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9·23特大沉船事故纪实

2019-11-26 23:30-23:59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山西多煤缺水,煤矿事故人们心理尚能承受,黄土高原上的特大沉船事故一时间竟使许多人惊诧不已。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9·23特大沉船事故纪实。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今天,我们就关注9·23”特大沉船事故纪实。

2004年9月23日清晨,黄河上空迷迷蒙蒙,在黄河两岸的滩涂中,点点白花与泛紫色的瓣蕊错落摇曳,鸟儿在白茫茫的棉田浪潮间欢鸣翻飞,怡人的美景展示出一派棉花大丰收景象。

早上6点左右,临猗县角杯乡张郭村、潘西村等7个村庄的农民们一大早便三三两两聚集到了张郭村的黄河岸边,他们依照约定好的时间一同上船前往隔岸鸡心岛去采摘棉花。

在60多人的摘棉花的队伍中,有许多是受雇而来的农村妇女,雇主们以每斤0.3元的价格雇佣她们到黄河对岸的滩涂地中采摘棉花,如果手脚利索的话,她们每天平均可以摘到130余斤,能挣到40多元钱,这些钱对家居黄河岸边的贫穷农民而言,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农民们开始陆陆续续上船了,60余人一同被塞进一条只有15米长、4米宽的柴油动力铁皮船里,没有人意识到危险,他们只关心如何能多摘棉花。

随着船老大樊宗义一声“起船了”的吆喝,船离开了河岸。

船老大樊宗义对这艘从西辛村农民韩孝春手中租来的船似乎不太熟悉,虽然他明知像这样尺寸的船载上60余人超出国家规定的二倍还多,但为了节省柴油,节省时间,当船体在水中出现左右失衡的情况时,他还是侥幸地企望能尽快驶到对岸。

来自角杯乡潘西村的19岁姑娘刘晓紧紧挽着她二婶张青英的胳膊。当摇摇晃晃的铁皮船嘟嘟地航过河心时,她的心稍稍松了一口气,但船的左右摇摆还是令她感到了害怕,她盼望着能快点上岸。

张郭村的樊小春那时已年满50,这一天,他也和那些妇女、小孩子一起到对岸摘棉花挣些零用钱。这位老人是戏耍着黄河水长大的,他深懂水性,熟知船性。在船发动时,他已经感觉到船吃水太深,晃动的程度令他觉到铁皮船是在“小马拉大车”。虽然,樊小春老汉深感不对劲,但他还是挤在船舷靠尾部右帮,没有叫船老大将船返回。

铁皮船艰难地忽闪忽闪着继续航行着,发动机似乎出了故障,骤停骤转,船老大樊宗义额头冒出了冷汗。

是不是没有油了?根据经验和他的直观感觉,没有油的可能性很大。船上的人们听到船主在咕哝:“明明我昨天晚上刚加满了油,怎么突然没油了。”

樊宗义使劲将油门踩到底,希望距西岸还有咫尺之遥的铁皮船再加上一把劲。

然而,事与愿违,当船航行到距西岸仅有200余米时,发动机彻底熄火不转了,剧烈摇晃的铁皮船被湍急的水流冲击得开始慢慢地转开了。

船上的人群像炸了窝,农妇们从没有经历过这个场面。她们互相拥挤着,都想找到最安全、最保险的地方。

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有一名采棉男子急中生智,慌忙一把拽出了放置在船头系着铁锚的绳子,使足了力气将铁锚甩向了对岸。

