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应急英雄榜——北京急救中心刘洋医生

2017-09-10 11:00-12:00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主持人:当时是有几个大夫?

刘:就我一个人,还有一个护士嘛。

主持人:那你们俩就分头去救这两个人?

刘:没有,那个小伙子已经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已经错过抢救时间了,因为他年轻,第一时间优先救的是这个老太太,一看这个老太太,拿电器设备除了一下之后,她的心跳就恢复了,这时候他的大儿子回来了,大儿子回来之后,大儿子情绪比较激动,他弟弟没有了嘛,情绪比较激动,后来我说你先别管你弟弟的事了,你母亲刚才心脏也停了,一下就愣了,怎么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情绪激动造成的心脏停了,但是现在我们救回来了,赶紧送到医院去,我跟他大儿子说,你作为一家之主了,老爷子现在也忙不过来了,你来决定是先把你母亲送到医院去?还是在原地先救你的弟弟?他的大儿子说我的弟弟是不是救不回来了?我说两个小时肯定没有什么希望了,最后把母亲送到医院去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一种决策,毕竟他母亲出现这个问题了,当把他母亲送到医院之后,他母亲就哭的很难受,但是其实没有办法,这是我遇到第一次一家同时心脏停两个病人。

主持人:那像这样的情况,如果说您在施救的时候,周围人的情绪失控,是不是也会对你的判断和施救的过程造成影响?

刘:是的,因为很多的这种外界因素会干扰我的思路,或者会诱导你的思路,比如说家里边对这个病人的情况非常了解,他总认为这个病人并不是由于,比如说我们遇到一个意识不清的病人,他们总觉得这个病人是脑血管病,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梗塞了,这个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判断不一定,一问有糖尿病史,他说有糖尿病,一查血糖很低,就是低血糖,我们给他吃点糖之后这个病人醒来了,家属说那一定是低血糖的事,我说对,就是低血糖的事,他并不了解低血糖怎么回事,只是认为这个意识不清一定是脑血管发生问题,尤其脑出血更严重,往严重了想。

主持人:就是说他们的一些判断,其实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他们往往会希望医生按照他们的想法去施救,这也是老百姓经常遇到的急救误区吧,包括我们到医院去看病的时候,有的时候也是,自己会带着一个小的判断来告知大夫,偏着往这个方向来说,但其实大夫的判断,可能会更加准确。

刘:更加理性一点我觉得。

主持人:您刚才说了这么多的经历和现场,您平时每天大约要工作多长时间?

刘:我们现在的工作时间是12个小时。

主持人:就是持续的状态?

刘:对。

主持人:那这个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几点?

刘:我们白班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然后第二天晚上八点钟上夜班,到第三天早上八点钟下夜班,就是又12个小时,下夜班可以休一个24小时,然后第二天再休一个24小时,给我们有缓冲时间。

主持人:那也是密度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