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扫二维码当心被骗

2017-08-19 11:00-12:00 责编:吴恪瑾

00:00 00:00

第一热议。

主持人:进入今天的第一热议,相信大家都在微信上都受到过类似的消息,说您也清一清吧,真是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啊,微信里居然有这么多的僵尸法二,需要清理的话你也可以加某某某微信,一般受到这样的消息大都是什么人发的呢?平时不怎么联系的好友,或者是因为一些应酬,工作场合加的朋友,突然没头没尾的发来这么一条,上面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内容,就像微信中毒了一样,你回吧不合适,不回吧也觉得不太礼貌,那还有一些人因为看到了这些内容,马上就觉得非常紧张,忍不住想尝试一下清楚僵尸好友,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弄得整个朋友圈乌烟瘴气的,公安部刑侦局就发出了提醒,清粉不回这样的微信其实是有安全隐患的,千万不要回复。

记者:小谭在南宁一家信贷公司上班,平时因为业务的需要,业务里的朋友越来越多,他就经常受到这种清理僵尸粉的信息。

小谭:我朋友圈里面那么多人,业务将近上千个人,也用不了多少钱,也就10个人,我就扫了一下。

记者:因为微信里面不能自动消除已经把自己删掉或者拉黑的名单,小谭想清减一下自己的朋友圈,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这项服务。

小谭:点到二维码扫进去的时候,加他微信,加他微信的时候他还有一个二维码,完了支付他收款了之后,再继续扫描二维码,他就帮你清理了,清理了大概三个小时左右这样子。

记者:清理完毕后,那些已经删掉小谭人的名单都被改了注视,随后只要小谭自己手动删掉,清理工作就全部完成了,整个流程下来小谭觉得并没有什么问题,手机自己拿着,微信的帐号密码也没有告诉对方,但是这其中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关键的步骤就是小谭扫描的第二个二维码,这其实就是在登陆网页版微信,等于小谭把自己的微信授权给了对方使用,然后清粉人员就会拿脚本外挂开始批量对好友发布清理僵尸粉消息,从中侦测出僵尸粉,整个流程其实和小谭自己消息群发没有区别,但是个人隐私全完全暴露了,并且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不法分子会向好友发送公众号名片信息,威胁公众号卖粉丝,而盗用的个人信息还可能会滋生各种骗局。

记者:他们叫给钱加他们没有几个准客户,而且都是骗子,打钱之后就把你拉黑了,说什么精准客户,一天保证什么三天不出货就什么退款,其实都是假的。

记者: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微信帐号有明确使用外挂的记录,还会导致帐号被封,公安部刑侦局就专门针对这类微信清僵尸粉的信息做了安全提示,揭示了暗藏在其中的巨大风险,如果大家看到这一类骚扰消息,可以直接在微信客户端进行举报投诉,微信客服会及时跟进处理。

主持人:其实说白了这还是利用二维码扫描进行的诈骗,那么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二维码诈骗呢?

咱们一个生活场景接一个生活场景为大家来梳理,首先来说一下共享单车吧,目前可以说是火遍了全国的各大城市,同时城市中也是线上线下二维码应用场景最多的地方,扫码就能骑走,共享单车的确是给短途出行的用途提供了不少的便捷,而在多个城市也都出现了骗子把单车上的二维码替换掉,于是警觉性不高的用户,不是被骗子转了帐就是中了手机病毒,以为扫码开了车锁,其实打开的是自己的小金库,而且骗子不光在共享单车上做手脚,还会伪造水电费的帐单和交警的罚单,用上自己的二维码四处一塞,躺在家里就可以等这收受害者的手滑送钱了。

另外呢,其实骗子还会依靠扫码送礼的手段哄人上钩,比如说在人流密集的大街上,超市门口,小区当中经常看到一些不大不小的摊位,上面摆着一些小礼物,而桌子上就晾了一个二维码,只要您扫了二维码,小礼物随便拿走,殊不知很多人就是因为贪了这样的小便宜陷入了金融骗局。

好接下来我们再来换一个生活场景,地铁车厢,现在乘坐地铁,除了乞讨的人员之外,还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苦情戏码,就是求人扫码加关注,当你正关注的读一篇文章或者看一部剧,玩一个游戏的时候,突然一个露着职业微笑的青年打断了你的专注,像复读机一样重复着经过职业训练的话术,您好,打扰一下我们年轻人创业,请扫码支持,可是一旦扫了码,轻则进入微商传销的界面,各种垃圾信息不堪其扰,重则会手机中毒,信息被盗,不是手机被打骚扰到爆,就是网银money打了水漂。

那咱们也来尝试分析一下二维码骗局为什么屡试不爽,其实主要是因为骗子抓住了人们的惯性心理,因为二维码它本身是一个方便快捷的产物,当用户形成习惯之后,很容易忽略背后的风险,严重的甚至已经养成了看见二维码就想扫的条件反射般的习惯,微信、支付宝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两个支付工具,所以人们潜意识中认为二维码和这样的大公司大平台绑定,于是就降低了对野生二维码的警惕,屡屡中招。不过二维码的骗局也不至于防不胜防,关键是咱们别贪小便宜,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