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人类工业史上的空前浩劫——博帕尔惨案

2019-11-09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今天,我们就关注人类工业史上的空前浩劫——博帕尔惨案。

博帕尔农药厂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69年在印度博帕尔市建立的,用于生产西维因、滴灭威等农药。制造这些农药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的剧毒气体。这种气体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就会使人感觉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在博帕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惊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成液态后,贮存在一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45吨之多。

1984年12月2日晚,该厂工人发现异氰酸甲酯的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从出现漏缝的安全阀中溢出,迅速向四周扩散。毒气的泄漏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虽然农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30吨毒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英里的地区,数百人在睡梦中被悄然夺走了生命。火车站附近有不少乞丐怕冷拥挤在一起,毒气弥漫到那里,几分钟之内,便有10多人丧生,200多人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毒气穿过庙宇、商店、街道和湖泊,飘过25平方英里的市区。那天晚上没有风,空中弥漫着大雾,使得毒气以较大的浓度继续缓缓扩散,传播着死亡。

过了短短的几个夜晚,2500人丧失了生命,还有3000人濒临死亡的边缘,12.5万人不同程度地遭到毒害,约有10万人终身致残。

发生事故的第二天早晨,博帕尔市好像遭到了原子弹袭击一样。尽管一座座房屋完好无损,但到处是人和牲口的尸体,好端端的城市忽然间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人们发现,市内的一条街道上,至少有200人死亡,半数以上是儿童,其中身体瘦小、发育不良的,成了最易受毒气残害的受难者。很多死者是在当局下令砸开居民的屋门后才发现。毒气侵入时人们正在酣睡,他们在梦中离开了人世。有些人,发觉有古怪的气体侵入,便把门窗关得紧紧的,以为这样可以抵御那种让人难受的气体,结果住房却成了毒气室,数以百计的人就这样离开人世。

腐烂的尸体气味悬浮在空中,与火葬场上飘来的烟雾混在一起,气味难以忍受。掘墓人挖着长长的墓坑;裁缝们在缝制尸衣;医护人员在尽力防止瘟疫发生。整个城市都为那些毒气受害者悲恸。受害者大多生活贫困,缺少文化。他们一直弄不清在自己低矮的泥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少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毒气。灾难降临以前,他们只听说那是一家生产药品的工厂,根本想象不出药品与毒气之间有什么联系。

哈米迪医院是博帕尔市最大的医院。毒气泄漏事故刚发生几小时,数以百计的中毒者就在医院里排起了长队。同时,大大小小的汽车还不断往这里开来,拉着多是儿童和老人。医院里的350名医生和1000名护士早就全部动员起来,还是照顾不了一批批涌来的患者。最后只好把500名医学院学生编排进医疗队伍。医院的750张病床全住上了中毒的病人。医院周围的空地上到处都是病人,他们的呻吟声、咳嗽声和悲泣声响成了一片。

博帕尔的大学医院也进行紧张地抢救。事故刚刚发生,就有1至7岁的7个儿童被送进急诊室。在病床上,孩子们都很烦躁,不住地咳嗽、呕吐,张大嘴巴,大声喘气。父母和亲属盯着医生给孩子们治疗,医生轻声地对他们说:“孩子们活下来的希望只有一半。”大学医院里450名医生,在1984年12月3日和4日两天中,就抢救了几千人的生命。市里共有5家医院,各医院都拥挤不堪。医生们相信,这次事故的幸存者都会染上肺气肿、哮喘和支气管炎。一些专家指出,毒气对肝、肾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哈米迪医院的一位医生说:“毒气作用于中枢神经,这会给不少病人造成终生迟钝。”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已发生好几起孕妇肚子疼痛的病例,经医生检查,胎儿已死在腹中。

一时为害的毒气消散了,烧化受难者的最后一堆火也熄灭了。另一个储气罐里的剧毒气体也已经采取措施加以中和,成为无毒的气体。外逃的博帕尔居民陆续回家,但博帕尔灾难留下的伤口在人们心中无法抹平。

20年之后的一天,随着夜幕逐渐降临,博帕尔市在2004年12月2日的守夜纪念活动拉开了帷幕。在公园内,约300名罹难者家属围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静静缅怀逝去的亲人。

人们在发生事故的农药厂厂址附近举行了一场持续2个小时的烛光缅怀仪式。环境保护主义者以在废弃工厂的围墙上作画的方式,纪念这一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污染事故。骷髅图像是让民众与厂区保持距离,一幅画显示一群母亲用扫帚柄击打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前负责人安德森的肖像,另一幅画描绘的是父亲抱着孩子跑向医院。

当地受害者自发举行了多次火炬游行等抗议活动,要求政府为死难者家属提供终身保障,严惩渎职的前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总裁安德森,并把12月3日定为公共节假日,以纪念这一惨案。

博帕尔市还举办一系列研讨会,与会者要求收购联合碳化物公司的美国道化学公司,支付泄漏事件受害者的医疗费用,并研究如何清除有毒遗留物质。

在工厂遗址,到处是枯草荆棘,厂房静静地立在那里,金属反应塔早已是锈迹斑斑。然而,在这片荒野下面,仍然有大量废料遗弃在那里,向周围的地下渗透着毒液。周围10个村庄的2万居民已经不能饮用地下水,仅靠政府用灌装车或高架水槽供应饮水。

