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唐山大地震救援回忆录18

2017-04-18 23:30-23:59 责编:曹梦雨

00:00 00:00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12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继续关注——唐山大地震救援回忆录。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突然发生7.8级强烈地震,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继续和各位一起回顾那段不一样的救援,回顾历史上那些救援的瞬间,回顾那些感人的画面,唐山大地震救援回忆录——我在唐山的峥嵘岁月。

陈群,女,主任医师,曾任《国外医学》《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委,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那日一上班,院部通知陈群,说有紧急任务,让陈群和其他十多名医务人员一起待命出发,作为第一批上海医疗队队员,赶赴唐山参与抗震救灾。

接到通知后有几个小时时间准备,陈群迅速赶回家整理衣物行李,去附近食品商店买了一些压缩饼干,向爸爸妈妈交代了若干事项,也来不及顾及他们的顾虑,还叮嘱了幼儿园的儿子要听话。陈群的爱人就职于报社,节骨眼上,记者比什么人都忙,深夜回来,只是对陈群说了一句话:“那里形势危急,要多加小心。

7月29日清晨6点45分,踏上北上列车,经过27小时旅程,于30日到达天津杨村机场,在一天一夜的旅程里,随着列车向唐山方向越来越近,队员们心情越来越不平静。车厢里来自各医院的医疗队纷纷开了誓师会、战前动员会,大家表示要向白求恩学习,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飞驰的列车载着医疗队880颗激动的心,它们都希望早一分钟到唐山,这样人民的生命就多一份保证。

杨村机场烈日当空,880名上海医疗队员在机场热灼的水泥地上就地休息,等候上飞机。由于受地震影响,机场已停水电,断粮食,解放军送来了水,大家轮着分享。汗水湿透了衣服,晒干后又湿透了,发出难闻的气味,但医生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就地开起了战地动员会。领导要他们做好连续作战准备,准备几天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

一架架小型飞机一次次来回于杨村机场,将一批批医疗队员送往唐山震区。终于在夜幕降临时,轮到陈群医生所在的医疗队上机,只见小小的机舱仅能容纳20来人。陈群坐在小座位上通过侧面小窗往下看,唐山周边区域一片漆黑,没有灯光。偶见解放军救援的汽车灯光,点缀着一片废墟。大多数人第一次坐飞机,又是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乘坐的小飞机夜航,心中不免十分害怕。陈群紧张得两手紧紧握住坐椅把手,全身肌肉绷紧,两眼不停环顾四周,见一个个同事紧闭眼睛,沉默无言,有的还在不停地淌汗。可是,想到唐山人民急待救援,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要上。

飞机徐徐降落在唐山机场,那里真可谓笼罩在黑色恐怖中,周围不停地响着飞机起降的隆隆声,解放军汽车来回运输奔驰的响声,再交织着各医疗队的口哨声,以及时而余震引起的大地震动声。不久,大队部来指令,一部分医疗队要奔赴唐山市区,任务是就地救护,这些医疗队来自第六人民医院、第一妇婴保健院、传染病总院;另一部分医疗队留驻唐山机场,任务是接收市区转来的伤员,进行急救处理后再转运到外省市医院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