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24

2019-08-12 23:30-23:59 责编:吴恪瑾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地震之后,在小寨中学安置点,忙碌着不少“小志愿者”。

只见一辆装满物资的大卡车开来,3个瘦小的男孩跑得比谁都快。大人们忙着搬物资,他们就跳上车厢里帮忙卸货。卸完一车棉被,已累得气喘吁吁,坐在车上休息。

这群小伙伴只有15岁,都是小寨中学的学生,学校安置点建成后,他们就开始每天“义务”帮忙,常要帮忙卸下这些超过五六十斤的棉被大包。问他们累不累,他们跟小大人似的说:“不累,我们可以像男子汉一样坚强。”

“全体抗震救灾,今天暂停营业,给您用餐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正值饭点,鲁甸县城的一家餐馆门头上闪烁着对顾客的致歉语。十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将热腾腾的饭菜打包装箱,整齐  地码放在皮卡车上。他们要为鲁甸地震中的救援人员送去热腾腾的饭菜。

从2014年8月4日开始,这家餐馆就开始义务为救援部队送盒饭,每天来回要花五六个小时。“我就是鲁甸人,灾难发生了,那么多外面的人来帮我们,作为本地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餐厅经理罗泽翠用忙碌表达了感恩。

响午时分,在坪地营村石棚子村民小组的12顶救灾帐篷里却几乎看不到人。

“眼下洋芋该挖、苦荞该收割,来不及想更多,多干点活,尽量把损失抢回来点吧。”正背着一大箩筐洋芋的邓廷高正往家里烤房走,他家的房屋在这次地震中垮塌,这几天才在村干部和邻里乡亲的帮助下完成了排危,人不能住,但是烤房还可以用,他得赶紧把地里的洋芋、苦荞抢收进烤房。“现在能干活的都抢收去了,不少人中午干脆就在地头休息,所以安置点白天反而人少了。”邓廷高说。

“地震过去一段时间之后,无论遭遇多大的灾难与不幸,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险阻,人活着最为可贵,生活还要继续,我们要坚强。”邓廷高和村里几个青壮年商量着,准备把家里安顿得差不多了就一起外出打工去,多挣点钱,补贴家里。

“鲁甸优质青花椒,平价销售,原价每公斤137元,现在只卖89元。”稚嫩的叫卖声在超市显得特别的清脆。

地震之后不久,“爱心花椒”事件完成了接力,在昆明沃尔玛大观商业城开始售卖。而完成这最后一棒、进行“爱心吆喝”的是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文林校区的小学生们。

随着《买花椒,再帮受灾同胞一把》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上被大量转发。花椒成了2014年8月的“热销”产品。虽然震区交通、采购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不少老客商前往震区收购花椒,还有更多新顾客前去采购。为解决采摘、加工困难,当地有关部门也调配了相关设备组织互助小组和服务对象,帮助农户解决难题。

据昆明沃尔玛超市负责人王勇介绍,为支持灾区重建,沃尔玛从农户手中采购了1吨鲁甸花椒。这些经过确认、质量合格的鲁甸龙头山花椒,已在昆明10家沃尔玛门店平价销售。那时,大家都把鲁甸花椒称作“爱心花椒”,购买的顾客也越来越多,“往日,超市每天销售花椒1至2公斤。2014年8月17日起,在孩子们的热情推介下,日均销售量突破了40公斤。”王勇说。

除了超市售卖火热,灾区的花椒几乎要被商家“买断货”。“我现在每天都要接到30多个客商或爱心人士的电话。”昭通市大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孔发说,“这几天都在忙着收购当地村民手中的花椒,目前已收购了近150吨鲜花椒。”不少成都、重庆、宜宾的企业也积极进入重灾区设点收购青花椒。

这次爱心接力,只是此次抗震救灾中社会各界伸出的无数援手之一,但意义却大不一样。小小花椒,帮助的是灾区生产自救,激励的却是受灾群众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更在全社会激荡起了大爱互助的精神正能量。

修建烤房、采摘花椒、修筑道路,忙碌的身影在山间、在地头穿梭;板栗核桃挂满枝头,房前屋后晒满花椒……震后半个月,巧家县包谷垴乡新坪村、红石岩村、青山村等地,受灾群众用生产自救重树对未来重建家园的信念。

