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26

2019-08-14 23:30-23:59 责编:吴恪瑾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地震发生之后,往往除了灾难,还能看到很多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过去5年的鲁甸地震中,我们看到了灾害和伤害,看到了灾难发生时很多人的互帮互助,也看到了很多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勇敢担当,还有很多人在灾后重建中的拼搏进取。虽然已经过去5年,这些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纪念和回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昭通市委后来编辑整理了100个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年前,听听他们的故事。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鲁甸“8·03”地震以后一直坚守灾区一线,但是你在电视上看不到他们,广播里听不到他们,报纸上也找不到他们因为他们一直在忙着做好本职工作,却没有时间介绍他们所做的工作。走近他们,除了感动,只能用两个字来诠释他们的坚守,那就是“责任”,如果再用上两个字,那就是“大爱”。他们,就是全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从2014年8月3日进入灾区,一个月的时间中,很多人员陆续撤离,只有他们仍旧坚持、坚持……

2014年8月3日地震当天,昭通市疾控中心及时安排鲁甸县疾控中心5人组成的卫生防疫应急队伍进入震中龙头山镇,迅即配合医疗队伍开展援救、分类照顾病人:4日,市疾控中心第二支、第三支队伍抵达鲁甸、巧家,5日,疾控系统9支队伍共140来人全部到位,对重灾区所有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

队伍进驻的时候,道路基本不通,每个小队一台电动喷雾器、一台手动喷雾器,还有众多消毒药片,几乎全靠人力背进去。由于气候炎热,开始那段时间的消杀任务很重,外环境一天两次,内环境一天一次消杀,在那些山区人居分散的地方,一个行政村步行走完是什么概念,没有到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开始的时候,入驻龙头山镇的防疫队员没有条件吃和住,就只能随便在哪里靠一下,蹲一下,有个地方避雨就不错。后来有了帐篷,就和衣躺在硬床板上睡觉,或用药盒子铺在帐篷里对付一宿。至于驻村的队员,怎么吃、怎么住,那就更不用想象。

在各部门协调配合下,经过数天时间的工作,震区遇难同胞遗体被有序转移或埋葬,再加上大牲畜尸体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的推进,消杀工作频率稍微减缓,但是集中安置点饮用水监测、食品卫生监测、卫生防疫知识宣传等任务却骤然加重。

每个驻村的小组都要摸清水源底数,搞清每个水源点分别供给哪些人员使用,向群众宣传必须煮沸饮用。起初震区的水都比较浑浊,疾控系统及时向水务局建议安装净水器,让震区用上了清洁水,并实现了对各水源点20个指标的监测。

食品卫生监测也是一个工作重点,震区100人以上集中安置点60来个,防疫系统必须及时摸清餐点底数,指导餐点工作人员保证食品安全。不光是吃的问题,集中安置点的垃圾蚊蝇以及厕所蹲位,都把防疫人员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以每50人一个蹲位的厕所建造标准,他们及时列出问题清单督促相关部门配备。

根据震区实际情况,防疫系统对1-14周岁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准备进行甲肝、麻疹、腮腺炎、风疹四种疫苗预防接种。并对接种医生进行培训,按行政区划设立了固定集中接种点:完成了重灾区幼儿园到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接种。

为了确保疫苗接种质量,接种过程严格分为预检、接种、留观3个步骤。于2014年8月29日对鲁甸紧急接种25000人以上,巧家接种27900人以上。

疫情防治事无巨细,每个环节都要提早介入,疫情才不会发生。省长视察灾情时说道:“天大地大,防疫最大。”但是,市疾控中心主任刘仁泉却说,他们的工作,却是最不为人所知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开展起来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他们的成绩,总结起来,也不是那么豪言壮语。

刘仁泉主任总结的他们众多人员苦战一个月取得的最朴实无华的成绩作为结语是:灾区没有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没有发生疫情……

