们一定要坚强地生活下去,因为只有好好地活着才能让逝去的亲人安心走好。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