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灾星”——赤潮

2019-01-21 12:15 来源:新华网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又称红潮。它是由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家族非常庞大,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比如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绿潮等。

海水一夜变红是怎么回事呢?

千禧年5月的一天清晨,从大连驶向上海的“民生号”客轮上有一名乘客,他想再看一次海上日出。令人惊奇的是,昨天那湛蓝的海水今天却变成了橙红色,他极目望去,眼前是一片“红海”。难道这里是非洲的红海吗?

“民生号”并没有去红海,它依旧在东海航行,而且上海也快到了。那海水一夜变红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海水中发生了赤潮。

赤潮是一种由某些浮游藻类暴发性繁殖引起的水体变色现象。在一般情况下,海水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海洋生物就这样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一旦海水中的营养过度,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如果又恰逢大气、水温等条件适宜,吃饱喝足的浮游藻类便会迅速大量地繁殖,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时赤潮便顺势发生了。引发赤潮的藻类植物在海洋中多达300多种。

鱼虾贝类一旦把那些有毒藻类吞进体内便会中毒,直至死亡。即使是无毒藻类,也可能成为鱼虾贝类的大敌。无毒藻类不但会堵住它们的呼吸器官,还会因为大量繁殖而抢夺海水中少得可怜的氧气,缺少氧气的鱼虾贝类只能面对死亡。

赤潮海域的海产品可以吃吗?

海鲜是难得的美味,总是让人们垂涎欲滴,但是当肥美的鱼虾、鲜嫩的贝类遭遇赤潮以后,就会变成一种灾难。1986年12月,福建省东山县就有人因为食用了赤潮海域的花蛤而中毒。

经分析化验发现,造成东山县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花蛤,其消化系统内含有大量裸甲藻,这是赤潮生物中一种毒素很强的藻类,所以才使那么多的东山县居民遭了殃。

如此看来,赤潮海域的海产品不是什么美味大餐,而是一种毒海鲜了。赤潮发生后,一些鱼类吞食了赤潮生物,有的因呼吸器官堵塞而死亡,有的则因为吸入了有毒藻类而中毒死亡。这些死去的鱼类又继续放出毒素,毒害其他海洋生物。同时,密集的赤潮生物还会引起大批贝类的死亡。如果人们误食了被赤潮污染的鱼和贝类,就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对赤潮灾害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与国际接轨的贝毒检定实验室,也没有贝毒检定标准。经赤潮侵害的海产品不易直接辨别,因此给市场销售带来了麻烦。无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过后,食用其海产品,不用担心会中毒,对尚存活的鱼虾可以放心食用。对已经死亡的鱼虾贝类需慎重对待,最好经卫生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后再进入市场销售。

责编:曹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