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芦山地震灾区重建一线实录21

2019-04-25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抬头看,房子已经封顶,剩下的工序是抹灰和安装琉璃瓦,19天时间,打紧用,应该够了。

“同盟能有今天的局面,得感谢上边来的干部。”卫志龙像是在开玩笑,语气里更多的是认真。他说的“上边来的干部”包括前来援建的德阳市罗江县3名干部,乡上派驻的3名干部,以及网格化单位的几名干部。

乡农技推广中心的罗文康是乡上下派的干部之一,他“回敬”卫志龙道:“我们都归你管。你现在是连升几级了,怪不得干得这么有劲。

这是灾区特有的工作机制。所有外来干部,不管级别,不问出处,一律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大“权”在握的,是村“两委”干部。

卫志龙的嘴并不服软,他又拿罗文康打趣:你不也提拔了吗?以前是跟猪说话,现在长进了,跟人说话了。

这才知道,罗文康本是原乡畜牧站的站长。

看得出来,经过半年多的磨合,他们已经亲密随意得犹如自家兄弟。听着他们调皮的说笑,看到他们脸上平和从容的表情,我就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已经远远超越了工作关系。地震炮制了千疮百孔,透过一道道裂缝,人性的阳光乘虚而入,让生命变得更加饱满鲜亮。灾难带来的因而不只是可怕,因为可悲可叹之外,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可圈可点之处。

已经是午饭时间,卫志龙邀我们去他家吃饭。我们是从仁加村走1个半小时山路来的,早已饥肠辘辘,他的邀请让不争气的肠子听到了,一个劲叫好。

可我们怎么好意思麻烦人家,道了谢,抬腿要走。

“怎么能走,瞧不起咋的?”看罗文康着急的样子,好像他是主人。

“高度”上去了,想走也不行。

去卫志龙家的路上,罗文康讲,地震以后,卫家成了来来往往客人的待站。卫家的腊肉前段时间就“消灭”掉了,年猪还没杀,眼下吃的肉,是亲家送来的。罗文康差不多天天泡在同盟村,也天天在卫家“蹭饭”吃,时间长了,觉得不好,便提出交点伙食费。卫志龙说,也就是添副筷子添个碗的事,何必那么认真。

他说得轻松,“压寨夫人”可就惨了。除了开伙做饭,村上的事也要帮着干。

这些李银秀都没计较,让她感到憋屈的是,今年家里的损失有好几万元。

从几年前开始,两口子在家里建了大棚种磨菇。待到磨菇上市,卫志龙骑摩托车,李银秀背着香菇拎着秤坐在后面,一路走一路卖,往往车没骑到隆兴,魔菇就都变了钱。

可地震之后,卫志龙车后座上坐的不再是李银秀。地震中倒下的大棚,到今天还没来得及清理。女主人多少有些耿耿于怀,毕竟两个儿子都还没成家,当爹的没心没肺,当娘的就得牵肠挂肚。

饭好了,一荤一素,盐煎肉和土豆片,每样盛了两盘。汤也是一式两份,鸡蛋煮菠菜。饭桌摆在院子里,女主人最后一个从厨房里出来,刨了一口饭,说:“不是不热情,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大家将就了。”

卫志龙嘴贫,冲李银秀说:“给不给饭吃都是你说了算,我管一人,最后还是归你管。这家里,还是你最有权。”

李银秀白了他一眼:“还好意思说,你这工作忙的都快株连九族了。”

一片笑声中,李银秀起身离桌,临进厨房,转头对我们说:“你们走路出汗了,我再去舀碗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