在包容乡最大的安置点马刀崖,新坪村117户455人被安置在这里。天刚亮,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老人和小孩走在泥巴路上容易滑倒,所以就修建几条岔道,方便行走。”正在从下往上背运砖头的陈开丕来自塘子社,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热情丝毫不减,他说:“我们不能坐吃等喝,保持良好的居住条件还得靠我们自已。”

村民们自发组织,投工投劳,能背就背,能挑就挑,一条条户间路慢慢向上延伸,卫生间的设施逐渐得到完善。新坪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兼主任毛子能说:“房屋垮塌,我们无家可归,是政府、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在帮我们脱离困境、安置住所,我们要克服困难,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才能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

生产自救陆续展开、生活秩序逐渐恢复,灾区的恢复重建前期工作也已经展开,但最重要的是灾区群众面对未来生活坚强奋斗的精气神。

“有力出力,没有过不去的坎”,“灾难终将过去,生活需要继续,我们要有信心和信念”,“房屋可以震垮,可人不会,我们要一砖一瓦重新建立起美好新家园”……云南人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行动告诉世人,灾难和悲痛不能阻挡自强不息的前进步伐,只要鼓起精气神,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聚沙成塔,汇水成涓,我们就能在磨难中砥砺前行、坚强奋进,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接着要说的是玉溪市人民医院医疗队:不畏艰险  不辱使命

2014年8月3日,下午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2014年8月3日夜间9:30分,市人民医院医务部应急办公室内灯火通明在张竣院长主持下正在召开派遣赴昭通鲁甸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医疗队紧急协调会,骨外二科科主任张锡光也是其中一员。作为医院资深的骨科专家,张锡光很清楚,骨外科是地震灾区紧缺的医务人员,所以在张竣院长对选派抗震医疗队队员提出:“选派科室中职职称以上的医疗骨干组建医疗队,技术要有保障,保证出之能战,战之能胜;灾区条件艰苦,确保员身体跟得上,并作好长期战斗准备的要求”时,张锡光没有豪言壮语,只说了一句:“只要需要,我去”!于是,就在当天夜里,在张竣院长的指挥下,一支由张锡光主任担任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及临时党支部书记、8名队员组成的医疗队组建完毕。

2014年8月4日早上8:00,在卫生局和院领导参加的简短送行仪式后,张锡光带着医院的重托,带上10箱急救药品、部分清创手术包、石膏绷带、纱布、棉垫、一次性手术衣、注射输液用具等医疗救援用品和两顶帐篷、9套军用行礼、对讲机、食品干粮等野外生活通讯用品,肩负着玉溪市人民关爱与友谊的团队走向救死扶伤的征程。

医疗队,一路向昭通进发,下午六点多到达鲁甸县,稍作休息,请示指挥部后,一路吃着干粮又火速赶往重灾区——龙头山镇。由于道路抢通困难,一路行进缓慢,深夜两点医疗队也未能到达目的地,又只能折返鲁甸暂作休息。

2014年8月5日一早,医疗队再次向龙头山镇进发。一路上道路损毁严重,艰险自不必说,队长张锡光想方设法,协调沟通,一心想着要带领队员早已点赶到震中,为伤员送去急需的医疗救助。在张锡光的带领下,队员们徒步5公里穿过塌方区,于中午12点到达龙头山镇骡马口驻点,在临时救助站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在完成了临时救助站的医疗救助任务后,2014年8月6日,医疗队又领受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到尚无救援人员进入的偏远山区龙井村委会开展救援,医疗队从骡马口驻点出发到龙井村委会徒步需要约6小时,由于道路受到地震破坏,其中一些路段不断有山体滑坡和山石滚落。一大早,医疗队队员们每人只吃了半个馒头,就向龙井村挺进,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期间穿越了多个有落石和山体滑坡的险境,路上队员们一边赶路,一边为遇到的伤员清创换药,徒步6个多小时后到达龙井村委会干水井村民小组,随之立即投入诊治工作,直到晚上8点才吃上当天的第一顿饭。张锡光主任在发回的信息中是这样描述的:“这是队员们进入灾区吃上的最好的一顿饭,是唯一一顿有米饭,还有两个菜的丰盛晚餐,在灾区来讲,已是最奢侈的了。”

