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掀开新篇章

2015-04-19 11:02 来源:中国记协网

 

    超常规快速反应,领先所有广播电视媒体推出24小时抗震救灾特别直播《雅安紧急救援》,转变为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广播直播模式,围绕救人、抗灾、预警全方位播出抗震救灾内容

    4月20日8点02分地震发生,中国之声在8点20分《新闻纵横》节目中插播快讯,随后应急报道机制迅速启动,于上午10点推出24小时抗 震救灾特别直播《雅安紧急救援》,成为第一家启动应急报道直播、反应速度最快、报道规模最大的广电媒体。不断滚动更新的即时报道和大时段直播,有力地协助 和服务抗震救灾工作,满足了国人对灾区的强烈关注和期待。

    (一)权威报道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部署,积极报道中央领导现场指挥救灾工作情况,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

    地震发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日下午抵达地震灾区, 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之声第一时间插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震抢险救援做出的重要指示,并安排记者刘乐、冯悦随同李克强总理乘飞机赶赴灾区,通过现场 连线、录音报道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回总理慰问受灾群众、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等第一手信息,使中国之声成为全国首发的中央媒体,集中体现了中央 台时政报道权威、快速、鲜活、有力的特点。

    中国之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中播出了《习近平: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进一 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提出九点要求》、《李克强看望受灾群众慰问伤员,鼓励 大家共度难关》等重点稿件。电波中同步传递党和国家对灾区关切的声音、鼓劲的话语,让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救援官兵深受鼓舞,让灾区群众倍感温暖。

    (二)及时、准确、客观发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中国之声及时、公开、透明地报道灾情,权威、客观、真实地引导科学救援,突出“不抛弃、不放弃”的抢险救灾精神,充分关注灾区民众的生命救 助、生活安排,包括就医、吃、住等无微不至的细节。艰苦条件下,前方记者通过手机连线等方式转播了多场前方新闻发布会,让社会各界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灾情。 中国之声节目中大量采用现场连线、录音特写等广播特有的听觉文本形式,透过记者饱含深情的报道和大量感人的现场音响,将听觉形象的传真、传情发挥到接近极 致。新闻特写比如《震中芦山见闻》、《高中生杨庆宇的日记》、《武警战士付小军》、《简易帐篷里的临时工作点》等,紧扣细节,描写细腻,音响丰富,感染力 强,深深打动了收音机前的听众。

    (三)积极报道救援部队克服困难挺进震中,不惜一切代价搜救被困群众生命及财产,大力宣传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崇高思想、先进事迹。

    中国之声生动呈现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军队、武警、公安消防、医疗救护人员,在余震不断、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争分夺秒抢险救人的英雄事 迹。《震区温情故事:村民自发地为救援人员烧开水煮鸡蛋》、《红军村迎来红军连》等录音新闻,生动刻画了救援部队心系群众、与村民互敬互爱的军民鱼水情, 传递了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决心与信心,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增添了新的正能量。

    (四)迅速搭建信息整合的平台,引导与动员社会各界帮助受灾地区、和灾区群众共渡难关。

    地震发生后,中国之声立即派出记者蹲点驻守交通部路网中心、公安部指挥中心、中国铁路总公司,现场收集权威信息迅速连线报道,并紧密联系其他相关部门如民 航、通讯、电力、气象、地质、卫生、民政、红十字会、保险等,及时报道各部委在交通、通信、电力、医疗等各方面保障抗震救援的实时进展。从灾区核心到周边 救援,从部委救灾部署到灾区群众自救,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信息链,全面反映了全国上下同心、抗震救灾的形势。

责编:郭婧婷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