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生态红线怎么划?

2015-07-16 08:04 来源:人民网

  生态红线究竟划多大

  “我有点惊讶,生态红线的范围这么大?北京划到70%,吉林省划到37%,而且可能要提高到45%。”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下称“国合会”)2015年圆桌会议上,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不是不支持生态保护,但生态红线这个范围应该多大,值得研究。”

  在当日关于生态红线的研讨会上,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忠海、吉林省环保厅副巡视员张旗威分别介绍了当地生态红线划定情况。

  王忠海介绍,北京计划在全市范围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将市域空间划为生态保护区、缓冲区、集中建设区。划定后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约占市域面积的70%。

  张旗威也介绍,吉林省对生态功能的红线进行了初步确定,划定面积是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3.67%,之后又调整为45%。

  “按世界平均水平,10%的区域是要绝对保护的,也就是红线的范围;如果加上黄线保护的话,也就是20%~30%。但为什么我们的红线会出现这么高的水平?”沈国舫说。

  与此相关的另一份数据却显示出不同的情况。

  2014年,为了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国合会”组织了多位中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专门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创新”专题政策研究。研究报告中指出,作为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已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这一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发达国家水平,但仍有30%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20%的野生动物、40%的高等植物尚处于保护区以外。

  显然,无论是生态红线划定的范围过大还是过小都不能起到制度应有的作用。

  “建议将国土面积35%的区域确定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域与生态高敏感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这是研究了我国生态问题、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等空间特征后,“国合会”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建议。

  “可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不过,由于生态红线本身是一种人为创造的保护理论,“最终的数字还是应该来自于实践,将各地方划定的红线数据进行汇总。理论来自于实践,回过头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理论。”

  李干杰认为,“合理性”、“可行性”应该是现阶段红线划定的原则。面对有些地方出现的盲目划定红线的情况,他认为,现阶段就是把“能够”保护的,不是“需要”保护的,先把它保护起来。“这个功劳就已经很大,不要指望所有需要保护的都进去。”

责编:杜薇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