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应急英雄榜——杜富国:生死雷场 青春英雄

2019-05-26 11:00-12:00 责编:郭彦伟

00:00 00:00

记者:杜富国18岁那年入伍,在家乡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旁,他穿上绿军装,戴上大红花,成为一个兵,作为一名职守边防哨卡的战士,如果不是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启动,他的人生也许是另一个故事。

记者:因为我知道您写志愿书报名到扫雷大队,其实之前是没有跟家里商量的。

2015年的时候本来我是可以退伍的,知道排雷比较危险,但我还是要坚持的留下来扫完中越边境的雷,当兵嘛就应该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打仗去前线一样,我觉得扫雷在和平时期就像上战场一样,特别光荣。

记者:从一名边防战士到扫雷大队的专业扫雷战士,你们经过了哪些特殊训练?

我之前是一名边防战士,对工兵一无所知,一头雾水,第一次摸底考试只考了32分。

记者:满分是多少?

满分是100分,因为我们扫雷它没有及格分,只有0分跟满分。

记者:明白。

所以我们必须达到满分,于是就只有加班加点的练,晚上战友睡觉我就在宿舍门前一个路灯下看理论,笨鸟先飞,专业技能没有其他战友掌握的快,那就中午加班练,而中午太阳也是最大的,在训练场上不穿防护服,半个小时满头大汗,要是穿上防护服十几二十分钟全身都湿透了,只有自己多付出才能跟得上战友们的步伐,每天除了专业训练还要下午体能,刚开始去的时候体能也很吃力,所以每天下午都要坚持跑步,星期天还要加班练,家里面担心我还来看我,发现我在看书,当时还问我,以前读书都不这么认真,现在还看书,但是我就说以前看书是没用心,现在看书是用来保命的,因为来到扫雷这边我才知道生活在中越边境的百姓经历着怎样的磨难?有的人十年间被炸三次,两次,有一个村子87个人,被炸的只剩下78条腿,每家都经历着雷患的折磨,所以我要留下来要中越边境雷场扫除掉。

记者:采访杜富国时正是初春,千里之外的老山麻栗坡,村民们等不及种上的庄稼已经发芽。

我同事现在正在麻栗坡,就在你们排雷的那个地方,现在已经长出芽来了。

他们播的种吗?

记者:对,你听听看。

这个苗子不错,什么时候种的这个是?

两个礼拜了。

就是可能十几天就长这么大了?有豆苗是吧?这个是豆苗,这是南瓜苗。

这是在老山旁边那块吗?

记者:对。

它这块雷场的坡度可能六十七十,在那边的坡度更陡,那就是七八十度。

记者:这是杜富国冒着生命危险进出一千多次的雷场,也是他和战友一寸一寸用双手翻,他排除过两千多枚爆炸物的地方,他是埋着一百多万枚地雷和爆炸物的生命禁区,也是属于英雄的战场。

记者:第一次执行任务穿上防护服,踏上真实的雷场什么感觉?

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踏入雷场,其实我们是踩着班长,分队长的脚印进入雷场的,确实很怕,但是我就看着脚印,跟着前面班长,分队长的脚印走,他们踩过的地方绝对安全,学了这么久,分队长班长都能排,我们也能排,所以我们也要去尝试着克服自己战胜自己,害怕我觉得其实也是比较好,因为越怕越有心执行,怕的是你不怕它忽略了它的危险程度,这样才更危险,越怕所以才会越小心的去排除,越小心排除我就会动作很慢很轻,小心一点,轻一点拂土,扩大雷坑,一步一步来按照作业规程。

记者:你们通常情况下就是靠那个探雷器对吗?我听到一句话,说那个探雷器学会五分钟,学精要五年。

因为我们刚开始训练探雷器是在训练场训练,都比较熟练的,而到了真正的雷场,我们才发现不是那么容易,因为雷场的信号远远出乎我们训练场的难度,最开始我们也觉得用不上,那些根本无法探测,放到哪哪都会在报警,哪都在响,这个时候就要去听它的声音来辨别,像一颗炮弹,我抬到五六十公分它可能都还感应得到,下面肯定是个炮弹或者手榴弹,但是是个地雷,我有可能贴到地面它才会有一小点声音,就要去辨别,所以到了真正的雷场,又相当于使用探雷器要重新开始,之前训练的那只是一个基础,虽然你感觉特别熟练了,而且你会了,但是到了雷场之后,我们真正用到探雷器,又要重新播种,重新去总结经验。

记者:人毕竟是血肉之躯,你们会面临哪些不可控的因素呢?

比如说我们在山上作业,坡度很陡,一不注意就会摔入深坑,或者是滚入雷场,还有就是排雷期间由于坡度特别陡,山上会随时有滚石落下,一不注意就会砸到人,所以说在作业时都要派出观察员,顶上通过爆破之后有些时候已经是松动的,因为不注意它就会慢慢往下掉,在上面越滚越快,滚的速度快了下面滚下来力量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