然而,落到对岸的铁锚只插进了草丛中,甩锚人使劲向后一拽,铁锚没有勾住任何可以将船拖住的硬物。

铁皮船上的人看到没有成功,急忙七手八脚地把铁锚绳拉回船上。

此时,有两名农民男子跳下水,游向对岸。

在这一瞬间,船上的甩锚人再次将铁锚甩向了对岸。

跳下河的两名农民男子快速向铁锚游去,到达铁锚落水的地方迅速将铁锚用尽力量向下按着。

然而,在水流的作用下铁皮船开始向下游漂移,巨大的拉力再次将铁锚从泥沙中、从两名农民男子的手中脱开。

第一次的自救行动失败了。

船上的人群像受惊的野马一样,在非常狭小的船仓内噪动起来,哭叫着相互拥挤,铁皮船在旋转漂移过程中开始加剧摇晃。   

这时,手忙脚乱的船老大樊宗义突然在柴油发动机熄火后的十余分钟后,再次将发动机发动起来,已经惊慌失措的樊宗义错将船尾朝上游,船头朝下游的铁皮船试图逆水向上航行,很大横切面的船尾在流水的巨大涌力下和船向上动力的猛然推动下,一下子向空中翘起,船尾的人们被掀到了船中间的人群中,人们立刻乱作了一团粥。伴随着妇女们凄厉的惨叫声,她们有的已跌落水中,有的被叠压在船仓底部,更多的农民们则在船上忽前忽后地挤成一团,当她们拥挤到铁皮船前部时,导致后高前低的船头下沉,使浑浊的黄河水大量灌入船仓。

已经失去理智、失去控制的人群见状在急乱中本能地向船尾拥挤,她们谁也不愿掉入水中。然而,滥哭狂叫的人群被拥挤到船尾后,由于重力的作用,船尾又忽地沉入水中,河水又就势涌入了船仓。

乱作一团粥的人群在这艘铁皮船内忽而拥挤向前,忽而涌动向后,致使已经严重超载的船摇晃欲沉,在黄河水流的作用下向吴王渡口的下游晃晃悠悠飘去。

船上的柴油发动机在嘟嘟轰响了几分钟后再次熄火,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人们几乎疯狂地尖声高叫着,凄厉地呼救着,绝望地挣扎着,无助地哭着喊着……。她们在已经浸满水的船仓内相互拥挤着,践踏着。

终于,在黄河水流中漂了数百米后,这艘混乱至极、人声凄厉的铁皮船慢慢沉入了河水中,船上的农民全部落入到汹涌的河水里。

溺水的农民在水里拼命挣扎着,但最终被滔滔的河水卷走了。

角杯乡张郭村的樊继平驾驶着一艘铁皮船在出事前20分钟已安全地送走了第一批采棉农民,在樊继平回航途中,出事的铁皮船已驶出渡口,驶向对岸。

正当樊继平驾船回到张郭村岸边,计划接载岸上剩余的十余位农民时,他的手机响了,第一批到达对岸的农民樊宗孝急切地打来电话,说看见一艘船在附近水域出现险情,快被水冲沉了,快点过来救人……。

接到求救后,樊继平、樊志军等6人急忙启动柴油发动机调转船头向出事地点快速驶去。

20余分钟后,樊继平终于驾驶着船航行到了出事水域,樊志军等6人看见浑浊的黄河水面上一片混乱,横七坚八地漂浮着许多乡亲们。此时,落水人群大部分已经失去知觉或沉下水底或被河水冲向下游。

樊继平、樊志军等人从小在黄河岸边长大,有着丰富的水上救援知识,他们用船上自备的竹竿小心翼翼地用挑、捅与呼唤相结合的方式试探漂在水面上的人是否活着。

如果看见水面上人的头部尤其是脸朝上露出水外,就可能还活着,头部看不见,只是看见一圈头发呈放射型四散飘浮在水面上,面部朝下,就有可能没希望了。

樊继平船上的两名妇女负责将捞上来的落水者放好,对有希望活过来的人就地进行抢救,其余的4名男子负责打捞落水者。

张郭村农民樊东香的弟弟首先看见了离船不远处漂有一名红衣妇女,她脸部朝上,身体在水流的作用下若隐若现,他急忙叫道:“快,快,那有一个活着的,快!”“拿好竿子、准备捞人!”驾驶员樊继平稍稍将船前驶了十余米,距红衣女子仅有2米之距,樊志军紧握竿子,身体使劲探出船舷,竿子头在经过2次前倾后终于挑到了红衣落水女子。