还有一个部门也值得回顾,那就是鲁甸县国税局。作为国税人,他们头顶的税徽就是责任和担当,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工作中,他们从未停下匆忙行走的脚步。

2014年8月20日,时任鲁甸县国税局局长雷大明在银屏村入户统计灾情时说:“我们县国税局一家单位在银屏村30个社中就负责了雷家坪子、马店、老鹰窝、箐地、张家坪子、桃花源社、许家坪子、店子社这8个社,这317户、近1400人的受灾情况我们都是挨家挨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去统计的。”

2014年8月5日,22点50分,第一批救灾工作队绕道近百公里,徒步10余公里,抵达龙头山镇银屏村重灾区。救援路上湿滑泥泞,余震不断,由于天黑看不清路况,队员们只能通过声音判断滚石位置,快速通过。

到达银屏村公所的第一时间,工作队员们受县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率领和医疗人员第一批抵达桃花源、许家坪、店子社。途中,文屏分局马林举不慎跌倒,擦破手脚,鲜血直流,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忍着伤痛,仍坚持继续前进。副局长阮拥军由于连日的疲劳奔波,加之异常恶劣的天气状况,在到达目的地时造成脱水,解放军战士用随身携带的生理盐水进行救治,阮拥军在清醒后稍作休整就开始核查灾情。

看到这第一批救援队的到来,当地的受灾民众情绪激动,与救援人员相拥痛哭。副局长马仲昆和救援队工作人员积极安抚灾民情绪,帮他们刨救命粮,挨家挨户统计灾情,带他们走出险境,为他们搭建安置帐篷,给他们送水、送食、送衣、送药。职工胡勇在帮助村民创挖救命粮时,由于余震影响,被垮塌下来的残墙砸在背上,当即瘀青,他强忍着剧痛在一线又持续奋战了4天。

2014年8月9日,纪检组长刘鹏翥、副局长唐兵带第二批抗震救灾工作队员赴箐地等五社核查灾情,在“十坪梁子九家房”的险峻地方,携带锄头、铁铲等工具,和官兵同志一起挖掘被埋人员,掩埋处理死亡禽畜,进行周边环境消毒,帮助村民刨挖救命粮,组织转移重伤患者。

在前往老鹰窝村核查灾情途中,遇一村民被山石砸伤左腿,血流不止,副局长唐兵见状立即从自己随身携带的救急医药包里取出酒精、绷带、棉花和夹板,为村民止血、清洗伤口,进行简单的固定包扎后将该村民安全转移下山。

在走访到马店社时,疲惫不堪的工作队员借休息的机会与路边两位70多岁的老人攀谈起来,当得知两位老人独自在家,无力搭建帐篷时,纪检组长刘鹏翥顾不上休息,在仔细察看一处安全地点后,抡起锄头就开始整理土地,准备挖出2条导流糟,在烈日的照射下,3位队员的汗水湿透了衣背,为老人搭建了救命帐篷。

2014年8月18日,在第三批抗震救灾工作队前往桃花园等3社开展调查途中,由于山体塌方,交通中断,队员们不得不冒险铁索飞渡牛栏江入户核查灾情。局长雷大明有高血压,身体以前又动过手术,同事们纷纷劝阻,老乡建议说:“你们能来关心我们就很好了,这么危险您还是别去了,让年轻人跟我们进去就行了。”可雷大明还是一再坚持:“我是领队,要拿出带头作用来,为民服务,冲锋在前才是党员本色。来,我先过,其他同志跟着老乡一个一个过,要特别注意安全。”