泄漏事故中当场致死的人数并不庞大,可余孽却令人震惊。据印度政府统计,1.5万余人因为后遗症在事后死去,而受害者的维权者说,真正死亡人数比这一数字高出几倍。

事发多年之后,仍有数万人在化学泄漏导致的病痛折磨中苟延残喘。幸免于难者几乎都有呼吸问题,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12万到15万人患上了肺结核和癌症等慢性病,更多人亲眼看着心爱的人在灾难中痛苦死去而出现心理方面问题。同时,博帕尔大量居民仍依靠受污染的地下水生存。

而已废弃的农药厂仍然是危害环境的“毒瘤”。环保主义者说,工厂内仍遗留有高达8000吨的有毒物质,绿色和平组织依据事故发生前工厂储存原料的相关资料判断,有毒物质数量接近2.5万吨。

事后,美国《纽约时报》披露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的工厂与设在美国本土西弗吉尼亚的工厂在环境安全维护措施方面,采取了“双重标准”:博帕尔农药厂只有一般的安全装置;而设在美国本土的工厂除此之外还装有电脑报警系统。

此外,该公司在印度这家工厂的厂址选在人口稠密地区,而美国的厂址却远离人口聚集区。一位第三世界国家的环境保护官员说:“跨国公司往往把更富危险性的工厂开办在发展中国家,以逃避其在国内必须遵守的严厉限制。”灾难发生后,当时的印度总理拉·甘地代表印度政府要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赔偿损失。美国梅尔文·贝利律师事务所和另外两家律师事务所共同代表印度受害人提起诉讼,要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赔偿150亿美元,指控这家跨国公司在设计与经营方面失误,因而造成这起毒气外泄、导致大批人员死亡的工业事故。

然而,诉讼的过程却极其艰难。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85年3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竟将事故责任推卸到印度工人身上。报告称,这次毒气泄漏起因是有240加仑的水被注入气罐中,因而引起化学反应。所以进行错误操作的工人才应该对事故负责,而公司本身只愿意提供2.3亿美元的赔偿,并且要在20年内分期付清。美国公司的无理要求遭到印度方面的断然拒绝。

经过长达5年的诉讼,印度最高法院在1989年2月做出最终裁决,要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为其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子公司一次性赔偿4.7亿美元的损失。

千多条人命最终换来的只是4.7亿美元的赔偿,而且除9名低层管理人员外,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工厂的高层管理人员无一坐牢。

1984年12月6日,毒气泄漏事故发生后第三天,安德森曾率领由6名专家组成的一个调查小组抵达博帕尔进行全面调查。在印度期间,安德森曾被印度当局逮捕,但随后又被保释。回到美国后,安德森在联合碳化物公司总裁位置上又呆了两年时间,直到1986年退休。安德森至今仍在其乡村别墅中过着逍遥自在的舒服日子。

印度警方虽曾向国际刑警组织发出了对安德森的国际通缉令,但从来没有认真要求美国司法当局帮助搜捕安德森,并将他引渡到印度受审。而且,有分析人士还指出,新德里显然不希望印美关系因博帕尔毒气案继续紧张下去,所以在起诉安德森的问题上一直迟疑不决。博帕尔毒气受害妇女组织成员阿卜杜勒·贾巴尔说:“印度政府不希望搞僵与美国的关系,所以软化了对安德森起诉案的立场。”

1991年,博帕尔毒气泄漏案受害者再次向印度法庭提出起诉,要求将这起骇人听闻的工业事故的主要责任人送进大牢,其中包括联合碳化物公司前总裁安德森。在审理过程中,印度检察机关以“应受处罚的谋杀罪”起诉安德森,这一罪名如果成立,最高可处以20年徒刑。

2001年2月,道化学公司兼并了联合碳化物公司,对联合碳化物公司的起诉又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新东家道化学公司,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检察机关又向法院提出减轻对安德森起诉的罪名,将原先的“应受处罚的谋杀罪”降为“疏忽伤人罪”,而后者只需要被判处两年以下的徒刑。

印度检察机关立场的软化,引起印度民众尤其是受害者极大的愤怒。经过3个多月的辩论和调查,印度大法官拉梅什瓦尔·科塔正式拒绝减轻罪名的请求,决定仍然以“应受处罚的谋杀罪”起诉安德森,并要求印度司法机构尽快启动引渡安德森的程序。

科塔在判决中说:“我们没有理由减轻对沃伦·安德森的起诉,他是个在案潜逃的人,受到国际刑警的通缉,而且从来没有在任何法庭上出现。”科塔宣布判决后,一位名叫拉什达的受害者显得十分激动。他说:“我们赢得了这一回合的战役,我们将继续奋战,直到把安德森送上法庭,使他受到应有的惩罚。使博帕尔事故的悲剧不能再次重演。”

