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广播 > 应急广播

生命铸成的历史 非典亲历者的回忆29

2017-07-24 23:30-23:59 责编:母晨静

00:00 00:00

 

姚运纹被派往最危险的确诊病区。20个独立房间,每间一位患者,处于相互隔离状态。姚运纹和同事分为4组,每组两人,每6小时换班一次。在这6个小时里,两个人要负责20个隔离患者的所有治疗及生活护理。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在地下室改造的病区里,下午室温高达近40度。身体上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煎熬,很多人身上长满了痱子、湿疹。为了减少穿戴防护衣物的次数,也为了减少对于一次性装备的耗费,每3个小时才能休一会;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几位医生尽量少喝水。很多人一个班坚持下来,几近虚脱。

换班后,必须按照规定的线路回到隔离休息区。每天利用休息的时间,他们关心着收音机里的消息,聆听家人的问候。姚运纹年迈的父亲每天在日历牌上划着“V”,等待着女儿的凯旋;5岁的儿子也在关心着妈妈,但只能利用送换洗衣服的时候,在楼下远远地招招手……一道道戒备森严的隔离门,隔断的是病魔,隔不断的是家人浓浓的亲情!隔不断的是医生对患者的责任,所以,只有坚持。

医护人员成了“当代最可爱的人”。媒体、百姓,所有的声音、文字都在颂扬,姚运纹医生说,仿佛在一夜间插上了天使的翅膀,保护着人们不被病魔伤害。人们自发地慰问一线的天使,各级领导更是不遗余力为我们分忧解难。

三十个日夜的煎熬,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顽强。一扇扇的隔离门,就像是生命之门,而我们,就是生命的守护神。通过护目镜,彼此的坚毅光相互鼓励着,我们不能倒下。让每一个病患看到我们的坚持,看到战胜病魔的希望。肆虐的病魔和艰苦的条件,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解读,让我们心灵得到了净化,深深休会到白衣天使不仅仅是美丽的,更是坚强的、神圣的!

终于,SARS走了。

张时民回忆中写到,自己比较喜欢摄影,记得当年刚刚有了第一部数码相机FinePix2800 Zoom型,只有区区的200万像素。可是就这一看似简单的相机在这特殊的时期记录了许多参与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的影像,为他们在这非常时期的奉献做了真实的记录。看到这些照片依然会将心情和思绪带回到十年前的那个特殊时期,回忆起那时的故事。