2014年8月7日医疗队继续坚守龙井村委会干水井村医疗救助点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深夜十一点多了,劳累了一天的医疗队并没有休息,因为一个急诊病人,带队的张锡光主任带着队员们一起来到村民们宿营的地点,有的诊治急诊病人,有的巡查需要诊治的其他病人。等大家处理完需要诊治的病人,已经是凌晨,也许是因为睡帐篷没有露宿的原因,也许是连着5天超强度的体力透支,这一晚,队员们睡得格外得香。

2014年8月8日早上队员们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干水井村的灾民们捐款,他们搜光了身上带着的现金,队员周俊甚至把身上穿的外套也捐给了村民。张锡光队长把1000元现金和村民们急需的部分医疗物资捐给了当地。

“灾难,往往是一瞬,而抗灾精神,却是一种永恒。我们的到来让灾民们很感动,路上遇到一些灾民亲属说,那么远那么难走的地方你们都去啊,要不是我们的亲人还在里面,连我们都不可能进去的。一路上有村民送东西给我们吃,主动提出用摩托车送我们,为我们搬运行李药械。到了驻地他们腾出最好的地段让我们铺床睡觉,拿出仅有的被子给我们盖。我们吃住在一起,完全融入这个大家庭。”这是队长张锡光主任2014年8月7日深夜在千水井村巡诊完病人后写下的一段话。

在灾难面前,医者的大爱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他们冒着余震的威胁,冒着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险,迎着不断滚落的山石,不畏艰险,把生的希望带给灾区的患者。在灾难面前,患者对医生的尊敬与爱戴就是在那冒险用摩托车送医生一程,在那散发了乡村味道的水杯里,在那尚有温度的土豆里!

2014年8月10日上午8:30分,由院长张竣带队的第二批医疗队正式出发驰援鲁甸灾区,第二批医疗队一共5人,主要是看望慰问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并为他们带去了一些必需的药品和后勤补给。医疗队于当天下午17:30分抵达灾区龙头山镇龙泉村委会骡马口村开展工作。张竣院长带去的还有医院职工的捐款122992元,通过鲁甸县红十字会定向捐赠给鲁甸县人民医院,并转交市卫生局的捐款8050元,定向捐赠给龙头山镇卫生院。

面对经历的种种艰险,队长张锡光是这样说的:灾难面前,没有紧张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诠释着誓言,感动着无数国人,人们在此时对医生这一职业充满尊敬。我们希望在没有灾难的时候,国人能更多地看到这一职业的伟大!”

在现场,还有一支蒙牛志愿救援队,也引起过很多人的关注。

“鲁甸地震情况比想象中严重,我们要不赶紧去!”2014年8月3日下午5点左右,蒙牛云贵广大区总经理陈江春接到昭通市区域经理的电话后立即向企业总部申请救援行动,得到批准后,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援行动正式展开。

陈江春说,决定展开救援后,自己和志愿者们带着224箱各类奶制饮品从昆明往鲁甸赶。2014年8月4日凌晨4点到达鲁甸后,与早在2014年8月3日晚7点就赶到的昭通蒙牛志愿者会合。总结自雅安地震以来的救援经验,陈江春首先联系了曲靖市红十字会,成为第一个注册进入灾区的民间救援队。

“到关卡过不去了,我们就先观察当下的情况。”陈江春说,交通要道被交通管制后,绝大多数车辆都无法进入。他们发现,很多武警、消防、医疗等专业队伍都停在该处,“连专业队伍都没法进,那我们非专业队伍能做些什么?”

物资是他们认为更应该先送进灾区的东西。志愿者立即就地搭建帐篷,并将带来的物资搬进帐篷里,第一个服务站就建立起来了。有些震区居民的面包车和摩托车能进入震区,志愿者就赶紧拦下来,尽可能地往车里装物资。“有的摩托车只能装一两箱,但只要能送进去就是希望。”这个希望不仅是灾民对物资的需求,更是志愿者想尽些力的渴望。就这样,在2014年8月4日,每一辆到达灾区附近的车辆,都不断地搬上牛奶,送到灾民安置点。

2014年8月4日下午,在龙头山镇的灾民安置点,村民罗立英帮女儿园园插入牛奶吸管后,5岁的园园迫不及待地吸了一大口。地震将该地的供水系统完全毁坏,缺水少食成为灾民安置的最大难点。“中午过后,我们就看见不时有村民扛了牛奶来,不多时就有好几箱。”罗立英说,刚开始矿泉水是统一发放,但他们不知道去哪儿领,不过寻水沿途遇上了村民们扛来的牛奶,大大解了燃眉之急,“牛奶比矿泉水还好找,孩子又爱喝。”

