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1920年,海原大地震16

2018-11-14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地震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今天,继续和您聊聊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

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地震背后的价值依然值得我们挖掘,依然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对于大地震的研究也一直在继续。比如在去年,宁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张银银所做的硕士毕业论文,关注的就是《从1920年海原大地震看由“灾”到“荒”的嬗变》,其中不少思考也值得我们选取回顾。

越是在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方,自然条件对人类社会的支配力就越强,人类控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就越弱。正如李文海所言,“社会经济落后,是天灾严重的决定作用之一”。所以,在分析和研究自然灾害问题时,绝不能同受灾地区的经济条件割裂开来。一般情况下,受灾地区百姓家中越富裕,储存的金钱和粮食越多,抵御自然灾害侵袭的能力就越强。人民越是穷困潦倒,抵抗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就愈弱,灾害在长期得不到抑制的情况下,就可能演变成灾荒,而且灾荒程度往往很大。正是这种恶性循环导致海原大地震发生以后,灾区人民的生活遭遇了摧毁性的破坏,并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海原大地震的重灾区一甘肃东部和南部各县以及陕西西南部分地区,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成为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人民的衣、食、住、行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民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其逐步走向解体,人民在生活中,开始依赖商品。然而由于社会动乱,交通不便,使得百物昂贵,绝大多数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居民根本无钱购买衣服以及布料。民国初年,在陇东和陇南的很多地方,直至十一月份深冬时节, 仍有十二、三岁的男女孩童全身裸体,“因衣物价昂,经济困难有以致之也”。而一般的农户家里很少有能用得起棉被的,夏天铺粗席、冬天铺毛毡,而有些更为贫寒的农户“无一被盖,仅将土炕烧至极热,辗转胸背取暖御寒。由此可见一般人之困苦矣。”衣物、棉被的极度缺乏,使得人民连平时用以蔽体和保暖的基本衣物都不能拥有,寒冬之际,土炕成为西北贫穷地区人们御寒的主要工具。海原大地震正好发生在寒冬腊月,8.5级的大地震将灾民逼迫至冰天雪地里露宿受冻,其悲惨程度可想而知。

温饱问题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问题。在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后,灾民最需要的不仅是衣物、棉被,更需要储藏的粮食糊口保命。然而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居民的耕地严重不足,使得正常年景的农民求温饱尚且不容易,更谈不上储藏备荒的粮食或钱财。《隆德县志》中详细记载了近代以来隆德县的经济状况,清至民国年间,移民大量迁入隆德、军阀混战使得各种战事常常牵连到隆德县,再加上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在天灾人祸的迫害下,“全县产粮平均亩产仅25公斤左右”,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陈赓雅在《西北视察记》中记载,甘肃农民“大多无食,较好者,皆食山中之蒲公英与玉蜀黍”'蒲公英是陇东和陇南山区常见的野菜,不仅能够食用,还有药用价值,春、夏时节生长较多;玉蜀黍俗称高粱,高粱面十分粗糙,食之让人难以下咽。同样,固原县的居民所食用的面食主要是荞面、莜面、和糜谷面,每当冬天,粮食缺乏,就将各种杂粮面掺着野菜干,做成干饼子,用以充饥,“終岁辛苦,不知裔粮是何物”气静宁县“农民食用,多系秋禾,非遇喜庆及亲友团聚,绝不食麦面”。封闭单一的小农经济是维系人民生活的唯一支柱,然而偏僻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分散落后的传统耕作方式、加之封建官僚阶级和地方军阀的重重盘剥,使得农民每年辛苦耕种所得根本不足以维持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