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浩:我国空中和水上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需机制保障

2015-06-08 07:55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社区网

    应急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 刘蓉 郝伟杰)2015应急医学救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于6月5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应急网记者亲赴现场,就目前我国应急医学救援发展的情况采访了著名急救医学专家、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副会长李宗浩教授:


    Q:就应急医学发展来看,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哪些差距?
    A:我们的实践能力应该来说是不差的,因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灾害发生也比较多,目前又处在一个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很快的阶段,各种各样的灾害自然也更加频发。就我们的水平来讲,既有的应急医学水平不会差很多,但从整个的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的。
    就医学救援而言,救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救援里面很重要的救人,现在来说我们国家空中救援这一块很明显目前是几乎没有的,现在我们看到的直升机,比如地震灾害发生后看到的那些还属于一般的直升机,不是医学直升机,真正的医学救援直升机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人员的素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标准,这是有一定要求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制定这个东西;二是医疗装备,这也需要一定的规范,不是随便就放在上面的。比如说在直升机上噪声很大,声音很大的话仪器装备就需要防干扰等等,这种情况下用听诊器检查病人根本就听不清楚,也就是强调医疗仪器的装备问题。总的来说可以总结成三个问题,第一是医务人员的技术素质的要求;第二是医疗仪器装备的要求;第三是操作的硬性标准和要求,目前来看我国这方面可以说基本是空白的。


    Q:从“东方之星”翻沉事故看我国水上救援能力还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建设?
    A:首先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应急救援的队伍和机制,就“东方之星”事件从医学角度来讲,那事先应该需要有一些研究,“沉船”是沉在水里面,这里面就有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2个问题就是溺水和低温。因为即使是在夏天人在水里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低温也是致命的。有可能在沉船后有一些人还能生存下来,但在水里面低温的环境中,由于水的浸泡,低温是致人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从低温的处理来说,有很多种方法,比如缓慢复温、迅速复温等等,还有好多问题需要研究。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如果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还是需要有关部门切实的重视和支持。


    Q:“应急医学救援”还是一个新兴领域,从您的角度看,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
    A:目前该领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应急医学救援从医学角度讲,这个名词都是值得商榷的。总体来讲这是一个新的行业,一门新的学科,“应急医学救援”当然是以医学为基础,但是它又有交叉性,有人提出叫“医疗救援”,我认为医疗范围窄了,不能叫“医疗救援”,也不能叫“急诊”、“急救”,因为那是在医院的环境里所做的。相对而言“医学救援”范围较大,所以我认为应该叫“医学救援”。医学救援主要是在紧急情况下针对人(个体或群体)的救护和减轻伤残,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现场不是要你诊断什么病,而需要的就是“救命”具体而言就是要“挽救生命”和“减轻伤残”。从人文层面讲,可以总结为“关爱生命、科学救援”。

责编:张泽昕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