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抗洪抢险 急救战士彰显英雄本色

2017-08-07 23:30-23:59 责编:王吉华

00:00 00:00

 

由于永吉县医院地势低,受灾程度最为严重,药房及病房都被洪水淹没,百余名重症患者必须马上转移。汛情就是命令,在危急时刻,急救中心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第一时间冲到抗洪抢险医疗救援的第一线,为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承担着自己神圣的使命。

参加救援任务的25台急救车在县医院附近铁道旁一字排开,和人民子弟兵协同作战,陆续救治抬出的伤病员,急救人员顶着炎炎烈日,马不停蹄地往返口前和吉林两地之间,站前分中心主任韩京然刚出院就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他与车组医生赵方文护士杨春娟,往返10个来回,转运伤病员17人、陪患家属26人。

急救科副科长、江南分中心主任、“吉林好人”、“最美医生”王飞,母亲患重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刚刚去世不到十天,妻子在外地出差,收到集结指令后,他若出去,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五岁的儿子用小手拽着爸爸的衣襟哭得很委屈,边哭边说:“爸爸别走,我怕”。这时痛失老伴儿、这几天一直沉默寡言的母亲开口说道:“大孙子别怕,奶奶陪你,爸爸是去救人,是做好事去了”。王飞一转身,眼圈红了,含泪赶到分中心待命并组织人员做好应急救援的相关准备工作。14日当天,王飞急救车组连续6个往返转运伤病员13人,陪患家属10人。任务结束后,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赶赴单位值夜班。在亲情和工作之间,王飞选择了后者。

医务科长兼高级培训讲师李斌,在这次的任务中,既是急救医生也是培训师,在转运伤病员的过程中,与465医院急诊科唐锐先主任密切配合,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各个急救车组搬运,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合理搭配病人与陪护,为成功、安全地转运伤病员节省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15日上午,他又接到报警,水电总医院四楼病房一位97岁高龄的脑血管病患者需要转诊,由于担架在楼道不适合搬运,李斌运用丰富的急救知识,恰到好处地找到利于老人病情的体位,趟着恶臭的淤泥把老人从四楼抱进急救车,累得满头大汗。

护理科长杨红枫和调度科副科长张宏玉,她们在现场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为大家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忙里忙外,几天下来,爱美的她们脸晒伤肿起来了,她们笑着说,皮肤的颜色是这场特殊任务赋予我们的神圣色彩;车务科副科长王野,克服心脏不适,始终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总务科长易靖明、医务科赵继红,私家车在水灾中被泡,他们来不及处理车里的积水,不计较个人财产损失,趟着过腰深的水赶到单位参加救援;临江分中心管理员姜颜华,临近退休,在得知单位司机人手少的情况后,主动请缨参加任务。

很多医生展现了大爱无疆的精神,尚海峰,右脚扭伤,下夜班刚刚到家,接到任务后,不顾伤痛一瘸一拐地前往灾区救援;苗露,护理重病住院的母亲,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把母亲委托给同病室的病人家属。

护士们更是展示了白衣天使的风采,阚维娟,孩子今年高考,假期订好了旅游的车票;张赫,一个人带孩子,凌晨4点半接到任务后,把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从睡梦中摇醒,送到楼下超市,告诉孩子天亮了自己小心过马路上托管班;杨春娟,本打算下夜班给高热不退的女儿打针,接到任务后,叮嘱女儿先吃药顶着,直到她完成任务半夜回家,才给女儿打上针;张敬一,本来正在住院治疗,听说单位有突发事件应急任务,与马拉松赛时一样脱去病号服赶到了救灾现场。

我们的驾驶员手握方向盘,保护着急救车里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54岁的刘臣是急救中心一线岁数最大的驾驶员,他老实憨厚,驾驶技术娴熟,与年迈多病的老母亲一起住在受灾严重的四合田园小区,接到命令后,他全然不顾家里的受灾情况,把老母亲托付给邻居照看,义无反顾地离家参加救援任务。小区里的积水没到大腿跟,他丝毫没有退缩,搭乘救援铲车辗转与车组汇合。吕力,自己照顾卧床的老妈和孩子,接到任务后,把她们托付给邻居照看;董海波,独自在家照看10个月大的儿子,接到任务后,来不及找家里人帮忙,把孩子托付给同学照看;杨建国,肾脏手术术后正在康复期,还没有彻底恢复,就赶到了救灾第一线;高晓东,多次往返于受灾较重的丰满区旺起镇,独自一人运送器材、药品等紧缺物资。

急救中心共有五对双职工,他们在抗洪救援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忠诚与奉献,涌现出一幕幕生动感人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