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30

2018-03-08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是谁惹怒了印度洋,令它在圣诞节后勃然大怒,瞬间吞噬了众多生灵?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专家研究认为,是远在发生地震的地壳板块另一端的小震动,引起了这一端的不平衡,从而引发了大地震—2004年印度洋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和麦夸里岛之间和新西兰本土以及附近海域连续发生了多次地震,但就是这些几乎不能被人所察觉的小震动,引起了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的大震动。根据观测,此次印尼地震强度达到9.3级,相当于3000颗原子弹的威力。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戈尔登的地震监测中心的地球物理学者朱莉·马丁尼丝说:“就震级如此高的地震以及它所处的位置来说,造成这一后果并非是罕见的。”上海市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所所长刘文龙解释说,当年唐山大地震的震级是里氏7.8级,以它为参照物,一个9级地震相当于33个唐山大地震的能量。据外电报道,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学院的院长波斯什形容说,印尼海底地震的能量之大,相当于100万枚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能量。

地震是由于形成地壳的板块互相撞击所致。地球最表面的地壳包围着由半液态熔岩状组成的地幔,地壳由12块板块组成,每块厚达80公里,除了太平洋板块全为水域外,其余板块均包括海洋及陆地部分。板块在地幔上漂浮,速度各异,急速的时候每年可移动15厘米,缓慢的时候每年可推进2.5厘米。

当板块互相撞击时,位处板层边缘断层的石块会因为承受巨大压力而断裂,地震亦由此发生,石块断裂的位置就是“震央”。由于板块撞击只会在断层发生,因此全球地层的分布并不平均,而是集中在位于断层之上的地区。

拥有1.7万个岛屿的印尼位处俗称为“火环”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刚刚在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及印度一澳洲板块三大板块之间,地震及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全球约80%的地震均在这个地震带。

这次地震是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成因是地层断层的上部上移。苏门答腊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边缘,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通过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最后这些能量在2004年12月26日集中释放出来,这就是此次大地震的直接原因。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这就是破坏力极大的海啸。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海底地震都能引起海啸。据统计,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能够引起海啸。地震海啸的产生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震源断层条件:当震源表现为平堆错动时,不致产生海啸。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一般地说,垂直差异运动越大,相对错动速度越大,面积越大,则海啸级越大。二是震源区水深条件:深水区比浅水区易于产生海啸。破坏性海啸,其震源区水深一般在200米左右,灾难性海啸的震源区水深在千米以上。三是震级、震源深度条件般震级大于6.5级、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可产生海啸;震级在7.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40公里以内,可形成灾难性海啸。在满足震源断层条件和水深条件下,震级越大,震源越浅,海啸级越大。

此次地震不幸满足了这些条件,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级为里氏8.7级,美国地震监测网测定为里氏8.9级,后又修正为9.3级。这是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而且该地区此后又出现数次6-7.3级余震。这些因素都促使了大规模海啸的形成,超过10米的巨浪首先袭击泰国南部,然后一路奔袭1600公里,席卷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灾难甚至波及到东非沿岸的索马里。

英国地质调查局专家戴维·布思指出,这场印度洋强烈地震引发的灾难性后果相当于由数十亿吨水组成的巨大水柱,在海底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移动。他认为,“这是一种非同一般的波动,仅需两个小时便可从震中波及至斯里兰卡。”

布思说,他在苏格兰爱丁堡的实验室中,也通过仪器侦测到源自这场地震的震颤,但由于比较微弱,普通人不易察觉。

意大利国家地质研究所主管恩佐·博斯基甚至说:“这场地震异常强烈,甚至扰乱了地球磁场。”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此说有夸张之嫌。也许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次永久改变了亚洲地貌的大地震原因还会更加明朗。但有一点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正如全世界的海洋都是相通的,海洋地震灾害是没有国界的,有许多发生在陆地上的地震灾害,实际上都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例如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东京死亡10余万人,但其震源并不在陆地,而在距东京约100公里的相模湾海底;1985年摧毁了墨西哥城的大地震,震源也在距墨西哥城有400公里之遥的太平洋海底;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了1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震源分布在赖户内海的明石海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