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46

2018-10-14 23:30-23:59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在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中,我国军地医务人员组成的援非医疗队,奔赴抗疫前线,不畏艰险,救死扶伤,用实际行动体现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中非友好情谊,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今天,我们继续回顾那场救援中的点点滴滴,今天播出第46集——塞拉利昂奇闻趣事!

虽然救援工作辛苦,而且充满危险,但同样也有很多趣事,第三批援塞医疗队医疗保障组组长孙志强,就用《塞拉利昂奇闻趣事》记录了当时的感受。

在塞拉利昂的日日夜夜,对每一位援塞队员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记忆是那么深刻,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些奇闻趣事时时浮现在脑海。

昨天说了第一个趣事,就是“头顶”神功。而第二件趣事,就是不一样的扫地。

每次去中塞友好医院上班的路上,我们都会看到塞拉利昂人扫地, 但是,他们扫地和中国人扫地不同。

在中国,扫马路的大多是专业的清洁工,她们会拿着大扫帚,一 扫帚下去就要扫1米长的地方,在城市就用清洁车来扫地,那样清洁卫 生的速度会更快。

在塞拉利昂,在马路上扫地的大多是妇女,她们或是一个人,或 是几个人,在马路边弯着腰,撅着屁股,手拿一把小扫帚,小扫帚就像咱们厨房里的刷锅刷子似的,一点儿 一点儿地打扫着马路上的杂物。她们 扫地的频率很快,但是效率却很低,半天扫不了几米远。有队员说,要是 让她们扫上1000米马路,还不得扫一天一夜,累死也扫不完啊!

据说,扫帚对于非洲人包括塞拉利昂人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新婚夫妇开始组建家庭。在南部非洲,新娘在婚后的第一天要帮助丈夫家的其他女性清扫院子,以此表明在住进自己的新家前,愿意帮助丈夫的家人承担家务。

第三件引起注意的趣事,是鞋子和电话卡。

塞拉利昂比较贫穷,我们队员们有过亲身经历。一次,后勤保障组的同志去买50双拖鞋,跑到首都弗里敦一个繁华的大市场,算是当地最重要的商业中心,结果都没凑够。刚开始,买东西的同志还想给女队员买些小尺码的鞋,结果跑了十几个摊位,不论尺码大小,才凑了45双。这些小摊贩连拖鞋都不敢多囤货,全指望卖了这些拖鞋再进货。

有一次,我们的队员去弗里敦电信部门,打算给队员们每人办一张20美元的电话卡,结果窗口的营业员算不清我们该付多少美元。他叫来4个同事一起算,结果,5个人算了将近半个小时才达成一致意见,也可能是平时没多少人一次性买这么多电话卡的缘故。

第四件救援帮忙中的趣事,是难以辨认的面孔。

在我们眼里,非洲人长得都一个样,全身都是黑的,只有一口牙齿是白的,真是不好分辨。这对司机晚上开车来说,就更不容易了。闪占朝就特别不愿意开夜车,起初大家还以为他有“夜盲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