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新一轮重污染过程开始影响京津冀等地

2017-01-15 11:00-12:00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记者:向向某提供客户信息的房产销售、犯罪嫌疑人陈某表示。

陈某:因为公司这些信息都是在公司的电脑里,外面的人接触不到,只有公司员工才能接触到,因为公司工作便利,趁人不注意。

记者:最终,警方先后抓获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郭某、张某、陈某、张某、侯某、席某,并发现2家涉案房地产公司、1家传媒公司、1家银行放贷渠道商、10多家房地产中介公司、20多家装修公司存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重大违法犯罪嫌疑。而办案人员表示,个人信息买卖流转速度非常快,往往两三天之内信息就经过四、五次转手,到这个时候变成微信圈里公开使用的信息。网上个人信息买卖形成“黑色产业链”,由此滋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非法追债等下游犯罪屡打不绝,在电信网络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掌握到的受害人个人信息,成为其获取信任、继续骗局的关键。从机票退改签等骗局中可以发现个人信息流出周期越来越短,内容越来越详细。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陈世渠)指出,当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主要有三个途径。

陈世渠:一是一些国家机关,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掌握公民信息内部工作人员,具备接触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便利条件,个别的害群之马是为了获利而非法出售,二是一些社会机构非法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第三是有些犯罪分子他通过黑客攻击的方式,攻击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来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近年来,公安机关针对此类犯罪持续不断开展打击,公安部组织侦破了“7.09”、“8.10”、“11.11”等一大批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案,抓获了一大批犯罪嫌疑人。同时中央综治办和公安部决定,自2016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项行动。然而基层公安机关打击此类犯罪目前依然面临诸多困难。陈世渠介绍。

陈世渠:一是公民个人信息泄漏的渠道太多,现代社会公民个人信息越来越频繁的被用于各种场合,个人信息的使用场合越多,泄漏的渠道也就越多,二是打击此类犯罪的法律支撑还不够,三是这些信息被多次转手多次买卖之后,难以查清信息外泄的源头。

主持人: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呢,除了我们的一些普通的操作,在办理一些业务的时候,身份证的复印件,也是泄漏我们个人信息的关键一环,那么怎么来正确的使用身份证复印件,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