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兰州经验 河南焦作治霾要做七篇“大文章”

2017-02-27 16:37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网综合

多地雾霾频频锁城,“等风来”成为老百姓的“心”常态,“无法呼吸的痛”也成了笼罩在每一个人心头的阴影。消除老百姓的“心肺之患”,让蓝天白云常驻成为各地政府努力的方向。

过去十多年间,西北重工业重镇兰州因受工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不合理、“两山夹一河”的地理地貌,以及冬季无风天气多、不利污染物扩散等条件限制,曾长期顶着“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甚至成了“卫星都看不见的城市”。

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党政同责,科学施策,铁腕治理,全民行动”,打赢了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摘掉了长期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黑帽子”,开创了大气污染治理“兰州模式”,打造了令人艳羡的“兰州蓝”。2016年,兰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43天,优良率72.8%;PM10年均浓度为1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较2013年下降25.5%;PM2.5年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较2013年下降25.4%。

“兰州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内地大气污染防治探索了一条新路子,打开了一扇新窗口。2月13日至2月15日,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甘露,副省长张维宁带队,省环保、发改、工信等6家省直单位和郑州、新乡、安阳、焦作等7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组成考察团,赴兰州考察学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察团考察了兰州市环境能源交易中心排污权交易情况、煤炭市场管控工作情况、街道网格化监管工作情况和锅炉改造项目、超低排放项目、工业企业管控及环保设施提标改造项目等。

2月21日召开的焦作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虽然焦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今年,焦作要打赢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务必要结合兰州治污经验和焦作实际,打消治污顾虑,增强治污攻坚的信心决心,在完善推进机制,加大工作推力的基础上,重点要在七大污染治理提升工程上下功夫,实现空气质量再提升。

七大提升工程之一:实施工业污染治理提升工程,强化工业污染减排。

举措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9月底前,完成污染严重的10万吨/年以下碳素、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和炼钢电炉等落后产能以及15万吨/年以下小煤矿的关停工作;12月底前,完成2017年度安排的18家城区工业企业“四个一批”整治任务。

举措二:加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6月底前,重点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砖瓦等行业现有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核查,公布违规企业名单,对于未开工的违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对于在建违规项目,一律停建;对再次排查出不符合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和不符合土地、能耗等相关规定的企业,予以停业、关闭。

举措三:巩固“小散乱污”企业清理成果。5月底前,对“小散乱污”小型制造加工企业,依法依规开展拉网式排查和专项取缔行动,采取拆除生产设施、断水断电等措施。建立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为“网格长”的监管制度,杜绝反弹。

举措四:实施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9月底前,完成全市重点废气排放企业污染深度治理,达到比国家排放标准更加严格的焦作市地方环境管理要求,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总量;对逾期未完成的企业一律依法实施停产整治,直至关闭取缔。

举措五:实施工业燃煤锅炉特别排放管理要求。6月底前,进一步排查整治全市保留燃煤锅炉,对达不到相应标准的燃煤锅炉依法实施停产治理。

举措六:实施“一企一策”。10月底前,对风神轮胎、中铝公司、万方铝业、龙星化工以及电力、水泥等重点排放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污染管控,全面排查企业点源、企业堆场、裸露地面、在线监控设施、物流等存在的环境问题,逐一整改,全面提升。

举措七:建立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10月底前,根据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源类、污染物区域等不同类别,编制涵盖全行业、多污染物以及包含污染源变化信息的全市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

责编:张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