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1920年,海原大地震15

2018-11-13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地震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今天,继续和您聊聊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

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地震背后的价值依然值得我们挖掘,依然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对于大地震的研究也一直在继续。比如在去年,宁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张银银所做的硕士毕业论文,关注的就是《从1920年海原大地震看由“灾”到“荒”的嬗变》,其中不少思考也值得我们选取回顾。

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威胁往往都是“天灾”和“人祸”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似乎更多地与“天灾”相关,“人祸”只是次要因素。但是,在民国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人祸”在加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灾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海原大地震后,地震所造成的破坏力如此严重,其中的自然环境因素固然是“导火索”,但是“人祸”即当时整个社会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特殊政治、经济环境也是加剧这种后果的重要因素。海原大地震由“灾”而“荒”的原因可以概括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原因,包括地理环境、自然灾害的继起频发等;社会因素是导致海原大地震灾情严重的重要原因,包括社会动乱、军阀混战、政府职能缺失以及土匪、烟毒、高利贷等。

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陇东和陇南地区降水贫乏,昼夜温差以及季节差异大。就气候条件而言,这一地区春夏较易发生干旱,冬季又太过严寒,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就土壤条件而言,黄土厚重,土质疏松,尤其在遭受地震灾害后,容易造成滑坡,使道路受阻,延缓受灾消息向外界的传送,以致延误救援;再者,民国时期的西北地区,几乎完全笼單在接连不断的灾荒之中,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灾害之多、强度之剧烈、受灾人口之广无不令人震惊唏嘘。而甘肃东部各县,在遭受震级罕见的海原大地震之后,还要面对多种其他自然灾害的长时间侵袭,这必然导致遭受地震的灾民很难用较短的时间走出地震造成的困境,从而加剧震灾对灾区的危害程度。

从全国范围来看,甘肃东、南部自然环境比较脆弱,是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的重点区域。作为典型的高原山地区,该地海拔高、水流侵蚀深度较大、地质构造和地层复杂、地壳运动变化强烈。一旦遭受地震,承受的破坏力更大。另外,陇东和陇南又分别位于宁、甘、川、滇梯度连结带和季风边缘带这两个生态环境脆弱带。前一地带地形较为险峻复杂,髙山、谷地、平原错综分布,易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和暴雨;后一地带受季风的影响大,全年降雨量较少,降雨不均且集 中于夏季,容易发生干旱和冰雹。因此,陇东和陇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该区域不仅易遭自然灾害的侵袭,而且其自身难以承受灾害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