果然,这名女子仍活着,抬起手臂试图抓住伸过来的竿子,当竿子触及到了红衣女子的身体上时,樊志军大喊着:“快抓竿,快抓竿子,快……”。

溺水女子用尽浑身力气往前一扑,一只手借势紧紧抓住了这根救命竿子前部的顶端。人们用力将她拉到了船上,这名女子得救了。

这名女子是临猗县角杯乡潘西村人,叫刘晓,那年19岁,她是“9·23”黄河沉船事故中第一位被打捞上来的采棉群众。

在刘晓被救上船后,樊继平、樊志军和樊东香的弟弟等人又分别救上了3名落水者。

樊东香的弟弟拽上一名落水农民后,便又拿起竿子去试探那些漂在河面上七零八落的人们。突然,他感觉竿子猛地有了一股向水中拉扯的劲。

“有人,有人,又有一个还活着。”他兴奋地叫着。

“抓紧,抓紧,不要放开。”樊东香弟弟用尽力气,稳稳地通过竿子将另一名落水妇女拽到了船沿的水面上。紧接着,船上其余人员一起帮忙将这位用胳膊夹住竿子,似乎只有一点知觉的妇女拖上船帮。这名落水妇女在竿子偶然向伸到其腋下并触及到已经被水泡麻痹的神经后又突然紧紧地夹住了竹竿。

被救上船的妇女肚子鼓鼓的,很显然她喝了许多水,船上两名妇女将其头朝下,一会儿,一口口黄色的水从妇女嘴中吐出,她渐渐有了知觉。

一个,二个,三个……在经过一阵的打捞后,樊继平等6人已经成功地从湍急的黄河水中打捞上来了12位采棉乡亲,其中,有2名农民因慌恐、挣扎导致气管进水,待打捞上船后已经面色青紫,惨死于肺炸。

在樊继平等人全力打捞落水人的过程中,部分人已被湍急的水流冲得无踪无影。他们将打捞上来的人送上岸,交给早已等候在吴王渡口的急救车上,在现场指挥人员的同意下,他们穿上救生衣,又搭载了2名水上救生员继续向下游航行搜索。

记者在角杯乡西辛村了解到:此次沉船事故中有一位农民妇女靠着巨大的母爱战胜了水魔。

那年28岁的刘艳荣在铁皮船将要沉没时,紧紧抱住了一个装满编织袋的大袋子,翻滚着向下游漂去,生性胆小腼腆的她从来没有见过和经历过这种生死混乱的场面。她想到自己可能永远不能回家了,可她家中只有8岁的儿子刘伟伟和6岁的女儿刘小晶正盼望着自己回来,她不愿也不能失去他们,俩孩子就是她的命根子,被水中冲得头脑一会清醒,一会昏迷的刘艳荣在激流中死死抱着救命的大袋子,10根手指深深地抠入到袋中,虽然几次失去知觉,但她并没有将袋子放开。

不能死,不能死,刘艳荣已近模糊的脑海中除了孩子就是充满每一根神经的求生冀望。

时而被水冲得急速翻滚,时而在急流中撞上硬物,这位纤弱的农家妇女被水流冲出了近6华里远后,仍死死抱着大袋子。

终于,几近被黄河水吞噬的刘艳荣在漂流到角杯乡杨范村水域时,恰巧碰上搜救的船只,当她被搜救人员打捞上船时,虽然已经失去知觉,但众人仍难以掰开她紧紧抠入大纺织袋的手指。最后,营救人员只能用刀子将她手上牢牢抓着的尼龙纺织袋划掉。

当刘艳荣在120救护车上苏醒过来时,眼睛还没有睁开就虚弱地嘶哑地叫着“娃子,娃子,娃子……”。

与此同时,在黄河沉船后落水的人群中,演绎出了生命自救的一幕。角杯乡张郭村的樊妹琴在船未沉时,就已经恐惧地紧紧抱着一个大塑料包,船沉入水底后,她奇迹般地被水冲到了靠近河岸的水域,在比较平缓水流漂流数十米后,恰巧碰上樊继平的搜救大船,还没有失去知觉的她急切地大声呼救。终于,船上的人听到了呼救声,急忙驾船迅速靠近樊妹琴,将她救起。

在幸存者中,潘西村的刘继存老汉向记者讲述了他死里逃生的惊险一刻。

在铁皮船将要沉没时,他靠着理智,尽量避开惶恐哭叫的人群,挤到人少但已灌满水的船尾。而此时人们已经大量拥挤到了船中间,几分钟后,铁皮船在一片嘈杂的尖叫与救命声中,慢慢地向水下沉去。此时,刘继存老汉迅速避开了由于沉船形成的水涡,挥动四肢,奋力向不远处的西岸游去并顺利逃生。