交通不畅是所有救援队员最头痛的问题。在派出队员四处考察后,陈江春决定两条路一起走,第一条是到鲁甸县医院、县政府新闻中心再建立2个服务站,将人手和物资分发到这两个点:第二条就是建立一个7人的突击小分队,用步行和搭车的方式尝试往重灾区进发。

孙长青就是突击小分队的一员,他说,从2014年8月4日开始,他们就开始不断尝试将物资搬往离震中更近的地方。一开始是徒步,突击队员们的背包里、手上都是物资,一步步往灾区行进。之后,他们遇见了一支救援摩托车队,两支队伍一拍即合,蒙牛提供物资,车队往里运送。

2014年8月6日中午12点,突击队和车队风尘仆仆地从灾区回到服务站。他们刚刚开进灾区30多公里,将一批物资运到垭口。“我们来再运一批物资,然后想想办法能不能往远处再走一点。”

正午烈日当空,坐在摩托车上,闷热干燥的风夹带着沙土扑面而来,吹得人张不开嘴。即使有摩托车代步,但是沿途还没有完全清理干净的塌方泥士、来往车辆的堵塞让速度一直快不起来。半个多小时过后,车队再次来到无法再前进的垭口。此时孙长青早已大汗淋漓,脸被晒得通红,还被黄土“上妆”,其余队员也是这般模样。队员下车后,一面搬物资,一面到处想办法再往里走,可是几番尝试都未成功。

就在突击队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名30多岁的妇女怯生生地来到突击队前,“我们村50多户人家都没东西吃了,你们能不能帮帮忙。”她说,自己是垭口沙坝一小村的村民,村子在公路旁的半山腰上。因为再也找不到吃的,她只能步行1个多小时,来到公路上求助。生怕队员不信,她还赶紧把自己的身份证拿了出来。紧接着,又有两名村民举着“重灾区急需物资”的纸板前来求助。他们是离垭口还有40多分钟车程的光明村村民,因为距离远,物资一直没有足够补充,村民们只好尝试向灾区外寻找物资。

接到求助后,孙长青和队员们立即改变方案,将物资分为两批,准备分别送到两个村里。此时能往里走的摩托车越来越少,队员只能徒步前进。近30箱的牛奶、水和药品,7位突击队员和2位志愿者能背的背、能扛的扛、能拎的拎,一句话没多说,就分头往里走了。1个小时后,队员们和出来迎接的村民相遇,这些物资顺利地交到了村民手上。

“进入灾区,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突击队小组长尹学稳说,在一天的救援工作结束后,队员们就守在服务站里,幕天席地地躺下,但即使这样,队员也不敢好好休息,一听见有声响,就赶紧爬起来看看。

这些经历,队员们都只一句话带过,问得再详细一点,他们就摆摆手,笑得特别不好意思。“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只希望还能做得更多。”

能最快速地来到灾区,最早建立服务站,最及时地将物资运到重灾区,能做到这样,陈江春认为是经验积累的效果。

他回忆,四川雅安地震发生时,企业最先是发起募捐,结果募捐到资金后,却发现钱在灾区前期救援中根本没有用处,反倒是实实在在的物资更能解燃眉之急。所以这一次来鲁甸抗震救灾时,他们最先募集的就是物资。有明确的目标,自然能够最快做好准备工作。陈江春总结的经验是:前期最需要物资,后期灾民开始进入重建工作时,才是更需要钱的时候。

能出色进行救援任务的另一方面,是他们最先把握住了摩托车这一“神器”。陈江春说,交通大部分是救灾难点,因此救援队光有一腔热血不够,还需要找到克服困难的契机。

陈江春看了看队员说:“我到现在为止仍然提心吊胆,现在救援队伍很多,万一再次发生灾难,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安全,所有志愿者都做了安全培训,签署《安全责任书》,才能进入灾区救援。

“民间力量虽然细小,但更灵活、有效。”陈江春举例说,在突击队第一次进入灾区后,就发现灾区缺止疼药、感冒药等药品,一些女性还需要护理用品。于是第二天突击队再进去的时候,就提前采购好这些东西带进去。这样的细节对于专业救援队可能在前期很难顾及,而非专业救援队就能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