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探索新路 民生优先着眼长远

2015-04-18 16:40 来源:四川日报

 


   着眼长远提升重建“造血”促进可持续发展

  宝兴县穆坪镇新宝村村民刘万淑,有一种担忧:新宝村位于冷木沟地质灾害隐患点之下,震后房子还敢不敢修?

  她的忧虑,随着冷木沟启动地灾专项治理而消失。多级拦挡、固沟护坡、拓宽行洪通道,治理工程按泥石流百年一遇的标准进行防范。不仅如此,“先治坡,后治窝。”冷木沟还进一步转变打造“地质遗迹公园”,这给新宝村带来了旅游收入。

  目前,灾区387处重大地灾治理工程已完工373处,去年灾区实现震后地质灾害零伤亡,得到中央充分肯定。

  据了解,灾区所有重建项目都力争与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改善农村环境、农民致富奔小康有机结合,在项目实施中紧紧围绕产业重建核心,打造了一批农民持续增收产业。

  中央专门设立1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修复、地灾防治和产业重建,这为恢复灾区基本功能、促进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对雅安而言,灾后重建是欠发达地区后发追赶的一次机遇,要把打重建“硬仗”与补发展“欠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放大重建效应。

  工业是内生动力的基石。针对灾区承载能力,雅安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把芦天宝飞地园区作为支持芦山、天全、宝兴等灾区县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坚持优势产业向飞地园区聚集,利益分成向“飞出地”倾斜。

  打造产业“造血”平台,依然面临资金缺口。

  四川使用中央重建资金建立文化旅游基金、工业技改贴息基金、产业园区发展基金,吸引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重建,形成了产业重建多元化投资格局。

  2014年11月26日,雅安市40个重大项目在芦天宝园区举行集中开工仪式,其中恒天集团汽车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年产10万辆大型SUV,是雅安迄今为止引进的最大产业项目。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重建,震后有700多家社会组织参与救灾,进入重建阶段后,仍有137家长期留守,关注“生计能力”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雅安搭建了地方政府主动与社会组织交流的平台,建立开放式服务、项目化运作、科学化评估三项机制,推动社会公益资源与群众需求、与重建规划、与长远发展有效对接。

  截至目前,灾区已累计对接了1386个社会公益项目、总投资达31.3亿元,满足了灾区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责编:郭婧婷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