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消费者应如何正确维权?

2019-02-12 11:00-12:00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现在尽管所有的旅行社都说自己有研学导师,可就我们学校在组织活动过程了解,研学导师几乎是没有办法达到这种高度的,他们的思维还是旅行社思维,而我们说研学旅行更多的应该是从教育角度上对于学生有一种引导,目前咱们国家没有对研学导师有一个明确行业的规定或者说对于这个职业没有进行非常规范的培训或者是资格的认证。

记者:在追捧背后,一些游学产品有游无学,价格较高,内容注水的情况,也让游学市场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比如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一些商家把普通旅游产品贴上游学标签,就改头换面成了高价的游学产品,但这样的游学有可能花几万元到国外高校参观一圈,消费体验令人失望,学习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家长高贺鸣表示。

我这次出国就碰到过游学团,他们基本都是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景点,在法国卢浮宫工作的中国讲解员也告诉我,国内很多游学团就是安排孩子在名画前拍个照打个卡,表示到此一游,但是对这些艺术品的讲解之类的一概不提,飞那么远孩子却没受到什么了解,他觉得很可惜。

记者:专家指出,游学应该注重深度的学,而非走马观花的游,游学产品不单单是旅游产品,还属于教育产品,针对只游不学,高噱头高价位等情况,文化和旅游部资产开发司负责人回应,下一步将研究制定研学游产品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我们首先把这个市场和产品规范起来,然后我们对市场秩序进行进一步规范,让大家能够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这么一个旅游环境,而且特别是文化和旅游融合之后,像我们的博物馆,文化馆,很多我们文化设施进来了,那么为我们游学旅游也提供了更宽广的这种空间,所以今后在这一方面可能我们原来供给上还有些短缺,今后我们在功底上可能能力会进一步扩大,更顺应了我们各个层次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不同游学需求。

主持人:不可否认,孩子到国外去游学的确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特别是对准备将来出国学习的孩子来说,是对未来留学生活的一次探路,你到底适不适应?喜不喜欢?都能在短时间的体验和感受当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但是刚才在录音当中也听到了很多游学的孩子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大家都在去报名海外游学,但是游回来之后发现跟咱们的初衷是不一样的,从心态上来看跟风现象比较普遍,攀比情节比较严重,而我们从效果上来看往往是名不副实,甚至是只游不学。

那句有点鸡汤的话,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游学的目的当然是学,游只是它的附属品,过早游学其实脱离了孩子们年龄和性格特点,难以达到游学的真正目的,所以说我们在搞清楚什么是游学?什么时候该游学?游学到底是什么的基础上,不妨再冷静的思考一下我们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海外游学?孩子的知识积累和判断能力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到底适不适合参加类似的游学活动?天价游学,家长的期望和实际回报会产生比较大的落差,而在这样情况背后,家长是否该合理的认知孩子今后的学习道路?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我们也来说说家长如果一定要让孩子出去游学的话,在出发报名之前到底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首先当然是要看一看课程的安排,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游学兼顾?还是只有观光游览没有学?或者学的内容不是那么的精准到位。第二就是来看一下安全保障,组织机构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是否购买保险等等。第三就是要看孩子的兴趣,那孩子的兴趣和所要去的目的地,游学营的主题是不是吻合?那么首先咱们得保证孩子有积极的心态去学习,主动学习的孩子往往收获更多,比如说孩子未来的目标是到美国去留学,但是您非得给他报一个英国的团,或者说孩子对于生物学特别感兴趣,但是你一定要给他报一个艺术学主题的游学团,那这样就跟我们的初衷其实是背道而驰。

刚才也说了,游学的确可以让人眼界大开长见识,但是也不能过分的夸大海外游学的教育功能,一些中介过分的夸大国外教育成效,只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误解,事实上一些自制力不是那么强的孩子到了国外之后,面临的问题可能比国内游更多,而且国内的中介鱼龙混杂,资质不一,没有相应部门对他们进行监管,所以还是像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的建议那样,游学最好还是由学校来做,因为很多学校都和国外的学校结对,能够更加的了解对方学校的教育特点,那么这样来有针对性,有保障的游学,成效可能会更大。

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我是修奇,有关海外游学的话题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也希望家长在给孩子做出选择的时候能够更加充分的考量,在歌曲过后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现场,还是来关注一下节后的维权难,我们来说共享单车的押金难退,消费者到底该如何维权?

11:50,带您关注一下最新的路况,目前我们收到的最新消息,北京境内受到降雪影响南六环京新高速,首环高速,京沪高速都已经解除封闭,交通正在恢复当中,那么目前北京市的各条高速都是正常开放的,也提示大家,虽然高速已经正常的开启,但是路面湿滑有结冰的现象,提示大家在雪天行车还是要注意安全,减速慢行。

欢迎回来,这里是修奇陪伴各位的国家应急广播高速加油站,您正在锁定收听的频率是FM99.6中国交通广播,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现场,从去年6月份开始悟空,钉钉,酷骑,小蓝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去年底数百人在北京ofo公司排队要求退款,押金能否顺利退还成为了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共享单车押金难退的问题,特别是消费者到底该如何维权呢?来听央广记者张宁浩的报道。

记者:刚刚过去的2018年,共享单车悟空,钉钉,酷骑,小蓝等先后曝出挪用押金,企业倒闭等问题,ofo小黄车押金难退更是成为舆论热点,2018年12月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8电商行业消费数据报告指出,共享经济的投诉量在2018年呈现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共享出行领域,中消协副秘书长告诉记者,在共享单车投诉案例中,押金难退占比最高,达71.8%。

他们通过收取消费者大量的押金,并且挪用这些押金,造成了最终无法退还消费者押金这样一个情况,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财产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我们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记者:共享单车押金难退,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呢?个人用户通过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相关企业监管部门反映情况,进而采取诉讼途径,是大家首先想到的一招,但北京市惠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提醒,这一招难度不小。

现在如果提起诉讼,单一的消费者或者提起诉讼,从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怎么执行?他有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所以这一块难度很大。

记者:那么共享单车行业的寒冬是否不会过去了呢?对于在北京东二环上班的小王来说,共享单车依旧是如水和空气般同等重要的存在。

挨着地铁站的房子肯定要比住的远一点的要贵,贵了最起码有五百块,所以我就住的稍微远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