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27

2018-03-05 23:30-23:59 责编:张凌

00:00 00:00

 

尽管条件艰苦,采访难度很大,但在灾区采访的经历和感受一直让我们的精神处于兴奋之中。每一名记者都像上足了弦的发条,终日不停地奔波。

狭窄的帐篷里,吊在半空中的床铺占据了大半的空间。图像编辑机等设备和行李等又占去了剩下的面积,记者们只好借用便携式马桶作为写字台了。

整理笔记、编辑图片、传输稿件•••••••这个小小的马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记者们不必再弯腰屈膝地扭着身子写稿了。

吃、住的困难再大,还能够克服,但在所有的困难中,时间不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因为每天白天要跟队伍出去采访,一去就一整天或大半天,稿件大部分都是下午或晚上回来写,这样在北京截稿之前,留给我们写稿的时间十分有限。为了及时把稿子赶出来,大家基本上每天一回来就先把当天的消息和特写赶出来,发回北京后,再开始吃饭,这时经常是晚上十一二点了。饭后再继续工作,整理照片,整理素材并撰写深度报道,平均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曾有三个夜晚通宵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快速、简便的通讯发稿设备对记者而言如虎添翼。

在出国采访前,记者向技术部门学习了海事卫星电话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利用卫星电话传输稿件和图片的技术。

在灾区采访的前期,记者的设备一直工作正常。但伴随着当地雨季的到来,记者的电脑好像染了病一样。刚开始是下载图片的软件出现了故障,紧接着海事卫星电话的驱动程序也莫名其妙地“丢”了。

尝试着利用电子邮件发图片,接连几次的失败让记者彻底灰了心。眼看着手中的稿件和照片发不出去,记者的头一下子大了。总社不远千里派我来执行采访任务,如果设备一且出现故障,我岂不是成了无用的“灾难旅游者”?

手中的表显示,此时已是北京时间23点多,记者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给总社负责技术的吴丽华同志打电话救助。

尽管心有不安,但说实话,此时听到电话接通了的铃声却让我感到异常悦耳。

经过初步“诊断”,吴丽华决定第二天一早就通过电子邮箱将软件传给我。起初记者也将信将疑,毕竟远隔千里之外,而且传来的软件能否起作用也是个未知数。

一整夜我都被无尽的担忧搅得在床上辗转反侧。天亮,估计总社已经上班了我就打开邮箱惊喜地看到了软件。而且,吴丽华担心我不会安装软件,还细心地将软件安装的步骤逐一作了说明,

救兵赶到,险情解除。记者的电脑又欢腾地工作起来,一张张图片和稿件又伴随着电波飞向北京••••••

记者在班达亚齐的工作量是超负荷的。每天早上7点多钟就要起床为跟随救援队员出征做好各种准备。然后到灾民营或远郊村镇采访当地灾民以及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对灾情和救援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随后就要搭乘各种交通工具返回营地抓紧时间写稿、发图片。傍晚,参加救援队总结会议,商定第二天的采访计划。在班达亚齐采访的14天时间,我们很少在深夜两三点钟之前上床休息。高强度的工作使记者们的身体出现了极限的症状:心跳过缓、脾脏过大、神经衰弱、头疼等等。即使如此,大家仍把全部身心放在了采访上。

一天早上吃早饭时,中央电视台记者李清波叫熬夜的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起床啦”,没有反应;过了一会再叫,“吃饭啦”,仍没有反应。后来,李清波干脆叫到:“有情况了,马上出发!”赵亚辉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睡意全无。看来,记者在睡觉时都是睁着眼睛的。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印度洋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纪实26,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