到达村社,工作队员们开始了紧张的统计工作,家庭人口伤亡、房屋受损情况、牲畜死亡情况、实地照片说明、居民预期安置方式、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信息都由每户灾民亲自签字盖章。在泥泞的山路中,工作队员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每一户灾民家中对受灾情况进行核实,两天两夜的辛勤奔波换来了数据详实准确,为灾后重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此外,鲁甸县国税局在得知当地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全局上下齐心协力为灾区筹备物资,捐赠各类四季衣服562件;为银屏村送去了食物、水等近万元的必备物资和4台发电机、5桶汽油、30个多充电宝、13支应急手电筒、4个插板,以及应急灯等照明设备和压缩饼干等大量应急物资。通过与昭通市青年创业者协会鲁甸分会联系,2014年8月14日为当地灾民捐赠了10顶救灾帐篷和25包应急物资;协调蓝天救援队于2014年8月15日为当地70多户家庭380多人提供了75个医疗家庭包,70多箱方便面,婴幼儿衣物、尿不湿和奶粉若干。

时间过得很快,2014年8月13日,距鲁甸“8·03”地震刚刚过去10个日夜。逝者已经安然入土,伤者正在接受治疗!道路抢通了,热饭吃上了,帐篷住上了!经过十天的紧张救援,灾区人民的生活开始进入震后漫长而平静的恢复重建期。

就在这一天,在鲁甸县城太阳湖集中安置点,在火德红乡中学集中安置点,细心的人们发现,刚刚过去一个夜晚,这里突然间就多了两个社会服务点——昭通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抗震救灾免费图书阅读点。

“太好了!我们看书去。”看到桌子上一本本、一层层、一摞摞崭新的图书,一群孩子首先奔来。渐渐地,大人们来了、老人们来了,男人来了、女人来了,识字者来了、不识字者也来了……一时间,红色的帐篷下人群涌动……科普书、故事书小说、杂志,少儿读物、成人读物、大部头的、快餐版的,汉字的、拼音的,阅读的、画画的……转瞬间便吸引了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设置抗震救灾免费图书阅读点,源于一次让人感动的经历。2014年8月12日下午3时,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正在曲靖市体育中心举行。先是沉默——容纳万余人的体育中心内,人们脱帽低头,为鲁甸“8·03”地震600多遇难同胞默哀;继而爆发——“鲁甸加油!“昭通加油!”……16个州市代表团、35个职工代表团、30所大专院校代表团的呼号声一浪高过一浪,为近600万昭通人民加油鼓劲。一时间,震颤的大地、倒塌的房屋、逝去的英魂、生者的眼泪……在昭通市文体新闻出版局的施局长的眼际一幕幕掠过。此时的她,刚刚经过一个星期的忙碌一鲁、巧家、昭阳、永善,视察灾情、核查损失、组织上报恢复重建规划一虽然人在曲靖,心却留在灾区。“全省各族群众都在关心我们,我们更应该有所作为,为灾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一个人在忙碌的时候,往往会忘记心灵的痛苦;一旦生活渐渐安定,亲人逝去的优伤、家园损毁的痛苦,就会慢慢占据他的心灵。”想到这些,施局长走出会场,拨通了市文体新闻出版局马梅副局长的电话:

“我们一定要急灾区人民群众之所急,想灾区人民群众之所想,解灾区人民群众之所难,做灾区人民群众之所需。”施局长的话音显得有些激动,她对在家留守的马梅副局长说道,“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给灾区人民送去一点精神食粮,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和关怀!”

电话这头,马梅副局长也早已心有所思:“对!局长,我们可以在灾民集中转移安置点设几个免费图书阅读点,让灾区的群众和孩子们有书读,有书看,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抚慰他们的心灵世界,给他们一个心灵的港湾!”

