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1920年,海原大地震18

2018-11-16 23:30-23:59 责编:张泽昕

00:00 00:00

 

民国九年(1920)海原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央政府以及甘肃省内部都在忙于争权夺利的斗争,根本无暇顾及救灾工作,从而加剧了震区人民面临的二次灾难。民间组织和社会媒体虽然积极投入到救灾工作中,但是终因能力有限而杯水车薪,无法有效拯救灾民。同时,由于灾害而引起的西北地区社会问题的加剧反过来又将灾民推向更加悲惨的境地。因此,正是诸多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海原大地震由“灾”向“荒”嫿变,加剧了灾区人民的苦难。今天,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防灾救灾机制的完善,海原大地震的悲剧将不会再次重演。但是通过重新梳理和分析民国海原大地震的嬗变过程,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统一、富强、民主、和谐的国家对推动社会发展、造福各族人民的重要意义: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深远意义。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既受到自然界的恩惠,又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人类的吃、穿、用诸方面均取之于大自然,大自然使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然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并不仅仅只是给予和享受的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突然而至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风雹、地震滑坡、山崩海啸、瘟疫虫害等等,这些灾害使得人类损失大量的财产甚至生命。我们经常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存在,但从灾害史的角度看,人的实践活动越来越给自然界以巨大影响,人类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自然界,因此灾害的发生和造成的灾难往往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所以说,没有自然环境的变异所释放出的破坏性自然力,自然灾害就无从发生,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人类社会作为对自然变异所产生的的破坏力的承受体,灾害也就不能被称为灾害,而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的发生必然牵扯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这两个方面,而且这两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甚至在特定时期,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直接破坏并不十分严重,但是在遇到了不利的生态条件和社会条件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最终有可能酿成毁灭性的灾难。这就说明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具有必然性,但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的大小却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有不同。人类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组织化程度高、人民生活条件好且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好,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就可以有效地应对,使灾害的时间减少、程度减轻。而人类活动若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再加之社会动乱、政府组织涣散、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就会使得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加重。这样一来,不仅使人类社会长时期陷入危险的境地,而且还会衍生出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应该密切关注自身活动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有可能引发的灾害,通过约束自身的活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而言之,历史学研究是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能够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吸取教训,指导今人更好的生活。研宄海原大地震的发生、赈济、灾害严重性等等问题的目的并不在于就事论事,重在从这一事件中得到一些启示。启发社会能够注重赈灾体系的建设,建立人性化的、科学的救灾制度;也让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能够身体力行地保护环境,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

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发生在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