刘继存老汉说:“人们在慌乱间,很自然会乱抓乱抱,如果当时他挤在人群中间,肯定会有人死死抱住他,根本跑不脱,在那时就是水性再好恐怕也要随着溺水的人命丧黄河了。”

樊继贤的生还也是个奇迹,许多人都以为他不在了。因为他患有心脏病,体弱又不习水性。

“我落水后,也没有抱生的希望,因此反而不害怕了。落水后,我下意识地将双手伸向空中。没想到,双脚站住了。接着喘了口气,完全清醒过来后意识到自己还活着。于是使劲蹬掉两只皮鞋,身上的夹克死活扯不下来,便拼命扑腾到岸边。到岸边已是筋疲力尽,幸好旁边一位幸存的乡亲拉了我一把,就这样活下来了。事后我想这次死里逃生,可能因为没慌神、没害怕吧!”

樊继贤被救上岸后,还非常冷静地鼓励另两位被救的妇女。当搜救船到达之后,他虽浑身湿透,瑟瑟发抖,仍然咬着牙把两位瘫在岸边的幸存者抱上船。

当与记者谈起那场灾难,刘艳荣会皱起眉头。许久她口中才悠悠吐出说一句:“那是场灾难。”

表情极为痛苦的刘艳荣,蓦然间有泪水从眼角沁出。

刘艳荣回忆,二十三日当天,她也是和同船乡邻们一起,去河滩上摘棉花的。一路上大家都又说又笑,不知船行到什么地方,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突然大家伙都朝船头跑动,船上乱成一片。

她随着人群跑到船头,突然船头开始倾斜。有人又往船尾跑。之后还没有等船上人反应过来,船就沉了下去。她在那一刻手足无措,在浑浊的河水里拼命地扑腾着,河水一口又一口地灌在她嘴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抓住水面上漂浮着的一个鼓鼓的编织袋,就下意识地紧紧抱住不放,感觉自己向上浮了起来。又不知过了多久,视线变得模糊,感觉有人抓住了她,被救上了岸。因极度虚脱和被泥沙猛灌的原因,她昏了过去,直到被送到医院后醒来。

刘艳荣说,那一刻发生得实在是太快太突然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过的事就那么发生了,那一刻,她知道了什么叫“恐怖”。得知数十名村民下落不明,她侧过身去,用被子蒙住了头。

与山西交界的河南三门峡市沿黄河所辖的四个县市区中,设立了十六个紧急搜救点,值班人员在加强瞭望,尽最大努力为失踪人员创造生还条件。

山西当地的两百多名民警及附近民众在一百余公里的黄河沿线设点布网,在搜救点附近观察瞭望,随时准备救援。相应的救援船只、救生衣、竹竿、绳索等搜救打捞物资很快全部到位。

沉船事件也牵动着邻近的河南、陕西等地民众的心。陕西省合阳县副县长带领当地安监局、交通局、恰川镇政府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参与搜救工作。在此之前,恰川风景区工作人员还在第一时间紧急乘船渡河送来一批救生衣。

与山西一河之隔的河南省沿岸的人们伸出援救之手。灵宝市窄口水库将十余艘机动船紧急运往河边,西闫乡的四户渔民开来四条船,在河上来回搜寻。扬家湾村支书牛好斌连顾不上吃饭,在指挥本村二十名农民仔细搜索河面。村民们说:山西与我们一河之隔,山西兄弟有难了,我们不能不帮。

事发之后,从事发地到河南三门峡上百公里黄河水面上,一只只搜救快艇在巡回搜寻,岸上抢险指挥部与河中搜救人员遥相呼应。河岸边堆积着大量的救生衣及救灾物资,数堆人们头天晚上取暖生火时留下的灰烬,依然清晰可辨。河中的搜救人员不敢分心走神,一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河面的细小变化,期待能有更多的落水人员得以获救。

最终调查,这次沉船事故共造成了25人死亡。另有24余人失踪。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9·23”特大沉船事故纪实,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