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2018年网络安全博览会拉开帷幕

2018-09-19 11:00-12:00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您平时一般都怎么获取这种科普知识呢?

有的听讲课,电视,报纸,各方面都可以获取,书籍。

这个东西一般比如说从电视,从新闻,从手机看的比较多一点。

记者:媒体是公众获取科普知识最常见的渠道之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光指出,如果媒体出现了伪科学知识,反而更容易误导公众。

我们的媒体当中会夹杂着很多真正的科学知识和伪科学知识,占星术现在也已经有了,比如说见面就要问你是什么星座?然后看看咱俩能不能交朋友?如果星座不同的话就拜拜了。

记者:从科普人员来看,目前我国有二十多万专职科普人员,180多万兼职科普人员,加在一起超过200万人,看起来队伍庞大,但实际上专职科普人员往往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上消耗大量精力,无法全身心投入科普工作,而兼职科普人员则又缺乏丰富扎实的科学知识,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何伟建议,应该由科学家承担更多科普责任。

科学家的天职就应该去做科普,那我们国家专业的科技人员有9100万,如果在他本领域研究当中,在他所做的社会活动当中都有科普这一项,那我们国家公众能够享受到的科普带给他们的东西,我觉得就非常多。

记者:在科普资金方面,从科技部公布的数据看,近年来我国科普经费持续稳定增长,不过李大光说,真正申请科普经费是能拿到钱的研究项目往往种类都很单一,都是报喜不报忧的项目,导致公众不能获得全面客观的科普研究成果。

我调查了很多城市,甚至还有边远地区,大部分都在讨论我们当地的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果,带动经济的重大成果,至于说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工程导致环境影响问题,水电问题,环境保护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就不做了。

记者:还有,在科普活动方面,目前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科普日,科普展,科普大篷车等活动,而河北郑定科技馆馆长钱瑞强说,有的科普活动片面强调形式,没有为受众充分考虑,影响实际效果发挥。

现在有的科普服务项目它不接地气,不是说观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研究什么,都是比较高端,离观众比较远,比方说流动科技馆,这就是一套展览两百多万,它到了各地市以后,第一没有场地,第二或者说把它放到学校,这个学校的师生看起来方便,其他学校的学生参观就有很大困难。

主持人:其实全社会对科学素质的讨论还真不少,隔一段时间就会刷新一波,你看不管是发现引力波引发全民热议,还是吃绿豆养生的骗局让人团团转,不管是科学家成功研究出了换头术的谣言,过几年就会刷屏一次,还是水变油的传闻经历十多年不衰,这些新闻最终的讨论焦点都会落在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上,科学素质往小了说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而往大了说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和社会基础,也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深厚土壤,随着新一波科技革命的产业变革,蓬勃兴起,融合交汇,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和挑战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不能再像原来那么玩了,那么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来提升人类的文明?如何运用创新成果解决一些现实面对的问题?如何让科技最大程度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重中之重的问题,而这一切的基石也是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

那么刚才在片子里我们也听到了,公众的科学素质既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基本的科学方法,也包括对科学精神的崇尚程度,在历史上,其实我们国家曾经有过公民科学素质非常低的时期,根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即便到了2005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也只有1.62%,那么作为一个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近几年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还是不高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让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提高,科学精神真正的深入人心,彻底消除那些非科学现象问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些年假神医,假专家混迹养生市场,得到群众的信任,也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了我们科学素质和时代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个具备科学素质的民族才能应对新时代的挑战,2020年我国即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当下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也希望大家能从自己做起,每天关注一条权威的科学知识,而不是从您的微信朋友圈当中获取那些流言。

这里是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有关公民科学素养的话题就跟大家探讨到这,稍候进入今天的996生命线,最美护士蜜月旅行遇车祸,火场抢人拯救生命,那么这起事件背后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待会听听王晓刚医生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