就这样,一个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灵感”在两位局领导的通话中幻化成形。

服务来自于责任。

为灾区设置免费图书阅读点的计划一旦拍板,马梅副局长便立即召集局机关各科室、市图书馆、市新华书店负责人开会研究。

“我们图书馆没有问题,可以马上从少儿阅览室、成人阅览室、报刊杂志阅览室和书库中选出灾区群众急需的科普、文学、杂志等各类图书,准备几千或万把册没有丝毫问题,而且可以随时更新,”市图书馆吴明俊馆长态表得很干脆,“帐篷就由我们买,书架也由我们买,以后都还用得着。桌椅可以联系鲁甸县图书馆马殿荣馆长落实,用他们图书馆的可以,从当地安置点协调解决也可以。”吴馆长显得极有主见。

“我们市新华书店早就准备好了!”市新华书店常开福副经理没有丝毫犹豫,“我们选了各类汉字、汉拼、图画等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少儿读物,有12件,每件30册左右,全部近4000多册,若需要,以后还可以增加。”“等免费借阅服务时间差不多了,这些书可以直接送给灾区的孩子们。”常副经理慷慨地说。

“就这样定了!图书由你们两家共同出,后勤保障工作由市图书馆具体负责,局机关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看到两位基层单位领导如此热情,马副局长显得轻松了许多。“抗震救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如果缺人手,无论你们本单位还是局机关各科室,都可以抽调人员进行服务。”她郑重地说。

当天下午,马宁波、钟谋两位同志就驱车深入鲁甸各灾民集中安置点进行踩点,最终选定交通相对便利、灾民安置较为集中的太阳湖、火德红乡中学2个点,作为第一批免费图书阅读点。

也是在当天下午,局机关办公室、社文科、艺术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市图书馆、市新华书店,甚至原先没有列入计划的市文化馆大家纷纷主动请缨,第一批免费图书阅读点志愿者很快到齐。

还是在当天下午,市图书馆、市新华书店、各部门先后报告:图书备齐,帐篷备齐,干粮备齐,桌椅凳子备齐,矿泉水备齐,车辆备齐……可以按时出发!

第二天,挂着“昭通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抗震救灾免费图书阅读点”宣传橫幅,载满图书、帐篷等一应设备的车队早早地出发了。临行前,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即将退休的温树恒老同志一次次主动申请,一定要到最远的火德红乡中学安置点,去亲自布置第一个抗震救灾免费图书阅读点,态度坚决得简直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我们的生意实在是太好了!”服务现场,烈日炎炎下,老温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停歇,他指着帐蓬下看书的一群孩子,几分幽默几分自豪地说,“你们不晓得,我们图书一摆,嚯!一大帮娃娃就围了过来,一看就不走,喜欢得不得了!”“在这儿服务,我感觉最有价值。”——老温道出了他倔强的“天机”。

市文化馆的罗江珍曾经当过幼儿教师。一到太阳湖安置点,她就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顺着帐篷挨家挨户动员:“你好!我们昭通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给你们送图书来了,免费阅读,就在那边。想看就过去!”“小朋友,想画画吗?阿姨可是画家哟。有免费的画纸和画笔,想画什么就教你画什么。画得好的,还可以奖根跳绳给你。喜欢就来吧!”……在她的带动下,看书的、画画的、跳绳的一服务现场一下子便活跃了起来。

“灾区人民真的很需要点文化生活!”“能为他们做一点事真的很快乐!”“如果单位没有紧急事务,我就要坚持服务下去,不要任何人来替换!”工作人员对前来视察工作的马副局长异口同声地说。

看到大家工作热情如此之高,了解到灾区群众真心欢迎免费图书阅读点的到来,马副局长的信心更足了——当天下午便率领工作人员深入龙头山一路调查走访,多方协调争取,很快便物色上了几个较为满意的设置点。

就这样,昭通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首批抗震救灾免贵图书阅读点正式在灾区安营扎寨!

第二批抗震救灾免费图书阅读点于2014年8月14日在小寨中学安营扎寨!

第三批抗震救灾免费图书阅读点采取与市妇联“妇女儿童之家”联手合作的形式,也于2014年8月15日在震中龙头山镇龙泉村集中安置点、骤马口集中安置点安营扎寨!

按照计划,市文体新闻出版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市图书馆、市新华书店、市文化馆将陆续抽调干部职工在这5个点长期轮守,为灾区群众提供20天左右的免费阅读服务,直到孩子们秋季开学。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鲁甸地震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