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交通出行 如何规避拥堵?

2016-09-14 11:00-12:00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主持人:明白了,您造汽车您不是专家,但是从工程来讲您是专家,把它投入运营的话,您觉得可行性大吗?

梁康之:这个想法是一个比较奇特的想法,是不是能运营这个得看它到底是不是在路上能不能行走,而且能不能真正的给出行的人带来方便,就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它这么高,它能不能在道路上走,因为道路上还有其他的设备,桥梁、信号灯、还有咱们现在有些地方有些电线,比如还有一些广告牌,能不能它的高度是不是超过现有的高度,再一个它的下面到底能走什么样的车,这也是一个问题,再加上其他还有很多,比如讲弯道,还有说,实际上我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说,它到底是能有真正的实际效益,比如说人怎么上下车,比如说还有它的行驶的速度到底是多少,这么大一个东西,还有一个居民的承受心理,在城区内比较狭小的大道上,突然来了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的时候,他的心理能不能承受。所以很多问题就出现了,关键是有没有可行性报告,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真正的可行性报告,像这样的一个物体,应该有一个很长的可行性报告,来描述它的优点和缺点。

主持人:其实现在听您的描述感觉它就是一个概念化的东西,像是一个概念性的车型,就是我存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但是目前能不能上路,或者说地方政府的财政能不能支撑,或者说民众能不能接受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梁康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持人:其实我也看到,它的实验的图片和视频我觉得确是是一个庞然大物,而且不用说别的城市,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北京,可能是最需要解决拥堵的问题,但是可能估计连我们的门都出不了,因为北京的路面、桥梁、设施特别的多,如果说要采取这样的一个措施真的是需要从零开始。

梁康知:这样讲,它现在可能强调了一个优点,它的优点是可以把车架起来,其他车辆从下面过去,但是带来其他的一些负面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大概没有认真去研究它,应该有一个系统的研究,主要看它的缺点,看它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主持人:就像我们的同行,科技记者的问题,就是每次有黑科技出来之后,总是把它说的特别的神乎其神,悬乎其悬的,看到了它的优点,但是可能缺点就顾不上,比如说从事故的角度来讲,这么大一个庞然大物,车还在顶上,如果说在后面发生了追尾或者是其他的事故,可能司机完全没有感知。

梁康之:对,这个方面出事故那是肯定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现在对我来说,我首先提出一个,人怎么能上下,这个车展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这个车子到底是怎么着,怎么人能上去,而且怎么能惠及那么多人在上面,对整个城市的影响是什么,我想象不出来,因为也没看到,他们只是出来车了,没有出来人,对车和人的衔接是什么样子,就没有看到,所以我就不太清楚。因为只有车的时候,你没有道路的时候,你就不知道这个车应该怎么走。

主持人:没错,还是您说的可行性论证的问题,究竟有没有人愿意来做,它在网页上我们看它的时候,这是一个好东西,那真正来我们的身边,您会选这样的黑科技来乘坐吗?

梁康之:我的话,我要看到城市里面有这么一个大东西开过来的话,我会有点害怕这个东西。

主持人:是,还要考虑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说到承受能力和大家的接受程度,还有一个东西要谈一谈,就是特斯拉,它推出的自动驾驶或者说无人驾驶,我是完全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一个黑科技,因为你想现在人开车再熟练的老司机还有马路杀手的风险,如果真的把它交给人工智能真的靠谱吗,因为我们知道特斯拉最近发生了三起非常严重的交通事故,还导致了一人遇难,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这方面的咨询。

梁康之:看过报道,我没有实际体验过这个车,不知道它的真正的驾驶的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说实话我也不敢体验。

梁康之:很难说,自动驾驶从我个人观点,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单只依靠科技,现在的技术说实话造的很少,从自动驾驶来说,必须是百分之百的可靠性,包括人都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时候,它会出现事故,人为失误的地方,这是首先要达到的,第二个就是说自动驾驶整个的法律法规是怎么来制定这个的,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谈到法律法规的问题,你还有再往下走,再说的再深一点,现在这个反恐,这个恐怖主义你在美国华盛顿,人开的车隔一段时间往白宫里面撞,如果自动驾驶设计了计算机,把它设定了以后,成本低,而且你可以连续设计十辆、二十辆同时再进行,这个时候就是又回到法律法规问题,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不知道。

主持人:而且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伦理法规的问题,因为我个人认为,一个司机驾驶在路上,不管他怎么样,他是承担一定民事责任的,不光是说安全,包括你开车的一个文明礼让的问题,这个一个机器本身,它是否能够做到,它的判断是出于一个机器本身,本能的一个最优化的一个算法的城市,还是说出于我们人性化的考虑,另外我想往更深一个层次挖掘,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讲,是不是说如果真的要推广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我们的道路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梁康之:现在看它的驾驶是在美国看,它的驾驶是读路面的标识标牌,从通过解读来翻译成它的信号来驾驶,和人开车是基本上差不多的,这种那就要对路面整个的标识标牌信号灯、标线要求很高,据我知道,丰田公司出的车,它如果读路面的标线读的不清楚的时候,就自动接触驾驶了,它就会回到人的驾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