随着科塔的一声判决,博帕尔毒气泄漏案再次勾起印度人痛苦的回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印度当局正在加紧搜集有关证据,确保对安德森的引渡请求得到美国当局的支持和批准。但是这名印度官员并没有具体说明,印度政府将在何时对安德森提出引渡请求。

多年来,美国司法部门一直声称不知道安德森的下落,所以无法帮助印度进行进一步追查和司法诉讼。但是,“绿色和平”组织和英国《镜报》经过几天的追踪调查,在纽约附近的布里奇汉普顿安德森的度假别墅中找到了他。

“绿色和平”成员甚至见到了安德森本人,并质问他对当年博帕尔惨案应负的责任,安德森本人当时“一言不发”。“绿色和平”成员凯西·哈勒尔说:“如果一群记者和‘绿色和平’成员在几天时间里就可以找到印度头号通缉犯的下落,那么美国当局这些年来寻找安德森的认真程度可想而知。”“美国对于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金融丑闻反应非常迅速,但是对于寻找安德森这样一个对印度上万人死亡负有责任的人却不愿付出任何努力。”哈勒尔激动地对记者说。

“绿色和平”同时呼吁印度在获悉安德森住址后尽快启动引渡程序,同时要求美国政府予以配合,而不要设置人为的障碍。

“绿色和平”在印度的负责人加内什说:“现在已经知道了安德森的住址,印度应该立刻采取行动,将他正式拘捕并引渡到印度接受司法审判。此外,‘绿色和平’组织还要求美国尊重印度的请求和两国签署的引渡条约。”印度司法界人士指出,印度和美国在1999年签署的引渡条约为印度的引渡请求清除了法律障碍。但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在美国司法部门对安德森进行相关判决前提出审判要求,否则,美国可以以在本土审判安德森为由拒绝引渡。

在博帕尔事故的司法救济一波三折,陷入僵局长达几十年之际。出于对事故受害者的同情和对联碳、道化学公司不履行自己职责的愤慨,一些国际组织、知名人士和博帕尔受害者组织形成了一个为受害者讨回公道的“还博帕尔以公道”的国际运动,声援博帕尔灾难的受害者。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博帕尔事故中汲取教训。博帕尔灾难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化学事故,但决不是惟一的,其他类似的事故也发生过,如1976年意大利塞韦索发生的二恶英泄漏事故;2001年法国图卢兹市发生的硝酸铵爆炸事故;2003年中国重庆市发生的硫化氢气体井喷事故等。这些事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和国际上相关的科学、技术、政府经营管理水平及政策法规水平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促使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预防重大化学事故公约,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全球化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工作系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和排放单位都在急剧的增加,在已知的1100万种化学品中,有10万种上了工业生产线,并且每年有1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在2500种批量生产的化学品中,有近85%的年生产量超过1000吨,而这些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却很少有人问津。

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新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经常会发生化学品的失控性反应、爆炸、火灾、泄漏和喷出事故。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国家的还是私有的用于监督、控制、规划危险化学品的基础设施,是明显不够的。一旦发生事故,难免就会有人员的伤亡、紧急疏散、环境污染,也带来了影响儿童以及成年人身体健康的诸多后遗症。在早些时候,并不重视从重大事故中汲取教训,所以,相似的事故陆续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对化学品缺乏有效的监督,一旦发生事故,又缺少独立、有效的调查方案,直接导致事故发生趋势、发生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要么不明确,要么得到的不恰当。阻碍发展和部署适当的预防方案的原因有:缺乏经济上的鼓励措施,国家和个人的法规观念淡泊,政府开展有效行动的资源不够充足。

2004年10月28-29日,在意大利加比镇举行的国际会议上,拉马吉尼执行管理委员会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总结,医生、工程师以及公共健康人士分别代表学校、国家政府机关、工业部、无政府组织、欧洲环境保护委员会、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参加了这次讨论。根据大会的审议,该委员会提倡:

——在博帕尔地区,对该地区受害者提供长期的更加先进的医疗护理;对遗留下来的尚未解决的事故原因、后果及补救措施,提出公正的解决方案; 对1984年灾难造成的危害以及弥补措施,开展科学的评估研究。在全球各个地区充分提高国家和个人的政策法规观念,协调审核与实施的一致性,充分合理分配资源,防止发生意外的化学品泄漏和由此带来的危害;开展对有毒物品的检测工作,检测商业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长期影响,从而系统的汇集有毒物体产生影响的资料。检测的地区也要包括那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半成品加工地区;开展国家和国际的事故监督工作,增加对事故起因和后果的独立、综合调查的力度。

博帕尔事故发生后的几十年来,国际劳工组织在化工安全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1993年制定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第174号)和《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建议书》(第181号);1991年制定了《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实用规程》以及《重大危害控制手册》;1990年制定了《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以及《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该建议书主要为各国建立化工安全体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几年前,国际劳工组织又开展了“化学品分级和加贴标签全球统一制度”的协调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国际劳工组织针对预防重大事故制定和发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导则为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建立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框架,为企业建立和保持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具体的标准。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各国政府组织、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加强化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并全面实施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有关化工安全的标准,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发生。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人类工业史上的空前浩劫——博帕尔惨案,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