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企业的治霾选择:迎难而上 积极参与

2017-01-24 16:04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天津1月23日电 (记者 李正穹) 2016年冬季,在京津冀地区发生的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是近5年来污染最为严重的一次,令人记忆犹新。近日,中国青年网记者跟随“治霾·京津冀在行动”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天津。在采访中记者获悉,2016年12月,天津总计发生17天重污染天气,PM2.5平均浓度在这段时间内上升12微克/立方米。

对此,天津市环保局副局长谢华生表示,尽管通过几年的努力,天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但从监测数据来看,天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压力依然巨大、形势依然严峻。在改善空气质量的进程中,狠抓控煤、控车、控尘、控工业污染、控制新建项目污染是最主要的五个方向。

在22日的采访中,记者先后走访车站北路供热站煤改燃工程、泰达第二热源厂、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北疆电厂和汉沽河西供热站。通过现场采访,记者发现,尽管环保压力巨大,也意味着高投入、高成本,但为了还一方水土清洁的本来面貌,天津市政府、企业顶着重压,积极行动。

在车站北路供热站,随着燃煤锅炉改燃工程的完成,预计每年采暖期,在保证居民冬季供暖的基础上,该供热站将减少燃煤约6万吨,节电约130万度,减少烟尘排放量900余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90余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80余吨,达到环保新的排放标准。

车站北路供热站站长陈军告诉记者,煤改燃工程在2016年8月开工,总投资约1.28亿元,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实现按期供暖,整个改造过程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等不少困难。完成后,原本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落灰、烟大等影响的供热站,现已实现清洁排放。

在泰达第二热源厂,天津泰达热电公司党委书记陈德强告诉记者,自2013年以来,公司每年投入1亿多元用于环保项目建设,包括2013至2014年脱硫提效改造,2014至2015年除尘、氮氧化物提标改造,2015至2016年封闭煤库建设,以及2016年泰达第二热源厂的煤改燃项目建设。

据了解,作为滨海新区首个大型煤改燃工程,针对泰达第二热源厂进行的煤改燃工程建设投资达到1.5亿元,已经于2016年10月28日点火投产,新型燃气锅炉的投运,为周边近百家工厂和近万户家庭提供蒸汽供应和冬季供暖保障,同时也为天津市雾霾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陈德强告诉记者,虽然改造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营管理成本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但作为国有企业,必须做到这些,为美丽天津作贡献。

针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分别于2012及2014年,分两期针对VOC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安装2套VOC处理装置,同时对生产车间进行工艺改造,以提高挥发性有机物的收集及处理效果,通过这两期VOC处理装置,工厂实现的VOC排放削减可达280吨/年,而采取浓缩燃烧的处理公益,则使处理效率达到85%。

据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VOC综合治理的设备投入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都较高,以电费为例,平均每天该装置运行所使用的电费便上万,但确保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美化环境作贡献,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从世界范围,北疆电厂具有最先进的火力发电设备,即百万千瓦等级单机容量,一个小时可发电100万度的火力发电设备。旁边烟囱冒出的不是烟,而是看上去像棉花糖一样的水蒸气。”在北疆电厂,指着前方高97米的锅炉和旁边240米高的烟囱,国投津能副总经理魏刚告诉记者,这就是北疆电厂的主厂房。

自2013年10月正式启动一期工程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各项工作以来,通过实施标准最高、技术最新的改造方案,实现了燃煤机组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完全满足燃气机组排放标准。魏刚表示,在煤炭仍是中国主要能源的现实国情条件下,通过技术改进,保证燃煤的清洁排放,同样可以走出一条清洁发展之路。

责编:曹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