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10

2018-09-08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护士们在每一名患者的腋下,粘贴上新型无线体温计,这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产品,患者粘贴此种体温计后,医生就可以通过远程连续监测及预警系统,每天自动采集体温测量数据,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和病毒的传播。

首批患者的接诊工作尚未结束,又一辆救护车鸣着尖利的笛声呼啸而来,这次救护车又拉来了2名男性患者,所以整个接诊过程足足持续了将近2个小时。

因为队员们身穿厚厚的防护服,当地的气温又在35℃以上,只是稍微动了几下,身体各处已经都是汗水,衣服、头发紧紧贴在身上、脸上,工作非常耗费体力,完成任何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比平时多付出几倍的力量。第一次接诊的紧张忙碌,使队员们的体力几近透支。期间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当处理完最后一名患者后,秦恩强和队员们觉得头晕心慌,濒临虚脱。因为身着防护服,汗水顺着身体全部灌进了雨靴,他们一直是在踩着自己的汗水走路,这种奇特的体验让队员们终生难忘。

诊治结束后,队员们迅速通过缓冲间,严格按流程,用颤抖的手逐层脱掉防护用品,淋浴后回到清洁区。直到这时,他们才能畅快地呼吸,有一种九死一生的感觉。这样的经历是那么动人心魄,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险的经历。

当天晚上,秦恩强、孙娟、张洁利留守医院值夜班。夜深了,3个人却了无睡意,对当天的情景进行复原,他们反复讨论白天的工作有无漏洞,流程设计有无问题,有无可能受到感染等问题,最后确认所有的过程都符合专业标准,才带着疲惫的倦容入睡。

按说有了第一次进入病房的经验,再次进病房时会少一些顾虑,工作起来也更顺畅,只要按照既定的规章流程做到位就行了。可是,当秦恩强第二次进入病房时,他大吃一惊。眼前的情景让他难以置信,作为一名从医近20年的大夫,他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为患者精心设计的单间隔离病房形同虚设,有的病人就躺在走廊里,大厅里也是倒卧着的病人,病房里的患者不是有床不睡,就是一张床上挤着好几位小患者。而且,令人恐惧的是,病房里、走廊里,甚至诊室里,大便、小便和呕吐物到处都是,一片狼藉。病区几乎到处都被污染了,这是医疗队队员万万没有想到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队员虽然身着严密的防护服,也有可能会受到感染,一旦防护工作出现一点儿漏洞,后果都不堪想象。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秦恩强与当班护士还是坚持逐一查看每名患者,详细询问他们的病史,给他们发药、发水。不管条件如何,环境多恶劣,治病救人总是第一位的。

初期的意外情况不断,当医生们的查房工作结束后,他们发现病房患者的数量与早上交班时的数量不一致,其中有十几名患者不知到哪里去了。

队员们意识到,他们要不断调整工作方式,来应对不断出现的难题。

通过询问留在病房的患者才知道,那些失踪的患者离开了病房,跑到院子里纳凉去了。果然,队员们在一棵巨大的芒果树下,看到懒洋洋不服从管理的患者,横七竖八地躺在一块儿休息、聊天,根本不把医生的劝告放在心上,对前来催促的队员置若罔闻,显然躺在大树下让他们感到更加舒适。 无奈之下,医护人员只好穿着防护服,推着病历车,带着药品来到大树底下。清点之后,发现大树底下竟聚集了12个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三三两两地躺在树下。当询问他们为什么不在病房里,他们的回答让队员们颇感意外,他们说万一死在病房里非常不吉利。与死亡相比,他们更关心死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