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山东平邑矿难救援纪实(8)

2017-01-04 23:30-23:59 责编:王丽阳

00:00 00:00

 

淮南救援队105钻井队队长贾春好说,“干了20多年勘探,从来没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本次参与救援的淮南救援队里,年龄最大的队员59岁,最小的才25岁,还没有结婚。“ 李友俊说,来之前都在工地,所有人没回家,直接过来的。这支50多人的队伍轮流值班,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淮南救援队105钻井队工作人员罗瑞武说,都吃米饭,包子,吃不习惯,发烧感冒。救援人员克服了技术和生活上的困难,始终坚守在救援第一线,“我们想回家过年,矿工在井下,更想和家人过年。”李友俊也说,“我们做好了在这儿过年的准备。”

1月29 日。农历腊月二十,春节临近。救援现场附近的村镇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置办年货的人群,大红的灯笼,春意盎然的对联,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片祥和的节日氛围。

在救援现场,人们加快了救援步伐。所有参与救援的人早已将被困矿工视为兄弟,知道被困矿工的家人在祈盼亲人早日平安回家!

杜兵建接受采访时说,随着救援的推进,自己越来越焦虑。因为井下的坍塌每天都在发生,再过半个月,可能这4个矿工就没有生存空间了。我们要争取在坍塌扑向他们时,把生命线打通。

矿工马上升井时,他的焦虑还是没有消失。当时现场有四五百人,大家都很高兴,觉得人马上就要上来了。可他的心一直悬着——地层变化没有停止,提升过程还有可能发生不测,比如钻钢折断、钻孔变形,最后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从钻孔中提升到地面,216米,每个人都需要半小时,4个人是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就像钻孔的这32天一样漫长。 赵治诚、李秋生、管庆吉,三人依次成功升井!

1月29日22点49分。蒙山脚下的这片旷野漆黑一片,只有救援现场灯火通明。36天的等待,仿佛在考验着所有救援人员的心理极限。

“上来了,上来了!”随着救援绳索的缓慢上升,随着三一重工起重机发动机的轻微震动,救援现场在一瞬间竟然静谧得可怕,但是转眼就被欢呼声淹没。

在井下生存了36天之后,华明喜终于再次见到了他曾经日日走过的土地,在重见光明的一瞬间,他没有听从医生要他闭上眼睛保护眼睛的嘱咐,而是睁开了双眼:“我想看看救我的这些人,我衷心感谢他们。”

4名被困矿工获救的消息传开后,事故矿井附近的几个村庄沸腾了,家住德埠庄的刘大爷说:“这次救援不容易,30多天,政府为了救出这4名矿工花了不少钱,又找专家,又调设备。让我们这些村民看了都很感动。”与他一个庄的林奶奶说:“我虽然不识字,但是听到孩子们获救的消息后很激动,感谢政府把他们安全救上来了。”

家住矿区附近万庄村的毛师傅说:“今天得知这4个人救上来了,我们一家人都激动地哭了,因为被困在井下的矿工有我们村的。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领导是真心实意地想救他们,是真关心老百姓,我们心里暖啊!”

可以说,大口径钻孔救援的成功,是一次对国家救援水平的考验。既是对国家救援应急指挥的考验,也是对救援技术装备的考验。本次救援使用的发现有人存活证据的设备,是特殊研制的生命信息钻孔探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可见光和红外补偿摄像、语音通话等功能。探测器上有两个摄像头,1个垂直的摄像头可以探测钻孔的情况,还有1个设置在探测器的侧面,探测器放到巷道以后,能通过其看到巷道侧面的状况。在井下的时候,如果只用红外线能看10米到15米;如果把矿灯打开,能看20米到30米。传输系统与探测器通过线缆连接,再通过无线技术将井下的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电脑上,同时把井下的声音采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