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私房月饼多是“三无”产品 如何选购有讲究

2018-09-17 11:00-12:00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第一调查

进入今天的第一调查,499元网购基因检测套餐,声称查天赋测肿瘤,当下我国消费级基因检测项目可谓是五花八门,从早期的疾病风险评估到酒精代谢检测,再到美容减肥指导等等,为了取悦消费者,有些服务商甚至还推出了天赋基因,婚恋基因等等各种各样有点离谱的项目,采集唾液寄回公司,一个月内就能收到检测报告,这种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基因检测项目到底是解读自身密码还是一种夸张的噱头呢?我们来听央广记者车丽,周一凡的报道。

记者:你的祖先来自哪里?你有哪些遗传性疾病?你是否具有音乐天赋?只要花499元采集2到4毫升的唾液,一个月内就可以收到一份基因检测报告,回答你的疑问,这是某基因检测公司推送给客户的公告,记者已经对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引擎上会出现如雨后春笋般的代理商,项目费用也从299,499直到几万元不等,郑州市民张先生今年前后两次尝试用499元的基因检测套餐来测自己的祖缘,结果却存在着不少差异。

我第一次做的时候他说我有20%多的蒙古血统,百分之二三十的朝鲜血统,我当时就有点不能相信,之后又去一家机构做,然后这一次出来的话是48%的汉人血统,百分之十几的蒙古,做了两次结果差异很大,我就对这个结果心里犯嘀咕。

记者:据了解,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不计其数,涉及领域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专门为儿童推出的天赋基因检测,价格在万元左右,从学习社交,爱好特长,性格特征,综合体质四大类判断孩子是否具有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成长潜能?

有四项,有一个是情商智商营养跟天赋特长,一共检测82项,您也可以这四项都做,也可以分开做,智商里面有24项,情商也是24项,里面有智力,记忆力,有一些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这方面。

天赋呢?

有运动的,音乐的,英语的,数学的,演讲的,阅读的。

记者:用一份唾液就能检测基因,这种采集原理是否科学?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说,通过采集唾液收集个人DNA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并不能把检测结果作为判断是否患有某种疾病的唯一标准。2014年起,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所有医疗技术需要应用的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和相关医用软件等产品,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技术准入方可应用。但是诸如各种测性格,测天赋的检测项目,目前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不少公司实际上是在打擦边球,实验交给第三方做,结论自己得出。

你们有自己的实验室还是?

我们是合作的,我们是做数据分析的,他们来做实验。

记者:与医疗级基因检测相比,消费级的基因检测多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检测过程中没有医疗人员参与,也无需遵守医疗法规,商家和用户之间是商业合同关系,美国杜克大学分子癌症生物学博士,癌症新药研究员李志忠表示,基因检测主要是通过对DNA位点的分析得出结论,也就是说通过仪器对样本得出数据这是第一步,基因检测更重要的是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检测的水平非常高,把这些不同地方测出来,但最大的难点其实还不是这个,最大的难点就是解读,就是说你解读出来这个东西和其他的不一样以后,你怎么知道它到底对什么东西有影响?这个其实是取决于你这个公司有没有强大的数据库?要整理,有什么样的数据在以前的临床上或者科研上,发现如果你的这个基因是这样的,那你就有可能这样的风险会增加多少或者降低多少?那么这个公司每一个公司是不会公开自己数据库的,所以很多的创业公司也好或者怎么样的话,他们解读是比较混乱的。

记者:根据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医学遗传学上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分析49例利用消费级基因检测获得的遗传变异的原始数据与临床实验数据对比发现,有高达40%的变异为假阳性,仅有60%的疾病突变是真实的,这也意味着这种检测方式的错误率达到40%,另一驱使下,一项关于人类疾病研究及治疗的技术被包装成噱头满满的产品,这也提醒相关监管要及时跟进,李志忠说,消费者如果对此类产品有需求,应该选择有资质的机构。

基因检测它是有一定门槛的,它整个这个流程,它整个处理出来拿到你的基因再做分析,再买仪器,仪器非常贵,我个人是觉得,因为现在的技术,我个人觉得还没有到那个程度,所以除非你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觉得,比如说怀疑自己在某些方面有遗传的,那么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可以考虑,如果你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什么事情都没有的话,我真的觉得现在这种检测的性价比如果是比较昂贵的话,还是没有必要的。

主持人:听完这个报道我很自然的想起来对于预测孩子的天赋,在中国人的民俗生活当中还一直有这么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抓周,如果说家里有满周岁的孩子,这抓周的热闹场面大多都是不缺的,比如说在一个盒子当中或者是在桌子上摆出书,笔,算盘等等各种各样的物件,那全国各地的风俗不一样,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待也不一样,那有的家庭甚至觉得好像有一些事不想让孩子干,干脆就不摆这个物件了,那么最后让周岁的宝宝自己伸手去抓,那么在家长的诱导之下,孩子最终选择一个家长想让他们选择的东西,家长就会坚定的认为孩子之后一定会从事这个行业。当然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以看作是带着祖辈父母亲人对孩子成长之后的一种美好祝愿,并不能完全当真,而道理也非常简单,就是让周岁的宝宝去抓东西,都是大人们事先预演好的,摆在那的其实也都是一些我们预设的条件,而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受影响的因素还有太多太多,这里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